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措施论文_邓建明,邓图勿

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措施论文_邓建明,邓图勿

邓建明 邓图勿

徐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广东徐闻 524100

摘要:黄萎病是茄子常发生且危害较重的病害之一,病株早期枯死,结果少而小,茄子受害后一般减产 1 0 -2 0 %,严重的减产 30 -50 %,严重影响了茄子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因此,要了解其发生特点,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基于此,本文从茄子黄萎病症状,发病规律着手,重点阐述了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的农业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茄子;黄萎病;防治措施

随着露地蔬菜面积的增加,茄子种植面积的增加,黄萎病已呈上升趋势,对茄子栽培造成严重威胁,经济损失大幅度增加,部分田块发病严重造成绝收或毁种。对茄子种植产生很大危害,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和生产积极性。因此,要了解茄子黄萎病的发病规律及条件,及时防治,以减少它的为害显得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介绍了茄子黄萎病的症状表现、病原菌、发病规律以及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供生产者参考。

1 茄子黄萎病的症状表现

茄子黄萎病为系统性病害,一般苗期虽有发病但极少表现病症,植株表现病症多在开花坐果盛期后开始。染病初期,先从植株半边下部叶片近叶柄的叶缘部及叶脉间发黄,渐渐发展为半边叶片或整叶变黄,叶缘稍向上卷曲,有时病斑只限于半边叶片,引起叶片歪曲,早期病叶晴天高温时呈萎蔫状,早晚尚可恢复,后期病叶由黄变褐,终致萎蔫下垂以至脱落,严重时中下部叶片枯黄脱落,仅剩端部新叶,数日后整株枯死,横剖病株茎、根、分枝,可见木质部的维管束变褐色,但挤捏上述病部横切面,无米水状混浊液渗出,区别于茄青枯病。病株着生的果实变小、质硬、纵切病株上成熟的果实,其维管束也呈黄褐色。

2 茄子黄萎病病原菌

茄子黄萎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大丽花轮枝孢菌侵染所致。菌丝体初无色,老熟时变褐色,有隔膜。能形成厚垣孢子或聚集形成拟菌核。分生孢子直立、较长,有2~4层轮状分枝,分层分枝有3~5枝,在顶端和分枝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椭圆形,无色。

茄子黄萎病菌喜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发病温度范围5~30℃;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5~28℃,相对湿度60%~85%;最适病症表现在坐果期到采收中、后期。一般气温在20~25℃,土温22~26℃,以及温度较高的气候条件中发病重,若此时湿度越高,发病越严重,另外高温、干旱气候条件发病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茄子黄萎病的发病规律

3.1 茄子黄萎病菌传播方式(侵染循环)

病菌以休眠菌丝、厚垣孢子、微菌核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次侵染,黄萎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6~8年,其中微菌核可存活14年左右,病菌也能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种子内越冬,是病害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但在干燥休闲的土壤里只能存活1年,在土壤水分饱和的情况下,很快死亡。病菌另一个传染途径是通过土壤、雨水和田问农事操作近距离传播,翌年茄子幼苗移栽时,病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从根部伤口或直接从幼根的表皮和根毛侵入,在植株的维管束内繁殖,不断扩散到植株枝叶及根系,引起植株系统性发病,最后干枯死亡。

3.2 茄子黄萎病的发病条件

上海地区茄子黄萎病的主要发病盛期为初夏5月至秋季9月。年度间春末夏初多雨或梅雨期间多雨的年份发病重;田块间连作地、地势低洼、挂水不良的田块发病较早较重;栽培技术上施用未腐熟有机肥、定植过早、栽苗带土少、伤根多等田块发病重。另外,土壤中的线虫及地下害虫为害均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

4 防治措施

茄子黄萎病病菌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存力,是植物检疫的对象之一,是很难根治的重要病害之一,为此对该病的防治,要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包括拔除病株)为关键的综合措施。

4.1 农业防治

4.1.1 加强植物检疫

在引进茄子新品种时,必须实行严格植物检疫工作,防止带病种子传人新菜区。

4.1.2 种子消毒

播种之前干种子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包衣,包衣使用剂量为种子重量的千分之4或千分之5,包衣后晾干播种。

4.1.3 实行茬口轮作

重病田实行与非茄科作物4年以上轮作,如葱、蒜类蔬菜;实行水旱轮作,有条件的地方与水稻轮作1年即可收到明显的效果,能有效淹死土壤中的病菌。

4.1.4 加强栽培管理

推广高畦地膜栽培,提倡深耕并多施腐熟有机肥,使25~30cm处的土层充分熟化,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雨后及时开沟排水,以利于茄苗生长,以增强植株的抗性能力;在高温(闷热)、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可利用午时开大棚(包括中管棚、连栋大棚的部分地方),适当降低棚内湿度,给病菌制造不利生长条件,以减轻植株的危害程度。

4.1.5 定植时秧苗浸药处理

茄苗定植时可用1O0倍的5%多抗霉素浸苗30min。这样可使茄苗在生长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

4.2 化学防治

4.2.1 定植前的土壤药剂处理法

在定植前每公顷土壤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5kg,拌细土100kg成药土,撒在定植穴内,作预防处理,然后将茄苗放人穴内,并用细泥土盖入穴洞,接着,浇少量定根水,这对植株在整个生育期内防病大有好处。

4.2.2 及时清除病株、

发现病株及时连同根系周围土壤一起消除,集中处理防止扩散,并在周围植株用3%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50倍液、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株(处理下同)用药液250g左右浇根,往后每隔8~10d再浇1次根,连续浇根2~3次。

结论

综上所述,茄子黄萎病病发会降低茄子的产量,严重病发时会严重危害农民经济收入乃至生产积极性。因此,生产者了解茄子黄萎病的发病规律及条件,及时防治,以减少它的为害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本文提出主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化学防治为关健的综合的防治技术,以期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危害,保障茄子生产产量,进而保障农民的经济收入以及生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继伟.茄子黄萎病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J].吉林蔬菜.2009(03)

[2]薛志成.茄子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2(08)

论文作者:邓建明,邓图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  ;  ;  ;  ;  ;  ;  ;  

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措施论文_邓建明,邓图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