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物论文

  • 发光配合物的研制及新型发光材料的探索

    发光配合物的研制及新型发光材料的探索

    吕青竹[1]2007年在《系列MQq发光配合物的研制及发光性能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水热合成反应方法,合成了6种M(M=Al,Zn,Cd,Pr,Cu,Co)Q_q配合物,另有4个以Phen为配体的稀土配合物。其中,五种配合物得到了单晶,经过X-光单晶衍射测定,确定了它们的分子结构,其余微晶...
  • 纳米硅胶负载型水溶性铑膦络合物烯烃氢甲酰化催化性能的研究

    纳米硅胶负载型水溶性铑膦络合物烯烃氢甲酰化催化性能的研究

    李志华[1]2002年在《纳米硅胶负载型水溶性铑膦络合物烯烃氢甲酰化催化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烯烃氢甲酰化催化剂经过60多年的发展,有许多催化剂被研制出来,如烃溶性的Rh-TPP(叁苯基膦)系催化剂、固载型烃溶性催化剂(SLPC)、含磺酸化(钠盐)叁苯基膦单齿配体(如TPPTS:P(m-C_6H_...
  • 稀土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稀土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程桂英[1]2002年在《稀土希夫碱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合成了水杨醛缩乙二胺(L~1)、水杨醛缩联苯胺(L~2)、邻香草醛缩邻苯二胺(L~3)、邻香兰素缩邻氨基苯甲酸(H_2L~4)、邻香草醛缩丙氨酸(KHL~5)、水杨醛缩缬氨酸(KHL~6)六种新的希夫碱配体,并用这些希夫碱配体与...
  • 烷氧基取代酞菁的晶体结构与光记录介质的研究

    烷氧基取代酞菁的晶体结构与光记录介质的研究

    王俊东[1]2002年在《烷氧基取代酞菁的晶体结构与光记录介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酞菁类化合物因其比较稳定的π共轭分子结构,具有一些独特的光谱和催化能力等性质,已经被用作染料(颜料)、催化剂和光电材料等,而且作为功能材料和分子组装元件在高技术领域的应用潜力,以及因为具有与卟啉相似的结构而在生物医药领...
  • 环境友好的丙烯和苯乙烯催化环氧化方法的研究

    环境友好的丙烯和苯乙烯催化环氧化方法的研究

    周宁[1]2001年在《环境友好的丙烯和苯乙烯催化环氧化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氧丙烷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环氧苯乙烷则是重要的医药、香料中间体。目前环氧丙烷的生产采用氯醇法或Halcon法,分别存在环境污染和联产品问题:环氧苯乙烷的生产主要采用溴醇法,环境污染严重。O_2是最洁净、廉价的...
  • α,β—不饱和羰基氯化锡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及反应研究

    α,β—不饱和羰基氯化锡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及反应研究

    梁环[1]2001年在《α,β—不饱和羰基氯化锡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及反应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大量的有机锡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尤其是其配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因此近年来对有机锡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研究日益增多,但有关α,β-不饱和羰基氯化锡的研究很少。为了更好的研究有机锡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探讨构...
  • 2-甲基-3-羟基喹啉的合成研究

    2-甲基-3-羟基喹啉的合成研究

    刘一超[1]2001年在《2-甲基-3-羟基喹啉的合成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化学纤维合成及其染色的闩益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开发性能优良、无毒无害的喹呔酮类分散染料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意义。2—甲基—3—羟基喹啉(MQL)是合成喹呔酮类分散染料的关键中间体,因此,探索其合成路线具有较大的实际...
  • 电生还原剂的化学发光分析研究

    电生还原剂的化学发光分析研究

    李建军[1]2001年在《电生还原剂的化学发光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分为两部分:综述和研究报告。综述部分对电化学发光分析(ECL)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反应类型、实验装置、特点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和近期发展状况作了评述。研究报告部分是关于电生还原剂与鲁米诺的化学发光反应的研究。电化学发光的现...
  • 稀土聚酰亚胺配合物的微波辐射固相合成及其荧光性质和磁性的研究

    稀土聚酰亚胺配合物的微波辐射固相合成及其荧光性质和磁性的研究

    戴蔚荃[1]2001年在《稀土聚酰亚胺配合物的微波辐射固相合成及其荧光性质和磁性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微波辐射方式进行稀土金属离子和聚酰亚胺的固相配位反应,研究了如下四个体系:1.铕离子(Ⅲ)与苯代叁聚氰胺和均苯四酸二酐缩聚并亚酰化后的产物聚酰亚胺的固相配位反应。考察了微波辐射时间(功率)、稀土金属...
  • 光敏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光敏聚酰亚胺的合成与表征

