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atch论文_陈淑凤 王新亭

Scratch论文_陈淑凤 王新亭

【摘要】Scratch课程有利于学生优秀思维技能的培养,推动了我国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改革。文章结合当前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现状,简要分析Scratch程序特点,深入探讨了如何将Scratch课程引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希望能够促进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进而为我国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关键词】Scratch课程 小学生思维技能

Scratch,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专为八岁以上儿童设计的一款图形化开源编程软件。以“想象、创作、分享”为主题的Scratch,趣味性、易学性、实践性、创新性都适合中小学生。我校于2016年将Scratch引入课堂,它的出现不仅为信息技术课堂增添了活力,更主要的是学生在通过Scratch创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各种优秀的思维技能。

Scratch操作简单,趣味性强,使学生可随心所欲地用Scratch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编写完程序后可在“舞台”看到效果,方便学生猜测、尝试、验证与调试。这一特点大大刺激了孩子的感官,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奇妙的效果,大大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在Scratch中媒体应用十分丰富,其中输入类媒体应用包括声音侦测、鼠标侦测、键盘侦测、第三方传感等,输出类包括音乐、动画、马达等。强大的功能自然涉及领域广泛,可创作的体裁丰富,涉及数学、科学、语言、逻辑、美术、音乐等多个学科,极大地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异和求变的个性需要。Scratch指令多样,交互性强,学生可以通过编程的方式创作出各类交互性的游戏、动画、故事等,使学生得到了全新的体验并从中收获了成功的喜悦。

一、积极思考,锻炼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Scratch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学生一直处于不断思索的过程中。学生是有能力去思考的。小学阶段是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其思维从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逻辑过渡,但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以感性经验为主,具有直观性。Scratch图形化的编程方式,为学生思维从具体走向抽象搭建了脚手架。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规划,梳理出各对象间特有的逻辑关系;再通过指令的搭建、测试与调整,逐步实现了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Scratch的架构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能力水平,实践表明,学生在Scratch平台上有足够的能力对同一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寻找新的答案。

例如,在“小猫快跑”的案例中,要求学生让小猫从跑道起点跑到终点。学生对这项任务一般会采取移动步数的做法。让小猫移动距离长短,由步数控制。教师让学生们根据要求独立制作,在制作的过程让同学们自主发现问题。学生操作发现,用移动步数的做法,会产生问题:难以控制“小猫”的前进距离;角色“小猫”会偏离舞台,不知道去哪了。教师这时提示学生再看看还有什么其他的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注意观察出来移动步数还有没有其他的脚本模块。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尝试发现,在“动作”脚本中,还有移动坐标的模块,可以根据舞台的x,y坐标来控制角色的方位,甚至能控制角色移动的速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发挥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在Scratch创作中,学生必须经历先想象、再创作的过程。学生在创作作品前,首先需要通过想象,在脑海勾画出作品的设计方案。在实际创作过程中,这个方案就是他们创作作品的参考标准。比如,要制作一个“打地鼠”游戏,每个孩子都会在大脑中想象老鼠在什么情况下出没、老鼠是什么形象、用什么工具打、打着后它会怎样……因此在创作之前,学生必须通过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剧本”。同时Scratch所具有的指令丰富性和媒体多样性等特点,支持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因此,这对学生来讲是一次再想象与再创造的过程。在再创作活动中,学生对已获取的知识进行选择、加工、改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次想象与创作,整个创作过程是创造出新形象、提出新设想的过程。例如,当学生完成了“打地鼠”游戏后,会根据本游戏的特点梳理出本课的指令特点和角色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侦测、改变造型等指令,此时学生会想象哪些场景会用到该指令,并很快能联想出“拍苍蝇”、“切西瓜”、“打靶”等交互类游戏,再创造活动又一次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其实,学生敢于假设想象、产生质疑、提出新的见解、探索新答案的过程,就是培养创造力的过程。Scratch是一个面向对象的编程软件,学生要完成每个对象的脚本,必须经历想象与分析、观察与理解、假设与调试、反思与质疑,发现问题所在并将其解决,因此学生始终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动态学习之中,在想象与思考间不断寻求平衡与挑战。

三、个性化解决问题,锻炼思维的发散性?

一是同一问题解题的方法是多样的。在Scratch创作中,学生根据对问题的理解和对Scratch的掌握程度会编写出独特的脚本来实现某个功能。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经常会出现一题多解的情况。

二是解决同一问题采用的解题思路也是多样的。由于Scratch给学生可发散的东西太丰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多样的。大部分学生都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往往最终能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

三是完成同一任务最终的结果是多样的。教师会利用Scratch灵活、多样的特点,在教学中安排一个开放性任务,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例如在设计小猫抓鱼的游戏时,没有强性规定用什么方式去抓鱼,结果学生设计了多种方法的抓鱼方法,有的用猫爪、有的用鱼网、还有的用子弹,还有的学生设计了各式各样的鱼、有的设计了变色的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我们欣喜的发现学生迸出智慧和创意的火花,不同的学生完成的不同效果的作品,真有百家争鸣的感觉。

综上所述,运用基于Scratch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创新思维等优秀的思维技能。Scratch编程的引入,为培养学生的优秀思维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平日的教学中,贯穿创新的思想和理念,引导学生趣味性创意编程,鼓励创造性的完成学习任务,以学生的优秀思维技能培养方向进行Scratch教学的指导与实践,带领学生走入编程的大门,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论文作者:陈淑凤 王新亭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8

标签:;  ;  ;  ;  ;  ;  ;  ;  

Scratch论文_陈淑凤 王新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