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影响

    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影响

    许晓芳[1]2002年在《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中国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如何推进八亿农民的城市化,是关系到我国长治久安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问题。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及时做出了“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的决策,标志着我国城乡...
  • 城市化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贾善和[1]2002年在《城市化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文中指出从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来看,阶层结构的比例失调,往往是引发经济社会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或者会使一个社会难以应对其他原因引起的经济社会危机。我国现阶段以农业为唯一或主要职业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占劳动人口的44%,这种不合理的社会阶层比例结构,直...
  • 论中国西部农村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论中国西部农村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凌月明[1]2002年在《论中国西部农村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文中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培育和发展西部农村市场,促进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叁步战略部署的客观需要,也是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现实需要,更是适应我国加入WTO新形...
  • 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

    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

    卢海元[1]2002年在《实物换保障:完善城镇化机制的政策选择》文中认为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基本确立,我国城镇化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民进城面临的障碍已经主要不是体制和政策障碍,而是门槛过高、农民城镇化能力过低的经济障碍。这种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决定了实施城镇化战略的主要任务是要提高农...
  • 山东省城镇人口迁移模式研究

    山东省城镇人口迁移模式研究

    吴学霞[1]2002年在《山东省城镇人口迁移模式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东省人口控制工作取得显着成效。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山东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连续9年稳定在5‰左右,表明我省不仅平稳度过于第叁次生育高峰,有效地控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而且已经稳定在低生育水平状态。与此同时...
  • 积极推进长治市小城镇健康发展的研究

    积极推进长治市小城镇健康发展的研究

    王喜莲[1]2002年在《积极推进长治市小城镇健康发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快城市化进程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规律,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由其特殊国情决定的,是农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必由之路。在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起着重要的基础性和过度性作用。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现...
  • 武汉市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武汉市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问题与对策研究

    吴红斌[1]2002年在《武汉市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世界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浪潮不可抵挡。在国家进行宏观层面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转移的情况下,武汉市城市的飞速发展与城市化的理想预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武汉市城市化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作者对...
  • 论美国西部点轴开发及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论美国西部点轴开发及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

    李昌新[1]2002年在《论美国西部点轴开发及对中国西部开发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美国西部曾是一片未开发的蛮荒之地,在历经200年左右的拓荒、产业开发之后,落后的西部地区一跃成为了美国“新经济”的增长中心。以往对美国西部开发的研究多是从政治层面或宏观经济角度论述开发历程及意义,本文从区域经济开发的角度...
  • 邵武县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政策选择

    邵武县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政策选择

    周闽军[1]2002年在《邵武县域可持续发展模式与政策选择》文中提出县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尺度上,以长期的经济增长及质量提高为目标,从而既满足当代县域发展的需要,又满足未来县域的发展需求。邵武是福建省的一个山区县级市,邵武的可持续发展对闽江流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建立在区域可持续...
  •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杨钧[1]2016年在《城镇化发展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相互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处于二元分割状态,城镇化与农业和农村发展严重脱节。新时期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并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协调至关重要。城镇...
  • 荣昌县农村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研究

    荣昌县农村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研究

    蒋兴[1]2002年在《荣昌县农村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关于荣昌县农村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研究。通过此项研究,旨在改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长期存在的资源配置不当、缺乏长远规划的现状,可以为政府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首先简要阐述了农村基础设施发...
  • 西部工业中心城市实施清洁生产系统研究

    西部工业中心城市实施清洁生产系统研究

    包学平[1]2002年在《西部工业中心城市实施清洁生产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洁生产这一概念是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工业与环境规划活动中心在1989年首先提出的,其对当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它将最终改变各国的工业结构,并直接影响到各国经济总体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技术和产品的国际...
  • 试论中国城市化的制度潜力与创新

    试论中国城市化的制度潜力与创新

    翟亚萍[1]2002年在《试论中国城市化的制度潜力与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从探讨城市的起源、城市化的定义及其相关问题出发,通过探析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及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挖掘中国城市化滞后的根源,笔者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实行的自上而下城市化制度安排和在...
  • 投资结构论

    投资结构论

    张学发[1]2007年在《黑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投资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为互相联动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一直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投资调控始终是政府宏观调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抑...
  • 创新中心的管理和发展模式研究

    创新中心的管理和发展模式研究

    刘嘉汉[1]2011年在《统筹城乡背景下的新型城市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发生转变的过程,是非农产业和人口集中化、集约化、高效化以及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演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一方面,城市不断集聚人口和产业,城市文明日益提...
  • 促进我国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

    促进我国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

    杨娜[1]2002年在《促进我国小城镇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小城镇建设是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有利于农民增收致富,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
  • 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

    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

    赵之枫[1]2001年在《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农村人口占主导、农村地域广大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村建设研究的重要性。随着城市化进入加速时期,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从事单纯个体农业生产的聚落,社会分化带来异质性增强,农村的生产要素面临着分化和重新组...
  • 重庆市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进行的对策研究

    重庆市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进行的对策研究

    段礼全[1]2001年在《重庆市工业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进行的对策研究》文中提出生态环境既是一个自然物质系统又是一个生态系统,而工业则是开采、采伐、采集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生态环境对工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中国城镇土地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中国城镇土地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杨庆媛[1]2001年在《中国城镇土地市场发展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土地是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载体和宝贵的经济资源。城镇土地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镇土地市场运行状况,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建设土地市场的成功经验,加强对中国...
  • 农村城市化的理论探讨与政策选择

    农村城市化的理论探讨与政策选择

    戴慧春[1]2001年在《农村城市化的理论探讨与政策选择》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城市化的理论与政策选择,是我国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随着农村经济,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及城乡关系的沟通和融合,解决农村城市化问题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以国内外科学的理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