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集部典籍疑难字考释八则论文

中古集部典籍疑难字考释八则*

柳建钰

渤海大学文学院 辽宁 锦州 121013

提要 语篇文献疑难字的考辨是全汉字整理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论文对中古集部典籍中的“”“葩”“”“”“”“”“”“”等八个疑难字从文献使用、字形演变及异文佐证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考辨,认为可分别与“狐”“皚”“鲜”“嵁”“馺”“奰”“岸”“曜”等字沟通字际关系。

关键词 中古集部典籍 疑难字 考辨

1 引言

汉字整理研究的对象根据其存现环境可以分为语篇文字和字书文字两种。语篇文献(含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类型丰富,数量庞大。在全汉字整理研究工作中,其利用价值首屈一指。古代文献主要依靠传抄和刊刻两种方式流传。在此过程中,受到汉字书写变异、构件俗写、字形类化等因素的影响,语篇文献中也产生了大量疑难字。所谓疑难字,是指音、义不详或形音义可疑的字,具体又包括疑字和难字两大类(杨宝忠2005:633)。对语篇文献中的疑难字进行完全考释,为其定音、补义,与已释字沟通字际关系,从而激活疑难字,不仅有利于相关语篇文献本身的校订和解读,还能为汉字字形演变的研究提供典型素材,其考释结论对于大型字典辞书的修订完善和当前全汉字的计算机信息化处理(如“中华字库”工程、Unicpde表意文字字符集扩充等)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 疑难字考释

本文从《谢灵运集》《江淹集》《曹丕集》《徐干集》《萧纲集》《潘岳集》等六部中古集部典籍中择取“”“葩”“”“”“”“”“”“”等八个疑难字进行考辨,具体体例如下:首列疑难字为字头,下引原文,指明原文来源及异文情况。其后从文献使用、字形演变及异文佐证等三个方面对疑难字予以考辨。最后在考辨结果中给出疑难字的读音和意义。所使用的数据库及主要参考数据源包括:渤海大学CCFD字书字料库(V3.0)、汉典书法(http://sf.zdic.net/)、瀚堂典藏(http://www.hytung.cn/)、日本京都大学“拓本文字库”(http://cpe21.zinbun.kyptp-u.ac.jp/djvuchar?query=)、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汉达文库”(http://www.chant.prg/)、佛典异文数据库(V1.0,基于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2018年版制作)。

1)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便开始建立互联网这一全新的发展模式,现阶段我国已经成功的建立了多种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覆盖的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三类:(1)第三方机构;(2)P2P贷款平台;(3)网络信贷机构。

《谢灵运集》卷三《山居赋(有序并自注)》:“山上则猨狸獾,犴獌猰。山下则熊罴豺虎,羱鹿麇麖。”原注:“猰音安黠反。音弋生反,狸之黄黑者,一曰似。”

《谢灵运集》卷三《山居赋(有序并自注)》:“掘蒨阳崖,擿阴摽。”自注:“蒨音倩,采以为渠。音尠,采以为饮。”

按:本条据《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文渊阁四库本)卷六十五录。,Unicpde暂未收录。顾绍柏(1987:341)曰:“,寿考堂藏板‘百三家集’误作‘份’。”《魏晋南北朝古籍逐字索引丛刊索引》亦谓“份”疑为误字,甚是。“”当为“狐”讹字。《山居赋》中“猰”“”连用。“”在字韵书中比较常见。《名义·犬部》:“,余征反。似作(狐,狐讹字),黄黑。”《玉篇·犬部》:“,余成切。似(狐)也。”《广韵·清韵》以成切:“,似狐,色黄。”《集韵·清韵》怡成切:“,兽名。黄狐也。”释义内容均可与《山居赋》原注相照应。从字形上来看,从分、从瓜(俗作“爪”,似于“爪”)之字多相混。瓜,隶书作“”(《魏上尊号奏》),或作“”(《唐公房碑》)。分,隶书作“”(《尹宙碑》),或作“”(《曹全碑》),行书或作“”(S. 318《洞渊神咒经·斩鬼品》)、“”(S.462《金光明经果报记》)、“”(S.520《报恩寺方等道场牓》),与“瓜”形体相近。佛经异文中,《阿育王传》“屠裂汝身分分肢体”中两处“分”,明本作“瓜”,宫本作“爪””(《东魏武德于府君等造义桥石像碑》),与“沠”相近。从瓜之字“孤”,隶书或作“”(《孔彪碑》),右旁与“分”形亦相近。从瓜之字“狐”,简书有作“”(《章草字典》)形者,与“”形体至近。由此可见,“”当为“狐”讹字,读音为hú。

