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起源乌拉尔甘草生殖生态学研究

    不同起源乌拉尔甘草生殖生态学研究

    闻婧[1]2004年在《不同起源乌拉尔甘草生殖生态学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应用生殖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野生甘草、半野生甘草和栽培甘草的生殖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3年生栽培甘草几乎没有有性生殖,主要进行营养生长;野生甘草的有性生殖过程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大,地上分株...
  • 沙地云杉生态学特性及引种研究

    沙地云杉生态学特性及引种研究

    黄叁祥[1]2004年在《沙地云杉生态学特性及引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沙地云杉(Piceamongolica)是内蒙古赤峰地区与锡林浩特的局部地段所特有乡土树种之一,也是沙地造林的首选树种之一,对于恢复沙化土地植被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森林火灾的发生、病虫害的蔓延和经营管理不善,致使沙地云...
  • 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的生态关系研究

    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的生态关系研究

    席跃翔[1]2004年在《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的生态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太行山雄居华北平原西缘,是海河的发源地。建设太行山森林生态体系,对华北平原及京津地区生态安全和改善老区生产生活环境十分重要。太行山绿化工程是全国重点林业建设工程之一。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太行山中段植物群落的生态关系进行研究,揭示太行...
  • 秦岭冷杉种群生殖生态学研究

    秦岭冷杉种群生殖生态学研究

    孙会忠[1]2004年在《秦岭冷杉种群生殖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秦岭冷杉(Abieschensiensis)为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于秦巴山地,现为渐危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陕西境内秦岭冷杉多呈星散分布,其中宁陕菜子坪、火地塘和佛坪分布数量最多。通过广泛踏查和对19块样地的详细调查及对原始数据...
  • 中国陆地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研究

    中国陆地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研究

    王翠红[1]2004年在《中国陆地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的研究》文中认为生物多样性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和分布格局以及保护利用问题一直是生物学和环境科学所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由此出发,以中国(台湾除外)陆地为研究区域,通过植物多样性数据、动物多样性数据、地理因子、气候因子、...
  • 菱角萤叶甲的种群生态学研究

    菱角萤叶甲的种群生态学研究

    郑福山[1]2004年在《菱角萤叶甲种群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印度等地,菱角萤叶甲(GalerucellabirmanicaJacoby)是菱角上的毁灭性害虫。由于食性较为单一,很可能成为北美野生菱角(TrapanatansL.)(在北美,菱角是外来入侵性杂草)生物防治的重要天敌昆虫。本文...
  • 几种珍稀树种的引种繁育及生态学研究

    几种珍稀树种的引种繁育及生态学研究

    黄绍辉[1]2004年在《几种珍稀树种的引种繁育及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柄双花木的生殖产量与冠幅大小显着相关,而银缕梅的生殖产量与树高等生长指标之间非显着相关。各树种生殖产量的大小年现象明显,银缕梅达到了有与无的交替。银缕梅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群落中其它阔叶树种小,生态位重迭也较小,与群落中青冈的...
  • 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以和田河流域天然森林为例

    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以和田河流域天然森林为例

    杨丽雯[1]2004年在《干旱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以和田河流域天然森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是目前生态学、地理学等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将生态服务价值理论应用于深居内陆腹地,气候干旱的和田河流域,计算其天然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的评估,是本论文研究的中心,也是创新点所...
  • 农业生态工程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农业生态工程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谢树春[1]2004年在《农业生态工程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湘中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农业生态工程课题为研究背景,以GIS软件工程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对系统目标与任务、用户需求、数据源的分析,进行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设计。以此为依据,进...
  • 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颜爱民[1]2006年在《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及其核心员工评价与匹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所形成的高动态社会环境中,企业及其核心员工的竞争和适应能力面临极大挑战。如何科学评价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员工能力既是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领...
  • 外来入侵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的营养生态学研究

    外来入侵种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的营养生态学研究

    谢永宏[1]2003年在《外来入侵种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的营养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及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我国南方的湖泊与河流中普遍发生外来种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Mart.)Solms)大量繁殖覆盖水面,改变水体...
  • 马尾松根际线虫及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马尾松根际线虫及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郑伟[1]2003年在《马尾松根际线虫及生态学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种群和群落生态学角度出发,着重探讨福建省马尾松根际线虫的群落结构,群落组成,群落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优势种群的发生规律,比较不同种源马尾松根际线虫的生态差异。对福建省闽北山区的主要造林树种马尾松根际土壤的优势类群------线...
  • 我国野生动物产业法律制度初探

    我国野生动物产业法律制度初探

    祝胜男[1]2003年在《我国野生动物产业法律制度初探》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实施至今已近15年,对保护和发展野生动物资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显现出来,其中关于对野生动物产业管理调整的不足尤为明显。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野生...
  • 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

    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

    王金宝[1]2003年在《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文中指出放射虫是一类大洋性浮游原生动物,广泛分布于从赤道到两极的各种海域,同时垂直分布于从海洋表层到几千米的深层水体中。放射虫也是海洋微体古生物中的一个重要类群,沉积物中的化石放射虫蕴涵大量的古环境和古气候信息,在古海洋学研究中...
  • 不同树龄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不同树龄枣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

    王有年,林家伟,师光禄[1]2017年在《不同树龄枣园节肢动物群落动态研究》文中认为枣树树冠较大,覆盖度较宽,与其他农田粮食作物生态系统比较起来,较为复杂。另外,枣树本身的生理学、生物学及其生化特点、物理性状、树冠大小、结构及树龄对枣园节肢动物的影响相对复杂,其中大量的工作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了解枣林...
  • 辽东栎林演替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辽东栎林演替的生理生态学研究

    李庆康[1]2002年在《辽东栎林演替的生理生态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辽东栎(QuercusliaotungensisKoidz.)是我国暖温带地区分布广泛的一个树种,分布于海拔1000-1700m之间,对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外貌、结构、动态、甚至种类组成都有重要影响。由于人为活动的不断加剧,辽东栎林在...
  • 现阶段中国政治制度选择的社会生态学分析

    现阶段中国政治制度选择的社会生态学分析

    熊絮茸[1]2002年在《现阶段中国政治制度选择的社会生态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指导下,以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为研究对象,考察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互动关系。从现阶段中国政治制度的静态构架出发,阐明中国政治制度选择的历史必然性,着重动态地描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
  •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四种禾草植物繁殖生态学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四种禾草植物繁殖生态学

    田青松[1]2002年在《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四种禾草植物繁殖生态学》文中研究指明摘要郝虎东[2]2009年在《无芒雀麦资源分配及其繁殖数量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同化资源分配对植物的生长、竞争及结构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是植物生长的关键。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植物体自身的生理过程及其生存环境都会对同化物分...
  • 论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创新

    论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创新

    叶平[1]2014年在《基于生态伦理的环境科学理论观念和实践观念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生态伦理视角的环境科学,肩负着变革传统理论观念与建构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实践观念的光荣任务和历史使命。为此,对环境科学的整体定位进行了重新确证,认为环境科学的体系结构是兼容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以及环境自...
  • 人与自然:如何共同进化——罗尔斯顿环境伦理理论述评

    人与自然:如何共同进化——罗尔斯顿环境伦理理论述评

    宋夏[1]2002年在《人与自然:如何共同进化——罗尔斯顿环境伦理理论述评》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是对当代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理论之一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环境伦理学给予介绍和评论,并在详细分析其理论的基础上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理论的现实意义、理论缺陷以及面临的危机表达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