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平与效率均衡及路径分析

    公平与效率均衡及路径分析

    何大昌[1]2002年在《公平与效率均衡及路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资源配置,能否做到既是有效的,又是公平的?这是经济学文献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讨论的基本问题。目前经济学文献对此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基本观点。本文的基本观点是:公平与效率在现实中表现出来的替代性,是两者一致性的表现形式。它不是对公平与效率本质一致...
  • 城市聚集效应的产业经济学分析

    城市聚集效应的产业经济学分析

    吴颖[1]2002年在《城市聚集效应的产业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状况出发,注意到目前的城市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在某种程度上互相孤立,没有考虑到双方的约束与影响,造成了目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不当所带来的城市化不良发展,以及城市聚集程度不高所带来一系列对产业...
  • 项目管理应用实践与研究

    项目管理应用实践与研究

    张雯[1]2015年在《项目管理学科演进与前沿可视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已经在诸多领域广泛应用,项目管理学科从形成到成熟已经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采用信息可视化方法绘制科学知识图谱,进行项目管理学科基础理论演进和前沿研究,可以有效疏理学科发展脉络,了解学科的...
  • 中国经济增长与制度创新

    中国经济增长与制度创新

    马嵩[1]2016年在《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动力转换背景下民营经济发展动力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3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引起理论界与实践层的高度关注。国家提出的振兴东北“药方”是要靠改革激发东北的内生动力,尤其是切实消除民营经济发展障碍、形成民营经济发展新动力,是东北经济振兴的...
  • 技术进步与就业量的变化研究

    技术进步与就业量的变化研究

    张红霞[1]2011年在《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就业问题是目前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为突出、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而技术进步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当前关于技术进步如何影响就业的的观点并不一致。因此,系统、深入分析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使技术进步在充分发挥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的同时...
  • 长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长江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江涛[1]2004年在《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流域生态经济系统为对象,以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自然资源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管理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长江流域为背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运用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理论、突变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理论等对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
  • 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关于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研究

    李静[1]2014年在《人力资本动态匹配与中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文中研究表明转变外向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并不是要放弃外向型经济而通过单方面扩大内需来促进增长,而是要对我国现有的外向型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使之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我们所处的时代,经济全球化步伐正在加速推进。经济全球化表现...
  • 市场化的增长与波动效应

    市场化的增长与波动效应

    庞晓波,黄卫挺,朱毅[1]2010年在《理解金融自由化效应:增长与波动》文中研究指明增长与波动是金融自由化的核心效应,对它们的研究分别构成了金融自由化原理和实践理论。增长效应源于叁个宏观渠道:储蓄动员、储蓄转化效率以及资本配置效率;在金融功能视角下,叁者具有不同的微观基础。波动效应研究源于金融自由化...
  •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赵立平[1]2007年在《对外贸易对河北省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推动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加大。回顾近代以来实现经济腾飞的国家,国际贸易几乎都起到了“加速器”的重要推动作用,世界经济发展印证了这一结论。从我国的经济...
  • 中国学者对早期发展经济学的贡献——农业国工业化理论

    中国学者对早期发展经济学的贡献——农业国工业化理论

    欧阳剑锋[1]2002年在《中国学者对早期发展经济学的贡献——农业国工业化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重点考察了二十世纪叁四十年代中国学者在经济发展领域的主要思想和理论——农业国工业化理论。在此基础上,对比早期西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和演变,提出中国学者对早期发展经济学做出了重要贡献的观点。经济发展思...
  • 产业发展与城市化

    产业发展与城市化

    马先睿[1]2016年在《基于“智慧”+“力量”模型的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及其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发展水平代表着国家的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带来了国家实力的大幅提升。但与城市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相伴的,是一系列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城市化重“量”不重“质”,唯经济论发...
  • 投资项目运行经济分析

    投资项目运行经济分析

    代立伟[1]2002年在《投资项目运行经济分析》文中认为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结果该怎样看待?市场将怎样变化?哪些因素是影响效益的关键?此项目投资效益的虚实?均是企业当前关心的问题。通过对项目的投资执行情况、市场信息分析及对企业项目投产后技术和经营效益的经济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为今后在投资决...
  •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

    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

    骆晓强[1]2002年在《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十年来,财政分权已经成为一个流行政策。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前人的研究中,他们对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探讨不够。本文着眼于两者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加深此问题的研究。文章第一部分,简述了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
  • 德国奥尔多自由主义学派“秩序政策”研究

    德国奥尔多自由主义学派“秩序政策”研究

    张宏斌[1]2002年在《德国奥尔多自由主义学派“秩序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瓦尔特·欧肯为核心的德国奥尔多自由主义学派是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秩序”观念是其学术体系中最重要的基石。本文便是对他们所主张的“秩序政策”思想的初步探索。所谓“秩序政策”,指国家以培养、建立和维护各种有益...
  • “新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技术与制度

    “新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技术与制度

    陈祺琪[1]2016年在《中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空间差异、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农业生产自然资源约束的持续增加,现代农业生产力的提升更依赖于农业科技的创新程度。然而,随着知识创新的发展,知识产权作用不断深化,国际农业发展体现出围绕知识产权来构建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特征。那么,不禁...
  • 网络与网络经济的一般分析

    网络与网络经济的一般分析

    任志安[1]2006年在《企业知识共享网络理论及其治理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一种以“知识共享与企业网络”相结合的新型组织形式——企业知识共享网络,在世界经济实践中产生并迅猛发展,学术界开始关注这种经济现象,并赋予了极大的研究兴趣。然而,在涉及企业知识共享网络运作的一些基本问题上...
  • 公共投资经济作用分析

    公共投资经济作用分析

    蔡一珍[1]2001年在《公共投资经济作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投资是政府调节经济的主要工具之一。经济学家们对公共投资政策在经济中的作用持不同的看法。本文运用现代经济理论,结合国内外的公共投资实践,对公共投资的经济作用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论文首先分析说明了凯恩斯和新古典综合派对于公共投资的...
  •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业选择

    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业选择

    王旭东[1]2001年在《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业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采用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探讨和研究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产业选择问题,构建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本框架。全文共分叁部分,十一章。第一部分,可持...
  • 数理经济学史研究

    数理经济学史研究

    刘向晖[1]2001年在《数理经济学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理经济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历史开始于1838年,至今有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它的前史则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甚至亚里士多德时期。随着数理经济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地位得以确立,数理经济学史研究的价值也得到普遍认可。对数理经济学史的研究开始于英...
  • 区域生态重建中的经济补偿问题研究——以长江上游地区为例

    区域生态重建中的经济补偿问题研究——以长江上游地区为例

    宗臻铃[1]2001年在《区域生态重建中的经济补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上游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生态重建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如经济、粮食、就业等问题,其中经济问题是最根本的,仅靠上游地区是难以解决的。本文通过对生态重建经济补偿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加以计量,结合上游地区的实际,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