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寿保险公司十月份破产_保险公司破产论文

人寿保险公司十月份破产_保险公司破产论文

寿险公司魂断黑色十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寿险论文,黑色论文,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今年5 月日本保险业界的中坚力量第一火灾海上保险公司宣布破产以来,日本著名的人寿保险公司千代田生命保险公司和协荣生命保险公司相继宣布破产。

先是千代田。10月9日,这家在日本保险界排名第12 的人寿保险公司因负债2.9亿日元宣告破产,拥有百年历史的老公司寿命就此终结。

后是协荣。10月20日,同样是资不抵债难以为继,不过排名比千代田靠前一位的该人寿保险公司负债额远高于千代田,达4.5亿日元, 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保险公司破产案。

算上今年先前破产的第百生命、大正生命,未到年终,日本已有四家人寿保险公司连续破产,尤其是千代田和协荣,在日本金融界引起巨大反响。而对普通公众来说,又不亚于一场强烈“地震”,因为根据日本有关保险业破产的“更生特例法”,到2001年4月, 这两家寿险公司的保户就拿不到全额保险金了。

千代田债台高筑

千代田生命在战前曾一度是日本前5大保险公司之一, 战后初期也是名列前茅,倒闭前总资产35019亿日元,自80 年代起新契约件数开始下降,退保件数增加,近几年在日本“退保潮”中,也位居前列。在经营出现困难时曾寻求国内其他公司合作,但其他公司又不肯合作,外资公司“胃口”又太大,使千代田生命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最后不得不选择更生破产。

千代田生命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销售了大量高预定利率的养老保险和个人年金,由于后来利率一再下调及其后的零利率政策,使得千代田生命每年出现逆差损失达400亿日元,加之股票账外盈余减少, 泡沫经济时投资了大量房地产所产生的坏账,如投资于新日本宾馆的一项就达700日元,致使千代田生命落到举步维艰的境地。 这种利差倒挂现象不仅是千代田生命一个公司所有,而是所有日本保险公司都面临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当日本政府用“利率杠杆”来调整宏观经济时,日本整个保险业都陷入了经营被动局面。

千代田生命1996—2000年有效保单持有量连年下降,退保、失效的保单也比其他公司高,年均退保率达20%以上,新契约也出现负增长,在1998年穆迪财务风险资信排名中,一直同倒闭的东邦生命、第百生命不相上下,因此千代田生命一直希望借助他人力量提高自己的信用等级。在经营困难时曾先请求同其合作密切的东海银行给予资金支援,可东海银行在同三和银行、东洋信托合作组成新的集团时却让千代田生命自己去寻找外资,给人见“难”忘“义”、见死不救的感觉,日本很多新闻媒体曾对此议论纷纷。其实不给予千代田生命资金支持,一方面是千代田生命负债太多,另一方面是东海银行自身经营也遇到困难。千代田生命向德国安联等外国保险公司寻求支援或合作时,均因对方胃口过大、要价太高难以达成共识。

负债累累的千代田之所以走上申请破产的绝路,实在是情非得已。据千代田生命保险公司总经理米山令士透露,如果将准备支付保险金的责任准备金包括在内,千代田的负债总额为29366亿日元, 这是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

从表面上看,千代田破产事件显然属于个案,但透过这艘金融巨舰的沉没事故,人们还是看出了伤痕累累的日本金融体系的弊端。更确切地说,千代田的沉没,只不过是日本早已破败的金融体系难以为继的例证。保险公司的生财之道在于,它可以将投保人的保费投资于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和不动产领域。80年代后期,日本金融机构乐此不疲的事情莫过于在热火朝天的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上投资,从而加速了泡沫经济的形成。在这样一个投机成风的淘金年代里,日本人几乎成了全球最大方的投资人。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的保险公司和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了最大的灾民,它们留下的巨额不良资产,至今无法消除。而另一个背景则是,随着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入,日本金融市场越来越开放,欧美大保险公司乘机大举进军日本。他们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强大的市场开发能力和营销能力,迅速占领日本保险市场。从1998年起,日本开始放开保险费率,保险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外资保险公司通过互联网,大力推销保费明显低于日本公司的险种,令行动迟缓的日本保险公司措手不及,完全处于被动应战的境地。

漏屋偏逢连夜雨

究竟何因使日本保险公司破产频频呢?

首先,泡沫经济的后遗症——不良债权使日本保险业的经营陷入困境。日本保险业分为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保险公司赔付保险金的资金依靠将投保者的保险费进行投资升值而来,保险公司的主要投资对象是债券、股票等有价证券和不动产等领域。80年代后期,日本中央银行放松银根,保险公司的大部分资金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部分资金流入有价证券和房地产市场,加速了泡沫经济的形成。泡沫经济破灭后,保险公司和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遭受到巨大损失,留下了巨额不良资产,日益陷入困境。

其次,国外保险业巨人纷至沓来使日本保险公司强敌环伺。过去,日本保险业备受大藏省的特别关注和保护。随着金融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日本金融市场也更加开放,1998年7月, 日本开始实施保险费自由化政策,这不仅改变了日本保险领域的经营环境,也使保险经营体制受到冲击。与此同时,许多欧美大保险公司趁机大举进军日本市场,它们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强大的市场开发能力、高超的营销战略和知名度,迅速占领日本保险市场。一些外资保险公司通过因特网,大力推销保险费大大低于日本保险公司而各项服务毫不逊色的汽车、房地产等保险商品,直接威胁到一些实力不强的日本保险公司的生存。

