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性文体与文学翻译

    功能性文体与文学翻译

    吕敏宏[1]2010年在《手中放飞的风筝》文中研究指明葛浩文是一位美国学者和翻译家,他为国人所知缘于他对中国新文学时期女作家萧红的“发掘”性研究,以及他对中国现当代小说的翻译。他从20世纪七十年代起开始翻译中国现当代小说,至今已有叁十年的历史。叁十年当中,他孜孜不倦地翻译了中国大陆及港台叁十几位知名...
  • 中西文艺理论差异溯源

    中西文艺理论差异溯源

    单宏军[1]2001年在《中西文艺理论差异溯源》文中提出比较文学研究作为一种学术思潮和研究方法,在中国学术界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本文亦运用了这一方法,对中西传统文艺理论的差异进行探讨,并重点对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追本溯源。从直观的表面来看,中西传统文艺理论的差异首先表现在文学体裁的差异上。...
  • 科技翻译的接受问题

    科技翻译的接受问题

    徐文英[1]2001年在《科技翻译的接受问题》文中指出将接受理论纳入翻译研究,讨论读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是近年来译论家们比较关注的问题。讨论主要集中在文学翻译中的作者、译者、读者叁者之间的关系,文化对读者接受的影响和制约以及读者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作用等方面。读者在翻译中的作用和影响使得文学翻译...
  • 文化空白和杨译本《红楼梦》分析

    文化空白和杨译本《红楼梦》分析

    何婧媛[1]2016年在《茶文化英译中的文化空白补偿——以《红楼梦》拢翠庵茶事翻译为例》文中指出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空白现象往往给翻译实践带来种种鸿沟甚至陷阱,西方人在对中国的茶的类别、冲泡方式、茶具与精神文化价值等的认知上,存在一定的文化空白,使得茶文化相关的文学作品、文献纪录等翻译具有一定难度。《...
  • 英诗汉译中的审美传递

    英诗汉译中的审美传递

    王晓姝[1]2014年在《英诗汉译中的审美等效——兼评拜伦诗歌的汉译》文中提出英诗是英国文学的精粹,更是世界文学的瑰宝,集中体现了诗歌形式美与非形式美的高度统一并传递了诗歌的美学价值。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有其独特的诗学和翻译原则。诗歌的灵魂在于诗歌的美学效果和艺术价值,据此,以审美属性为基本...
  • 语用隐含与文学翻译

    语用隐含与文学翻译

    陈琳[1]2001年在《文化翻译中语用用意的翻译研究》文中指出语用用意的翻译涉及到语用隐含意图的处理、译者对目的语读者理解语用用意的所负的责任、文化意象的归化和异化的处理等问题。语用语言对等的方式是归化翻译,以达到语言表达的流畅。文化意象的语用用意对等的方式是朝异化翻译发展,以促进文化的平等交流和传...
  • 英汉修辞对比研究的若干问题

    英汉修辞对比研究的若干问题

    吴兴涛[1]2010年在《俄汉语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对比是语言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一种语言的特点只有通过与其他语言的对比才能使其更明确,更易于被认知。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所对比的语言的特点,从而促进对比与被对比的语言的研究。自从沃尔夫于1941年首次提出了“对比语言学”这一术语以来,对比...
  • 从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看文学翻译的本质

    从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看文学翻译的本质

    朱响艳,杨炳钧[1]2007年在《从接受美学看文学翻译的纯语言观》文中研究说明接受美学以读者为中心,强调读者对文本的理解与阐释。文学作品仅仅是一种图式,充满了空白与未确定点,文本意义的实现是译者的前理解与文本和译者之间的视野融合。不同的译者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阐释,同一源语文本的多个译语文本互相补充,...
  • 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

    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

    阮娟[1]2015年在《世界与现代:世界观念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世界观念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生成”为关注对象,考察世界观念形成的内在理路,探讨中国语境下,主体的世界观念与现代性关系、世界观念参与及影响文学现代性的方式与可能。全文的思路与重点是将世界观念的形成放置到具体历...
  • 解释与解构

    解释与解构

    王彦雨[1]2009年在《科学世界的话语建构》文中认为如何看待科学话语的性质?科学话语与科学世界的关系如何?前者能否作为真正反映后者本质的可靠信息?社会学家的话语能否被视为是对科学世界本质的真实描述?马尔凯的话语分析研究纲领便尝试着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马尔凯的话语分析研究纲领对传统科学分析模式(如默...
  • 《红楼梦》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的重复及其意义

    《红楼梦》后四十回和前八十回的重复及其意义

    李丽霞[1]2013年在《《红楼梦》岁时节令文学功能研究》文中指出从时间角度切入小说文本,是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经典方法。岁时节令作为日常生活的特殊时间节点,往往备受小说家的青睐。明清世情小说,如《金瓶梅》、《红楼梦》等,均对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岁时节令民俗活动进行了着力描写,特别是被誉为“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