    闵瑞[1]2014年在《负性光敏聚酰亚胺的合成、表征与应用》文中指出光敏聚酰亚胺材料在赋予普通聚酰亚胺优异光敏性能,简化了聚酰亚胺制备加工工艺的基础上,依然保留了普通型聚酰亚胺材料原有的优异的电绝缘性能、热稳定性能、化学稳定性能、机械性能以及耐辐射性能,因而在半导体、机械精加工等相关领域得到了广泛的...
  • 乙烯基单体微波辐射聚合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乙烯基单体微波辐射聚合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吴健飞[1]2001年在《乙烯基单体微波辐射聚合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本文将微波辐射技术应用于DM与AT共聚、DM均聚、DM交联聚合反应。利用微波辐射的方式进行聚合,系统研究了微波辐射对共聚、均聚以及交联聚合反应的影响。考察了其与常规热聚合的...
  • 新型两亲化合物的合成、有序分子膜及其应用

    新型两亲化合物的合成、有序分子膜及其应用

    叶成[1]2006年在《化学学科发展综合报告(200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引言(一)化学是承上启下的中心科学在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人们在谈论科学的发展时指出,"这将是一个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世纪",那么究竟"化学还有什么用呢?"。诚如诺贝尔化学奖获得...
  • 几类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部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生物活性和量子化学研究

    几类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部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生物活性和量子化学研究

    曾明华[1]2001年在《几类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部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生物活性和量子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合成了五种带不同取代苯基和二种带呋喃、噻吩杂环的叁氮唑羧酸席夫碱(Ii~I7),通过元素分析,IR、UV、NMR及MS表征结构。以I:为例,完成L4(3’)合成方法研究,得到反应最佳条件:12...
  • 吡啶-2,6-二甲酸、牛磺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

    吡啶-2,6-二甲酸、牛磺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

    银秀菊[1]2001年在《吡啶-2,6-二甲酸、牛磺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吡啶-2,6-二甲酸(简称H_2PC)在生物体内是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它的衍生物、配合物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对H_2DPC金属配合物进行了简要综述。严格控制溶液的PH值为6.7,在水-乙醇混合...
  • 农用有机转光材料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的研究

    农用有机转光材料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的研究

    廉世勋[1]2007年在《日光转换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作物生长中的化学生物效应》文中认为随着能源危机感的加深和全球变暖的加剧,寻找绿色能源和改进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由于阳光是丰富而友好的能源,人类在不断探索利用这种廉价能源,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的光转换效率从而增加作物的产量是重要途径之一...
  • 稀土金属有机氢化物选择性还原反应性能的研究

    稀土金属有机氢化物选择性还原反应性能的研究

    车春波[1]2002年在《稀土金属有机氢化物选择性还原反应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对稀土金属有机氢化物及相关化合物的应用以及Claisen重排反应等的文献综述,可知对于稀土金属有机氢化物与含有多种不饱和官能团的化合物的选择性还原反应和稀土金属有机氢化物催化酯进行烯醇化的Claisen重排反应未见报道...
  • 系列钴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自旋转换现象的探索

    系列钴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自旋转换现象的探索

    宿艳[1]2001年在《系列钴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自旋转换现象的探索》文中提出采用常规和非常规方法合成了5种含过渡金属钴的配合物,得到了它们的单晶体,经X光四圆衍射测定并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其分子式如下:(1)Co(Imh)_6(NO_3)_2(2)[Co(phen)_2(H_2O)]_2(tpha)...
  • 系列Ni(Im)配合物的研制及结构中氢键的研究

    系列Ni(Im)配合物的研制及结构中氢键的研究

    杨华,宋伟新,李宏英[1]2003年在《系列Ni(Im)配合物的研制及结构中氢键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采用常规方法,以对苯二甲酸、咪唑和Ni(NO_3)_2等为反应物,合成了四种Ni(im)配位化合物,进行了UV-VIS-NIR光谱、IR光谱、X光四圆衍射测定,确定了它们的结构,测定了各种化合物在1....
  • 多相催化烯烃环丙烷化反应

    多相催化烯烃环丙烷化反应

    刘翔[1]2001年在《多相催化烯烃环丙烷化反应》文中指出多相催化与均相催化相比,具有易于实现产物和催化剂的分离、催化剂易回收利用、以及连续生产等特点,因此在操作和成本上都更符合工业化的要求。尤其对于催化环丙烷化反应,反应放出大量气体和热量,而且催化过程存在一个诱导期,在釜式反应器内的均相催化反应有...
  • 含磷有机大分子的电荷分布和能量

    含磷有机大分子的电荷分布和能量

    王妍[1]2001年在《含磷有机大分子的电荷分布和能量》文中认为发展准确的、计算上易于实现的方法来探讨大分子体系结构和性质间的内在关系,是当今理论化学界的基本问题之一。含磷生物大分子,尤其核酸体,它们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参与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的传递和表达,从而促成代谢过程及其控制,在生命活动中起着极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