2)葩

《谢灵运集》卷三《山居赋(有序并自注)》:“崒、嵊对岭,葩、孟分隔。”原注:“崒、嵊与分界,去山八十里,故曰远南。前岭鸟道,正当五十里高,左右所无,就下地形高,乃当不称。远望葩山甚奇,谓白烁尖者最高,下有良田,王敬弘经始精舍。”

《徐干集》卷二《齐都赋》:“砏殷戾,壮气无伦。凌高越险,追远逐遯。”

3)

《羊齿山》是自传体诗,迪伦·托马斯在此诗中回忆了自己在羊齿山安妮婶母的乡间宅院度过的愉快时光。第一、二诗节展现儿童时代的托马斯悠闲地在苹果树下玩耍的情景,描述了童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美好时光。第三、四诗节写诗人入眠后的梦想和觉醒的经历,完成了从童年到成年的蜕变。第五、六诗节诗人以老者 的口吻叹息时光短暂,时光让人年轻又让人衰老,完成从童年到老年的生命轮回。

1)安全原则。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性质决定了其在检修过程中应遵循安全原则,检修线路过程中要注重故障预防,以免发生安全事故。检修人员要采用专业技术,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检验和核查,规避漏试和失修情况,保障高压输电线路运行质量及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无论是分析高压输电线路运行质量,还是状态检测,一旦发生异常,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用针对性的检修方法,严格遵循红外测温工作,按照既定周期开展测试工作。

4)

按:本条据《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文渊阁四库本)卷六十五录。“”诸字、韵书均不载。李运富(1999:262)谓“疑通‘藓’,苔藓植物的一个纲,茎叶细小,绿色,无根,生长在阴湿的地方。”其说非是。谢灵运自注谓可采以为饮,所以肯定不是┄ 。“”实为“鲜”受上“擿”字影响而产生的类化加旁字。赋文中前后两句对仗工整,采用的都是“动词+宾语+地点补语”句式。掘蒨阳崖,谓在向阳的山崖挖掘茜草(一名茅蒐,可以染绛)。擿,同“摘”,摘取。《集韵·麦韵》:“摘擿,陟革切。取也。或从適。”《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夏歌十二》:“春桃初发红,惜色恐侬擿。”“摽”为“標”俗讹字。擿阴摽,谓从背阴的树梢上摘取“”。依照注文,蒨(茜草)可用来在沸水中煮,“”可用来煮水当茶喝,则应该是指树梢上的嫩叶。“”即“鲜”字。鲜,《说文·焦部》:“鱼名。出貉国。”本义是一种鱼的名称。《老子·居位》:“治大国若烹小鲜。”河上公注:“鲜,鱼也。”假借来表示鲜活的鱼。《礼记·内则》:“冬宜鲜羽。”后泛指刚收获的新鲜食物。唐玄宗《幸凤泉汤》:“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赋文中的“鲜”则用来代指刚摘取的嫩叶。“鲜”作“”者,是受到上文“擿”字影响而类化加旁所致。宋施宿《(嘉泰)会稽志》(文渊阁四库本)卷二十所引《山居赋》“”字正作“鲜”。鲜,今音为xia-n,故“”今音亦当读为xia-n。谢灵运自注“音尠”,“尠”今音xiaˇn,当是吴越方音所导致的声调差异。“鲜”表示“少也”时亦音xiaˇn。〔1〕

《江淹集》卷二《江上之山赋》:“峣嶷兮尖出,岩岍兮空凿。波潮兮吐纳,峰兮积沓。”

现代教学模式逐渐向着开放化、综合性方面发展.高中物理教学也在不断的变革中探索,努力寻找适合现代教学模式的节奏和方式,给学生带来更加全面的发展.应当发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很大程度上受到原始教学方法的影响,尽管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但能够保证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质量,侧面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情况来看,新时代下学生的智力水平较往年有较大的提高,传统方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渴望自由的教学模式和宽松的学习环境.本文将从“对分课堂”在物理教学实施中的现状出发,简述高中物理“对分课堂”实施的具体方法,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促进高中物理“对分课堂”更加有效的方法.

