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杨醛保护生物合成聚赖氨酸单体连接方式的鉴定

    水杨醛保护生物合成聚赖氨酸单体连接方式的鉴定

    一、水杨醛保护法鉴定生物合成聚赖氨酸的单体连接方式(论文文献综述)杜国丰,辛俊宏,李学雷,牟涛,张林,陈红漫,刘凤翊[1](2018)在《ε-聚赖氨酸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文中指...
  • 提高学生考试能力的几点建议论文_代继敏

    提高学生考试能力的几点建议论文_代继敏

    代继敏?摘要:在各类考试中,学生不能规范答题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不外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本文就这两个层面谈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规范答题能力的几点做法,有不当之处恳请各...
  • 探究性教学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论文_廖树章

    探究性教学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论文_廖树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民族高级中学532300摘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作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于生物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都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提倡探究性教学模式,在...
  • 对《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理解论文_赵娟娟

    对《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理解论文_赵娟娟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第三高级中学,748200)摘要:对《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理解:渗透作用的条件是半透膜及半透膜两侧溶液具备浓度差;动物细胞的细胞膜可以充当半透膜,植物细胞...
  • 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微丝的分布格局及其对叶锈菌激发子的反应

    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微丝的分布格局及其对叶锈菌激发子的反应

    陈晓波[1]2001年在《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微丝的分布格局及其对叶锈菌激发子的反应》文中研究指明本实验采用酶解法制备小麦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利用与微丝(microfilaments,MFs)特异结合的荧光染料异硫氰酸荧光素-鬼笔环肽(FITC-Ph),辅以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laserconf...
  • 马铃薯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

    马铃薯花粉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

    吴旺泽[1]2004年在《马铃薯花粉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文中研究说明实验采用6个优良四倍体栽培种和3个双单倍体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为供试材料,研究花粉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的技术体系,取得如下结果:1.对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经低温和甘露醇处理后,进行培养,其中单核期幼嫩花粉培养后脱分化频率达4.1%,具有孢...
  • 提高马铃薯体细胞电融合成对融合频率的技术研究

    提高马铃薯体细胞电融合成对融合频率的技术研究

    田振东[1]2000年在《提高马铃薯体细胞电融合成对融合频率的技术研究》文中认为体细胞融合技术在马铃薯这一无性繁殖作物的生物技术育种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电融合是一项新兴的融合技术,在马铃薯体细胞杂交中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在马铃薯的体细胞电融合具体操作中,普遍存在成对融合频率低的问...
  • 马铃薯小孢子原生质体游离与培养的研究

    马铃薯小孢子原生质体游离与培养的研究

    王玉萍[1]2000年在《马铃薯小孢子原生质体游离与培养的研究》文中指出小孢子原生质体兼具单倍体和原生质体的双重忧点,是植物细胞工程中一种特殊的实验体系,并可作为马铃薯“分解-综合育种”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实验以3个优良四倍体栽培种甘农薯1号、甘农薯2号、甘农薯3号以及1个双单倍体8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