在内伤未愈、又遇强敌的严峻形势下,日本保险公司意识到,仅凭自身的力量,想要在这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是不可能的,只有尽快寻求合作伙伴,进行联合重组,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才有立足之地。于是,日本保险公司便掀起了重组浪潮。自去年11月至今,日本9大财产保险公司中已有6家宣布重组。除此之外,还有多家保险公司宣布进行联合经营和业务合作。日本保险业界的重组合并旋风冲击了那些经营不善、一时难以找到合作伙伴的保险公司。比如协荣生命保险公司和千代田生命保险公司都是因为负债额大、经营状况恶化,以致没有其余公司愿意为它们注资,帮助它们重建。万般无奈之下,这些难找到“婆家”的保险公司只好宣布破产。

此外,持续低迷的股市和日本央行长期实行的低利率政策也对日本保险公司的经营造成了负面影响。今年以来,东京股市低迷不振,使得一些保险公司的股票投资亏损较多,财务状况更加恶化。近几年来,日本政府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实行长期超低利率。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容易发生资金运用业绩低于向合同对方保证的预定利率的情况,从而导致亏损。由于一些保险公司经营业绩屡屡低于承诺,加上宣布破产的业内公司接二连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声誉,不但导致签约顾客减少,而且解除契约的也大有人在。

魂断“黑色十月”

自1997年以来,日本已有日产生命保险、友邦生命保险、第百生命保险和大正生命保险公司相继破产。此番两家公司几乎同时倒闭对日本寿险业造成巨大冲击。

首先,这两家寿险公司的客户有数百万之众,倒闭将使消费者、投保人对日本寿险界产生极度不信任,从而影响其他17家寿险公司的运作。

其次,一些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将进一步恶化。许多金融机构曾通过基金或次级债务方式向千代田提供融资。以东海银行为例,截至今年3月末,该行向千代田提供的资金高达760亿日元。这部分资金若成为呆坏帐,东海银行在今年半年度财务决算时将出现巨额亏损。因此,近日东海银行股票应声下跌。

第三,由于两家保险公司资不抵债,可能求助于保险保护机构。此前,为了处理友邦生命保险公司的破产,保险机构已动用了800 亿日元,所剩用于调度的资金无多。一旦保险保护机构资金枯竭,政府追加财政资金投入将在所难免。

第四,这两家公司均各自持有上百家公司的股权。在处理破产资产过程中,如何抛售变现这些股票尚待公布,这对日本脆弱的股市不能不说是个潜在的威胁。

千代田与协荣的破产反映了日本经济体系深层次的矛盾,是综合性因素导致的结果。其一,日本当局长期执行超低利率政策,其目的是放松银根,支持经济增长,但影响了寿险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其二,寿险公司在泡沫经济时期出于投机目的,将大量资金贷给不动产开发商,之后大多成为不良贷款。其三,泡沫经济时期的日本寿险业恶性竞争,为了扩大保费收入,经办了大量高回报的保单。泡沫经济破灭后,在长期低利率的环境下出现支付困难。其四,日本寿险公司出于逐利动机大量投资于欧元债券,但欧元的疲软把这些投资人拖累至大量亏损。其五,随着日本银行业重组序幕的拉开,银行与寿险公司之间相互支持的默契正在被打破。金融厅认为,随着千代田和协荣的倒闭,企业破产案将会上升,来自政府的救济将逐渐弱化,因为日本已决定从2001年3 月起废除公共资金注入制度。因此,敦促那些资产质量欠佳的金融机构增强资本实力将是日本金融厅今后的首要任务。

有关人士指出,日本银行及保险公司均属于金融机构,但日本政府的政策,显然侧重于拯救银行而忽略保险业的经营困境。在近十年的日本经济低迷期,日本央行曾几次注资银行体系,协助银行清理庞大的坏账。然而,对于保险业,则没有注资之举。也许在他们看来,寿险风险比银行小,即“政府为了延长银行寿命,只好放弃拯救保险公司了”(高盛亚洲副总裁考特斯语)。这种以银行为优先的政策,反映出日本政府的传统思维,认为银行倒闭会引发连锁反应,保险业则不会。但实际上,许多寿险公司的资金来自银行,而且银行保险之间经常交叉持股。如东海银行向千代田提供的高达760 亿日元的资金就面临成为呆坏账的危险。据报道,东海银行因此在今年半年度财务结算时出现巨额亏损。

这样造成的后果便摆在我们面前。东海银行在千代田破产前夕拒绝购买其发行的附属债务,不再与其捆绑,而自己的银行股票也于近期连续下跌。到了关键时刻,保险公司已无法自救,日本政府对此也无能为力。

千代田与协荣的破产反映了日本经济体深层次的矛盾,是综合性因素导致的结果。对此,日本金融厅高度警惕,日前已要求留存的各寿险公司提交未来5年的报告,以便及时发现端倪,未雨绸缪。 金融厅认为,随着千代田和协荣的倒闭,企业破产案将彼此相对,来自政府的救济将逐渐弱化,因为日本已决定从2001年3月起废除公共资金注入制度, 敦促那些资产质量欠佳的金融机构增强资本实力将是日本金融厅今后的首要任务。问题还不止此。千代田和协荣的破产使日本的金融体系遭受重创,尽管相泽英之一再声称,其他寿险公司不用担心,但破产形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不由得令人担忧。数百万消费者、投保人对日本保险界产生信心危机,也将会影响其他寿险公司的运作。不过有观察家将这视为日本金融体系改革的先兆,它表明日本终于开始认真处理人寿保险这个长期受困的问题行业了。更有专家指出:在日本,利空出尽就是好消息。

标签:;  ;  ;  ;  ;  ;  ;  ;  

人寿保险公司十月份破产_保险公司破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