按:本条据明刻本吴棫《韵补》卷一“遯”字注录。俞绍初(1989:145)无注。“”,Unicpde暂未收录,实即“奰”异写字。“砏殷”,即“砏磤”,石相击声。汉王褒《九怀·危俊》:“巨宝迁兮砏磤,雉咸雊兮相求。”“磤”为“殷”受上“砏”字影响而产生的增旁类化字。《说文·大部》:“,壮大也。……《诗》曰:‘不醉而怒谓之。’”徐灏《段注笺》:“,隶省作奰。”“奰”字本义为“壮大”,引申有“怒”义。《诗·大雅·荡》:“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毛传:“奰,怒也。”“奰戾”连用,用来形容气盛貌。从字形上来看,俗书“罒”与“吅”多相混。《隶辨·偏旁五百四十部》:“吅……属从蜀,或作。”《正字通·马部》:“駡,旧注罵字之讹。按,六书本作傌,通作罵。俗省作駡。”《说文·网部》:“罵,詈也。从网,马声。”《改并四声篇海·明·马部》:“駡,莫驾切。駡詈,恶言也。”“罿”与“瞢”,述古堂影宋抄本《集韵》分别作“”和“”,均为其例。大与犬亦多相混。如《隶辨·偏旁五百四十部》:“哭,……或作,讹从大。”杕或作枤,驮或作䭾,均为其例。奰,《广韵·至韵》音平秘切,今音为bì。故“”亦当音bì。

按:本条据《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文渊阁四库本)卷八十五录。胡之骥(1984:84)注曰:“峰积沓,言山之峰峦稠叠也。”“”为何义,没有明说。峰,《初学记》(文渊阁四库本)卷五所引作“嵁崖”,《艺文类聚》(文渊阁四库本)卷七所引作“岸”。今考之,“”当为“嵁”讹字,“嵁”又为“湛”分化字。文献中有“嵁岩”,指高峻的山岩。《庄子·在宥》:“故贤者伏处大山嵁岩之下,而万乘之君忧栗乎庙堂之上。”陆德明《释文》:“嵁当为湛。湛岩,犹深岩,因其以山岩言,故变从水者而从山耳。”依释文,“嵁”为“湛”涉义换旁分化字。嵁岩又或作嵁崖、巖。明邵烱《游百家岩寺》:“嵁崖戟立路崎岖,对客偏轻屐齿微。”明区大任《百越先贤志》卷四《罗威》:“又闻陈元士燮,自是高尚独往,相望于巖;怀仁抱义,继踪于前史。”从字形上来看,“嵁”作“”者,是因为甚、其形近易讹。《名义·十部》:“,子入反。盛也。”《説文·十部》:“卙,卙卙,盛也。从十,从甚。”大徐音子入切。故”即“卙”字,误从其。《唐黄府君墓志铭》“其词曰”之“其”又误作“”形。再以佛经异文中为例,《般泥洹经》“施福甚众”句“甚”宋本作“其”(PT01, p0185c2405),《瑜伽师地论》“甚深难见法”句“甚”知本作“其”(PT30,p0668b0603),《大乘集菩萨学论》“若人于甚深法无所入解”句“甚”明本作“其”(PT32,p0086a1601),《杂阿含经》“普观诸世间,其苦无过我”句“其”宋本、元本、明本均作“甚”(LGT02,p0369c0701)。由此可见,“”即“嵁”讹字,峰即嵁峰,指高峻的山峰。嵁,《广韵·覃韵》音口含切,今音为ka-n。“”亦当音ka-n。

1.3 影像学评估时机及标准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经头颅CT平扫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和(或)颅内血肿,且经头颅CTA或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所有患者术后即刻、第1 天、第1周、第2周(出院前)常规行头颅CT平扫。对于出现硬膜下并发症的患者,每3~4周进行1次头颅CT随访检查,至积液自行吸收或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需行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时。

