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性银行调控法律制度研究

    政策性银行调控法律制度研究

    袁孝宗[1]2007年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金融法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地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越来越大,已经严重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产生诸多负面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克服市场失灵需要国家干预。虽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解决...
  •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理论、机制与政策建议

    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理论、机制与政策建议

    杨金[1]2003年在《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监管》文中提出金融逐步趋向自由化、技术进步和金融创新使得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新的金融机构不断涌现,新的机构投资者不断参与这个日益壮大的市场。而所有这些因素密切联系和相互依赖,大大增加了资本市场内幕交易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也增加了政...
  • 我国银行业的金融约束研究

    我国银行业的金融约束研究

    段海涛[1]2012年在《我国银行监管的市场约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世界多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让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金融监管的许多局限性。为此,市场约束在银行监管中的作用开始引人关注。在新巴塞尔协议中,市场约束与最低资本要求、官方监管一起,为银行监管体系的叁大支柱之一。基于多方面的因素,我国投资者的...
  • 金融风险论——体制转轨时期金融风险形成机理与金融稳定机制

    金融风险论——体制转轨时期金融风险形成机理与金融稳定机制

    张奇[1]2002年在《金融风险论——体制转轨时期金融风险形成机理与金融稳定机制》文中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金融体系都出现严重问题,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问题已经成为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经济体制转轨国家都需要动用大量的经济资源需要解决的难题。特别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危机波及...
  • 金融管制政策研究

    金融管制政策研究

    邵传林[1]2011年在《制度变迁下的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自农户视角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中国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官方农村正规金融如农业银行、农信社等机构不仅因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而举步维艰,还大幅收缩其在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存在明显的“去农化”趋势,其支农效果也越来越弱。与此同时,...
  • 论混业经营下的商业银行监管立法

    论混业经营下的商业银行监管立法

    刘海霞[1]2002年在《论混业经营下的商业银行监管立法》文中提出笔者在本文中主要讨论在国际金融混业经营不断加强的趋势下,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日本)如何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并结合各国自身情况,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制度进行的改革,以及中国金融业在实践中出现的混业现实、监管机构采取的相应措施。针对中国的现...
  • 开放条件下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研究

    开放条件下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研究

    李杉[1]2004年在《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WP=1>博士学位论文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法律监管研究李杉指导教师:焦津洪教授专业名称:熊名奇[2]2002年在《开放条件下我国证券监管体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对外全面开放就...
  • 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法律研究

    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法律研究

    李晗[1]2007年在《论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防范法律制度》文中研究指明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剧以及金融创新的日益活跃,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其产生和发展是全球金融业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也是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
  • 论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及其选择

    论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及其选择

    陈海琳[1]2002年在《论中国金融业经营模式及其选择》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阐述金融混业经营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金融业发展主流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现实选择,分析了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中国混业经营制度取向的对策建议。崔鸿雁[2]2012年在《建国以...
  • 我国建立金融控股公司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我国建立金融控股公司若干基本问题研究

    苏珊[1]2002年在《我国建立金融控股公司若干基本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目前关于金融控股公司的各方面讨论日趋热烈。在国际金融混业经营浪潮冲击下,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与逐步成熟,国内经济金融界关于实行混业经营的呼声日益高涨,金融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我国已于去年加入WTO,已经面临国际金...
  • 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唐永启[1]2011年在《我国网上银行监管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网上银行是银行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虽然只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但其所具有的效率和便捷对现代传统银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甚至有人预言传统银行将因网上银行而消失。我国网上银行起步较晚,但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网上银行发展...
  • 论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

    论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

    蒋琼[1]2001年在《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认为: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特别是加入WTO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中国金融业最终必将选择混业经营。中国光大集国公司在现行的监管体制下对混业经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中国金融业的经营模式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但目前,我国完全实行...
  • 入世与我国中央银行监管研究

    入世与我国中央银行监管研究

    徐爱华[1]2002年在《入世后我国银行有效监管研究》文中提出银行的安全、稳健、高效运行不仅是银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一国经济健康、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的环境下,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已成为国际银行业共同奋斗的目标。本文以入世与银行有效监管的一般分析为基础,以我国银行...
  • 日本融资制度与金融危机关系探讨

    日本融资制度与金融危机关系探讨

    王新宇[1]2001年在《日本融资制度与金融危机关系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本经济、金融的奇迹和危机同样发人深思。战后至八十年代末的叁十多年时间里,借助政府主导型经济、金融体制的力量,日本经济在战后的废墟中得以重建,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的顺利升级和金融业的不断壮大,“日本模式”成为各国...
  • 论金融分业、混业问题——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体制互动的经济学分析

    论金融分业、混业问题——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体制互动的经济学分析

    王国言[1]2001年在《论金融分业、混业问题》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全球金融市场正面临一场特殊的变革,新产品、新技术不断产生,跨国融资活动大量涌现,诸多力量共同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格局。金融混业经营现象及其对传统金融监管模式的冲击,不仅引起理论界的密切关注,也使各国金融管理当局面临艰难的选择。如何看待金融混...
  • WTO与中国金融业

    WTO与中国金融业

    刘卫江[1]2000年在《WTO与中国金融业开放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讨论了WTO与中国金融业开放的几个主要问题。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剖析了WTO框架下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ST)与《金融服务协议》(FSA)对推动全球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绩效以及它们对中国金融改革的促进效应。第二章...
  • 我国证券交易制度完善与创新分析

    我国证券交易制度完善与创新分析

    马骁[1]2013年在《中美两国证券监管制度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现代金融体系随着证券市场在各国的迅速发展壮大,传统的金融架构正向现代的金融架构转换,即金融制度基础从以银行体系为主转向以证券市场为核心,证券市场的功能、作用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证券市场本身又具有的高风险、高流动性特征以及跨境波动联...
  • 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会计监管问题研究

    于慧芳[1]2008年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上发生了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干扰着我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正常发展,并已成为困扰我国会计界的难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与上市公司发展相适应的会计监管。因此,有关上市公司会...
  • 金融开放的法律制衡问题研究

    金融开放的法律制衡问题研究

    陈隆建[1]2001年在《金融开放的法律制衡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金融服务贸易入手,认为各国都需面对金融开放。而金融开放对于一国而言,既有现实的、经济上的需要,也是其所承担的国际法义务,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基础上通过了《金融服务协议》之后更是如此。由于金融开...
  •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现代商业银行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理念之启示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现代商业银行资产组合风险管理理念之启示

    郝晓晖[1]2001年在《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签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标志着我国即将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中央银行已公布银行业对外开放的时间表,也就是说五年内将逐步取消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限制。中国金融业作为我国现代经济的核心,正面临着一次十分迫切的战略调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