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诵读论文_孙秀芳

扎实推进诵读论文_孙秀芳

孙秀芳 黑龙江省密山市兴凯湖乡小学 158318

摘要 密山市兴凯湖乡小学坚持以“经典诵读为载体,传统文化育新人”为己任,坚持“经典浸润人生,文化香满校园”的理念,以经典文化润泽师生,以文化的传承提高育人质量,为师生的终生幸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 扎实 诵读 传承 经典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从小教导儿童诵读经典,不仅符合儿童学习的天性,而且使人自幼就开始接受五千年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奠定一生优良的人格品质。密山市兴凯湖乡小学坚持以“经典诵读为载体,传统文化育新人”为己任,坚持“经典浸润人生,文化香满校园”的理念,以经典文化润泽师生,以文化的传承提高育人质量,为师生的终生幸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 书香校园,融入经典

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中,让校园每一个角落都融入经典文化,集中表现于“两廊一窗”。 学校先后投入10万多元用于建设“两廊一窗”。学生在校园甬路上,驻足领略“中华诗词长廊”的千载文化;在“民族文化之窗”的周围,学生发自内心对祖国千年文明和深厚文化底蕴进行赞叹并为之感到骄傲和自豪;学生备受“文化艺术长廊”古今中外杰出人物对人类进步所作的伟大贡献的吸引,感悟着 “《三字经》”、“《弟子规》”、“《劝学》”板块条幅的深刻含义。中华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清晨和课间,看到学生驻足诗前,朗读、欣赏、抚摸,我们感到欣慰。中华诗词长廊的建立使学生一进入校园即得到祖国灿烂文化的熏陶感染,“润物细无声”,高尚的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

二、强化培训,引领诵读。

学校号召全体教师做与书为伴的教师,要求大家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理论专著,强教学实践;读儿童文学,悟童心童真;并根据教师的不同年龄要求分别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

学校还围绕古诗文诵读我校组织了各类专题培训,如古诗文课堂教学研讨课、古诗文知识竞赛、古诗词诵读比赛、古诗词赏析沙龙等,夯实教师的古诗文底蕴,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增强教师的经典诵读能力。这为我们的经典诵读打下了深厚的师资基础。

三、诵读活动,注重实效。

1、合理安排,有序进行。清晨,是孩子们进行诵读活动的最好时机,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坚持常年开展晨读活动,规定每天早晨早自习期间拿出10分钟用来进行经典诵读活动,诵读内容为《弟子规》、《三字经》或古诗词,由班主任和学生“小老师”组织本班学生范读、齐读、领读,常年坚持始终如一,如今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晨读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开发校本,纳入课程。我校根据不同学年学生生理和心理以及认知规律,结合学校经典诵读的长远规划,经过消委会的研究决定,编写了“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读本、“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计划。每周星期四下午安排1节课的经典诵读校本课,由语文教师制定出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学计划,撰写教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通过学期末进行考评成绩,总结、研讨,加以完善教学计划,提高诵读效果。

3、艺术平台,推进诵读。

学校每年四月份和十月份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赛活动,把艺术教育与经典诵读活动有机结合,在表演、欣赏、表现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并有效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通过集体诵读、小组诵读、表演诵读、书法、绘画、手抄报、古诗词配乐朗诵、舞蹈伴唱、小快板、民乐演奏、自编自演课本剧等形式,把大赛推向了高潮,全校学生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精神饱满,认真投入,收到很好的诵读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孩子们的艺术才华和他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形成浓厚的“经典伴我快乐成长”的读书活动氛围,陶冶了学生思想情操,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4、主题活动,深化内涵。

经典诵读使学生从中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提高了学生文化涵养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营造“讲文明,懂礼貌,有孝心,爱他人”的良好风尚,学校根据诵读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结合诵读内容,每年3月份,都开展了文明礼貌活动月主题教育活动,各班级学生结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规行为规范细则》规范文明礼仪行为,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学习诵读《弟子规》第一则《入则孝》时,在母亲节期间开展了“体验父母辛劳,强化感恩教育”的主题实践活动”,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通过感恩行动,为父母洗一次脚、帮妈妈做一次家务、给妈妈写一封信的实践活动,很多孩子体验到了父母的辛苦,知道了应该怎样对待父母的关心,还表达了报答父母的良好愿望。让孝心献给父母扎根于孩子的幼小心灵。

5、科研引领,推进诵读。

为了搞好经典诵读的特色建设,学校用课题引领支撑,申报立项了东北三省课题《中华文化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研究》,学校按照科研计划,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在文化精神的感召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诵读习惯。

四、建立机制,强化考核。

为了保证经典诵读落在实处,使活动受到实效,学校在考核、评优工作中制定出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学校成立了中西方文化经典诵读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活动情况的记录和总结,制定出详细的经典诵读考核细则,在学期末对教师进行量化考核,评选出经典诵读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并记入教师业务考核档案,作为评优晋级的条件之一。由此激发了全校教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积极性,收到明显的效果。

巍巍蜂蜜山翠色欲流,美丽的兴凯湖如诗如画,勤劳、善良的兴凯湖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们将继续以满腔的热情,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承创新,撑起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广阔天空,让明德学子们成为羽翼丰满雏鹰,搏击长空,飞得更高、更好。

论文作者:孙秀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3

标签:;  ;  ;  ;  ;  ;  ;  ;  

扎实推进诵读论文_孙秀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