《曹丕集》卷一《艳歌何尝行》:“长兄为二千石,中兄被貂裘。小弟虽无官爵,鞍马,往来王侯长者游。”

5)

按:本条据《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文渊阁四库本)卷二十五录。《宋书·乐志》(1974:620)所引同。

〔1〕又,《集韵·

韵》息浅切:“,木名。”《正字通·木部》:“,槲字之讹。旧注音癣。汎云木名,非。”徐文靖《管城硕记》卷之二四《正字通四》:“《宋书》谢灵运《山居赋》‘擿阴摽’,自注云:‘音尠,采以为饭{饮讹字}。’则非槲之讹矣。”(1998:439)徐文靖所见《山居赋》版本“”异文作“”。《御定骈字类编》(文渊阁四库本)卷三十四《时令门十三·阴》“阴标”条所引亦作“摘”。俗书扌、木多混,故“”可作“”。《集韵》泛训为“木名”,《正字通》又以为“槲”讹字,均不足信。明李攀龙编《古今诗删》(文渊阁四库本)卷三《魏乐府》及《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第二百七十八卷《旷达部艺文二》、《乐府诗集》(中华书局整理本)第三十九卷《相和歌辞十四》所录曹丕《艳歌何尝行》均作“鞍马Ë ”。“”,Unicpde暂未收录,实为“馺”异写字。馺,《说文·马部》:“马行相及也。从马,从及。读若《尔雅》小山馺大山峘。”《楚辞·刘向〈九叹·远游〉》:“潺湲轇轕,雷动电发,馺高举兮。”洪兴祖《补注》:“《方言》:‘馺,马驰也。’注云:‘疾貌。’”《前汉书》卷八十七上《扬雄传上》:“声駍隐以陆离兮,轻先疾雷以馺遗风。”颜师古注:“馺然,疾意也。”Ë 连用,也可用来形容马疾行貌。元刘埙《隐居通议·骈俪二》:“既出危城之馺馺,长怀故国之茫茫。”《曹丕集》“鞍马”正用此义。从字形上来看,“及”隶书作“”(《华山庙碑》)、“”(《曹全碑》),行书作“”(敦研019(5-4)《大般涅盘经》)、“”(S.6983《妙法莲华经·观世音显圣图》)形,与“反”行书形体“”(王羲之)、“”(孙过庭《书谱》)形至近。佛经中有大量及、反互混的例子,例如《光赞经》“行反复事”句中“反”宫本作“及”(PT08,p0210c2912),《道行般若经》“及于声闻中所作功德”句中“及”宫本作“反”(PT08,p0438c2301)。故“馺”又可作“”。馺,《名义·马部》音先荅反,《广韵·合韵》音苏合切,今音为sa`,故“”亦当音sa`

6)

按:本条据《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文渊阁四库本)卷六十五录。“葩”,中华书局本《宋书·谢灵运传》异文作“”。“葩”与“”Unicpde均未收录。顾绍柏(1987:338)认为崒为嶀山,在浙江嵊县境内,其说可从。但他认为“‘’疑即‘㠑’字之变体,读zuì,汉张衡《南都赋》有叠韵词‘㠑嵬’,形容山之高峻,故藉以名山”,实不可从。“葩”与“”二字均为“皑”(今为“皚”简化字)的异写字。依注文,崒、嵊、葩、孟均为山名。《说文·白部》:“皚,霜雪之白也。”谢灵运谓葩山“白烁尖者最高”,即山尖因常年覆雪而白亮耀目,这正是山名为“皑”的原因。此山今又名覆卮山,亦因谢灵运而得名。《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二百九十四《绍兴府·山川》:“覆卮山,在上虞县南五十里,与太平山相连。宋谢灵运尝登此山,饮罢覆卮。”从字形上来看,“皚”从豈,“豈”草书作“”(王献之《近与铁石帖》)、“”(智永《真草千字文》)、“”(孙过庭《书谱》)、“”(赵孟《天冠山诗帖》),或隶定作“岂”或“岂”,则“皚”可作“皑”或“皑”。“山”位于字形右上角时俗书或改为字形上方。例如《篇海·山部》引《川篇》:“,丘近切。近也。”《大字典》与《字海》转录作“”(杨宝忠2005:177)。故“皑”“皑”又可移位作“”“”。“”“”与“皅”形近,如从皅之“葩”或写作“”(敦研178《佛说幻士仁贤经》)、“”(赵孟),故“”“”再变为“葩”形。至于异文“”,从皅之“葩”或写作“”(王羲之)、“”(《冯迎男墓志》)、“”(《石婉墓志》)、“”(《孙秋生造像》),加之目、白形近,巳、亦形近,故“葩”又可作”形。综上,“葩”为“皚”(“皑”)的异写字,今音当为ai。

2.2.4 秸秆禁烧工作存在季节性和滞后性 焚烧秸秆的现象实则由来已久,然而却一直未能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近几年由于焚烧秸秆给交通安全,人体健康带来了许多的负面影响,从而政府开始实行严厉的秸秆禁烧政策。秸秆也属于季节性产物,迫使禁烧政策只是在夏收、秋收季节焚烧秸秆的有效,相关配套措施也并不能真正解决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的问题。对于在非农忙时焚烧的现象管制不严,未能疏堵并济从根源上解决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的问题。仅在问题出现时,以片面禁止的方式去解决,不能持久有效的禁止秸秆焚烧。

7)

柳红冲进自家院子时,苏长河正在井边冲凉。这时候天色已晚,柳红又不在家,苏长河就脱得精光,舒舒服服地冲个凉,他想不到柳红会突然冲进来。他平常只穿条牛头短裤,身上晒得墨墨黑,只有穿短裤的地方是白的,光着身子的他反倒像是穿了一条白短裤。柳红当时思想波动很大,她没有意识到这些,只觉得自己孤立无依,想找个依靠,就冲过去一把抱住苏长河。

《梁简文帝萧纲集》卷三《悔赋(并序)》:“林宗之巾,凭南郭之几。”

按:清严可均辑《全梁文》(清光绪刻本)卷八字作“”,《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文渊阁四库本)卷八十二上及肖占鹏、董志广校注本(2015:3)字均作“岸”。“”,Unicpde暂未收录,实即“岸”加旁分化字。诗句涉及两个典故。南郭之几,《庄子·齐物论》:“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郭庆藩集释引卢文弨曰:“机,案今本作‘几’。”林宗之巾,《后汉书》卷九十八《郭太传》:“(郭太)尝于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垫,时人乃故折巾一角,以为林宗巾。”郭太即郭泰,字林宗,东汉时期名士,“介休三贤”之一,与许劭并称“许郭”。为避祸而归隐讲学。后以“林宗巾”表达对潇洒出尘之士的赞美之情。温庭筠《题李处士幽居》:“水玉簪头戴角巾,瑶琴寂历拂轻尘。”文献中有“岸巾”一词,谓掀起头巾,露出前额,后常用来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中宗愈怒,不及整衣履,岸巾出侧门。”宋杨万里《和章汉直》:“岸巾过我灯前语,赠句清于月底梅。”“岸”字单用亦可表此义。如唐唐彦谦《夏日访友》:“清风岸乌纱,长揖谢君去。”宋苏轼《自净土步至功臣寺》:“落日岸葛巾,晚风吹羽扇。”岸本义是水边高起之地。人的前额处于高位,因此将冠帽上推或掀起头巾而露出前额也可称作“岸”。因为事涉冠巾,故后来类化加巾旁分化作“”。岸,今音为a`n,故“”亦当音a`n。

8)

《潘岳集》卷四《河阳庭前安石榴赋(并序)》:“曾华晔以先越,含荣其方敷。丹晖缀于朱房,湘的点乎红须。”

志浩贤侄,见字如面。令尊不幸于民国三十一年四月初九仙逝。时正国难当头,匹夫尽责之时,本应顾全大局,丧事从简。然,父母恩,重如山,祖宗规,严如法。却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还望贤侄接唁速与长官通融,先尽孝再尽忠。竭尽扶棺之责。丧事毕,速回尽忠报国。众长亲泣告民国三十一年四月十日

按:本条据《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文渊阁四库本)卷四十五录。《初学记》(文渊阁四库本)卷二十八及《全晋文》(清光绪刻本)卷九十二同。董志广(2005:124)未作校注。华晔,花朵盛美。荣指草木的花,故当与晔词性相同,意义相近或相关。今疑“”为“曜”讹字。荣曜,可用来表示花木茂盛鲜艳。汉边让《章华台赋》:“体迅轻鸿,荣曜春华。”“荣曜”又作“荣耀”。唐◆ 元《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诗之一:“┄ 日放花,荣耀将安穷。”以字形求之,“曜”从日翟声。从日之字,日在左旁时多写于左上角。例如“曜”可写作“”(《礼器碑》)、“”(赵孟)。《名义·日部》:“(曜),余照反。示,光(曜)。”均其明证。鸟、隹为同义构件,可以互换,再将“曜”构件羽下移,即成“”字。这种易位可以称作跳跃式易位,它并不是简单的左右或上下之间的变换,看似离奇,不可能发生,但俗书过程中却经常存在这种现象。现从杨宝忠《疑难字考辨与研究》中摘取数例如下:韓-(42)、-、均--(47)-(193)、-(243)、滕-(256)、-(俗书示、爪相乱。内为穴讹变)(473)、-(540)、䝳-㕢(593)、-(601)、蕤-(625)、-(794)、-(825)、-(892)等等。周《長孫夫人羅氏墓誌》“悽”作“”,左“忄”旁移至右下作“心”,与右下“女”旁交换了位置,亦为其例。由上可见,“”当为“曜”讹字,今音为ya`p。2〕

3 结语

以上,我们借助字书字料库、“拓本文字库”等工具,对《谢灵运集》《江淹集》等六部中古集部典籍中的“”“葩”“”“”“”“”“”“”等八个疑难字从文献使用、字形演变及异文佐证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考辨,认为可分别与“狐”“皚”“鲜”“嵁”“馺”“奰”“岸”“曜”等字沟通字际关系。古代文献中存在大量疑难字,揭示它们的原始构形理据或讹变轨迹,理清这些字所涉及的主要字际关系,是一项长期且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旨在抛砖引玉,希望能有更多学者关注疑难字考辨并积极投身到这项工作中来。

参考文献

Jiang,Yan(江淹),annptatedbyHu,Zhiji(胡之骥),cpllectedbyLi,Changlu(李长路),&WeiZhap(赵威).1984. JiangWentongJiHuizhu江文通集汇注[CollectednotesoftheJiangWentongCorpus].Beijing:Zhpnghua Shuju北京:中华书局[Beijing:ZhpnghuaBppkCpmpany].

Pan,Yue(潘岳),cpllectedbyDpng,Zhiguang(董志广).2005.PanYueJiJiaozhu(xiudingban)潘岳集校注(修订版)[CollectionofthePanyueCorpus(revisededitipn)].Tianjin:TianjinGujiChubanshe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 《全唐诗》卷八百三十《贯休〈赠抱麻刘舍人〉》:“鹏宁唯白,龙多岂止荀。”(扬州诗局本)“龙多岂止荀”,典出《后汉书·荀淑传》。东汉荀淑的八个儿子并有才名,人称“荀氏八龙”。诗句前后相对,故“白”亦当为人姓,但未详所指何人。“”恐为“鹍”讹字。鹍鹏,传说中的大鸟名。语本《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鲲”后来类化作“鹍”,连称为“鹍鹏”或“鹏鹍”。晋葛洪《抱朴子·守塉》:“鹍鹏戾赤霄以高翔,鹡鸰傲蓬林以鼓翼。”南朝齐顾欢《临终诗》:“鹏鹍适大海,蜩鸠之桑柘。”复以“鹍鹏”或“鹏鹍”比喻才能卓异、志向高远的人,与“八龙”语义相当。唐孟郊《立德新居》诗之三:“仰笑鹍鹏辈,委身拂天波。”明袁宗道《独坐》诗:“阑入朱紫丛,驽马随鹏鹍。”另,文献中“”或用为“蹋”字。顾起元《说略》(文渊阁四库本)卷二十一《服饰》:“东坡巾,子瞻制。山谷巾,庭坚制。鸥巾,宋馆伴所裹云巾,一名燕尾巾,见苏子瞻诗。”鸥巾,即蹋鸥巾,金人头巾名。宋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卷十二《蹋鸥巾》:“重译知书自贵珍,一生心愧蹋鸥巾。”宋周辉《北辕录》:“无贵贱,皆着尖头靴;所顶巾谓之蹋鸥。”“”为“蹋”受下文“鸥”影响而产生的逆类化字。[Tianjin:TianjinAncientBppksPublishingHpuse].

Shen,Yue(沈约).1974.Songshu宋书[SongShu].Beijing:ZhpnghuaShuju北京:中华书局[Beijing:ZhpnghuaBppk Cpmpany].

Xiap,Gang(萧纲),cpllectedbyXiap,Zhanpeng(肖占鹏),&ZhiguangDpng(董志广).2015.LiangJianwendiJi Jiaozhu梁简文帝集校注[CollectionoftheLiangJianwendiCorpus].Tianjin:NankaiDaxueChubanshe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Tianjin:NankaiUniversityPress].

Xie,Lingyun(谢灵运),cpllectedbyGu,Shapbai(顾绍柏).1987.XieLingyunJiJiaozhu谢灵运集校注[Collection oftheXieLingyunCorpus].Zhengzhpu:ZhpngzhpuGujiChubanshe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Zhengzhpu:ZhpngzhpuAncientBppksPublishingHpuse].

Xie,Lingyun(谢灵运),editingbyLi,Yunfu(李运富).1999.XieLingyunJi谢灵运集[TheXieLingyunCorpus]. Changsha:YueluShushe长沙:岳麓书社[Changsha:YueluBppkCpmpany].

Xu,Wenjing(徐文靖),cpllatedbyFan,Xiangypng(范祥雍).1998.GuanchengShuoji管城硕记[GuanchengShuoji]. Beijing:ZhpnghuaShuju北京:中华书局[Beijing:ZhpnghuaBppkCpmpany].

Yang,Bapzhpng(杨宝忠).2005.YinanziKaobianYuYanjiu疑难字考辨与研究[TextualResearchonDifficultCharacters].Beijing:ZhpnghuaShuju北京:中华书局[Beijing:ZhpnghuaBppkCpmpany].

Yu,Shapchu(俞绍初).1989.Jian’anQiziJi建安七子集[TheJian’anQiziCorpus]Beijing:ZhpnghuaShuju北京:中华书局[Beijing:ZhpnghuaBppkCpmpany].

Zhang,Pu(张溥).1986.HanweiLiuchaoBaisanjiaJi汉魏六朝百三家集[The103CorpusofHanWeiLiuchao] YingyinWenyuangeSikuQushua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PhptpcppyingpfWenyuangeSikuquanshu]Taibei:TaiwanShangwuYinshuguan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Taibei:TheCpmmercialPresspfTaiwan].

Investigation of Eight Difficult Characters in the Anthologies from Chinese literature in Middle Ancient Times

Liu Jianyu

College of Literature ,Bohai University ,Jinzhou Liaoning 121013

Abstract Theinvestigatipnandannptatipnpfdifficultcharactersintextualliteratureispnepfthemain undertakingspfthepverallandsystematicstudypfChinesecharacters.Inthispaper,eightdifficultcharacters,suchas“”“葩”“”“”“”“”“”and“”intheanthplpgiesfrpmChineseliteratureinmiddle ancienttimesareinvestigatedbasedpnChinesehistpricalliterature,theevplutipnpfcharactershapesandthe evidencepfalternativescripts.Thepaperarguesthattheirfunctipnsareclpselyrelatedwiththecharacters“狐”“皚”“鲜”“嵁”“馺”“奰”“岸”and“曜”.

Keywords theCpllectedLiteraryBppkspftheMiddleAncientTimes;DifficultCharacters;Explaining

中图分类号 H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 9484( 2019) 03- 0330-05

[收稿日期] 2018年4月16日 [定稿日期]2018年12月11日

doi: 10.7509/j.linsci.201812.032604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4CYY06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DB09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ZDB104)、辽宁省社科联2018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20181slktzd-001)的阶段性成果。感谢《语言科学》编辑部和匿审专家的指正,谨致谢忱。文中如有舛误,概由笔者负责。

作者简介

柳建钰,男,1981年生,宁夏中卫人。渤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汉字学、中文信息处理。

标签:;  ;  ;  ;  

中古集部典籍疑难字考释八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