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史分期之我见_浪漫主义论文

芭蕾舞史分期之我见_浪漫主义论文

芭蕾史分期之我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芭蕾论文,我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什么是“古典芭蕾”?“古典芭蕾”等于古典主义吗?芭蕾史有无古典主义时期?为什么浪漫主义芭蕾之后又出现“古典芭蕾”?浪漫主义芭蕾可否简称“浪漫芭蕾”?……读芭蕾史产生许多问号,学习、思考之余偶得一孔之见,不敢专擅且付诸文字以就教于舞界同仁。

一、艺术史与芭蕾史阶段划分之异同

艺术史通常划分为若干阶段: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现代主义诸流派。如此划分,反映了各门类艺术基本一致的演进过程。换言之,这些阶段的艺术形态特征,在文学(诗歌)、戏剧、美术、音乐等各门艺术发展过程中或前或后均有所呈现,以至抽象成一部涵盖各门艺术的“史”。

芭蕾史通常分期为如下阶段:文艺复兴——早期芭蕾(诺维尔及其弟子为代表)——浪漫主义芭蕾(17世纪法国芭蕾所代表)——彼季帕所代表的19世纪俄罗斯芭蕾(即“古典芭蕾”)——现代芭蕾(含20世纪以来的“芭蕾革新”、苏联现实主义芭蕾和西方现代主义芭蕾)。

两相对照可以明显看出,芭蕾艺术发展与其他艺术发展虽大致对应,却不尽相同。芭蕾特殊于一般艺术史的方面有:1.古典主义在芭蕾史上没有留下什么刻痕;2.对芭蕾艺术发展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浪漫主义仅仅维持了数十年,其后便是其他艺术门类所没有的“古典芭蕾”时期;3.所谓“古典芭蕾”并非浪漫主义的对应阶段,而是浪漫主义延续到19世纪末的特殊现象。

二、芭蕾无古典主义时期

我国出版的各类芭蕾史书均不记载古典主义,惟一例外是朱立人所著的《世界芭蕾史纲》标有“古典主义芭蕾”一章。其中著者将文艺复兴时期芭蕾的形成到路易十四宫廷芭蕾出现(15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纳入“古典主义芭蕾”,其形态特征即“宫廷芭蕾”。由于当时芭蕾选材来自古希腊、罗马故事,把这段时期归入古典主义是说得通的。此后朱书标有“启蒙主义时期”(百科全书派关注芭蕾而产生的影响,代表性特征是诺维尔的理论与实践),和众所公认的“浪漫主义芭蕾”两章。这里应该强调,著者将古典主义置于浪漫主义以至启蒙主义之前,是符合艺术发展史的。

但是,为什么大多芭蕾史书上没有记载古典主义?芭蕾有无古典主义时期?

我以为答案是肯定的:芭蕾确无古典主义时期。因为文艺复兴时期萌生的芭蕾其后长时间始终缓慢地演进,尽管出现了一位杰出的理论家诺维尔以及他的理论影响下的舞剧《无益谨慎》,尽管路易十四设立了专门机构并产生了规定性舞步和仪态,但芭蕾尚处于幼稚的不成型阶段。而同样经过文艺复兴时期洗礼的其他艺术门类诸如文学、戏剧、美术、音乐,却在浪漫主义到来之前的二百多年里呈现了一片辉煌的古典主义时期,创造了异常灿烂的艺术理论与实践成果,涌现了大批极有成就的代表人物——薄伽丘、达·芬奇、笛卡尔、高乃依、拉辛、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等。这是芭蕾艺术远远无法比拟的。芭蕾的春天迟至19世纪浪漫主义滥殇才真正到来。

三、真正意义的芭蕾“起源”应是浪漫主义时期

众所周知,真正意义上的芭蕾艺术(面貌)是从浪漫主义时期开始的。18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以狂飙般的力量席卷整个欧洲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与法国大革命后的欧洲时代氛围不无关联。对现实的抗争和对古典主义的背叛,把人的心灵提到客观世界创造主的地位。对美、自由、崇高、悲剧性、天才等美学范畴的研究,要求文艺具有深刻的情感思想和伟大的精神气魄;推崇清新、自然、纯朴的审美意境,分外重视激情、想象、情感、象征等因素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注重民间艺术传统,视为发掘新的题材的源泉。正是这股浪漫主义思潮对芭蕾发展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令芭蕾一步跨入了神圣的艺术殿堂。

浪漫主义带给芭蕾多方面的变革:题材的革命性转换,形式的飞跃性发展,舞蹈者的技艺大幅度提高,最后是科技进步应用于舞台(技术的发展使制造舞台梦幻成为可能)。浪漫主义之前的芭蕾,约1633年至19世纪中期,以表现希腊——罗马众神为中心主题,形成早期芭蕾的特征。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思潮侵入,芭蕾主题由“神”而“人”,民间传说取代了神话故事,自然而贴近生活的形象占据了舞台,可谓“走下神坛的芭蕾”。在表现形式上,自此呈现出今人所认识的模样——飞升向上的感觉、足尖舞功、女舞队。例如代表剧目《仙女》(一部带有讪笑式的悲剧,主人公却是个富于浪漫情思的典型)表现的是林中仙女;《吉赛尔》(凄婉哀绝的“人鬼情未了”的故事)则是鬼魂占据了主角位置。正是浪漫主义开创性的综合工程,把芭蕾艺术的显著特征固定下来,以至后世代代相传。

芭蕾史学家对于浪漫主义的发端于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艺术滥殇的法国均无歧见,但何时结束却看法不一。按有的史学家们的观点,似乎芭蕾在西欧的衰落就意味着浪漫主义的结束。然而,其后芭蕾中心东移,哥本哈根取代巴黎,丹麦舞者仍然继续着浪漫主义,布农维尔在家乡复制和创造新的巴黎柔情之梦,难道就不是浪漫主义时期?再后俄国皇家宫廷的投入大量资金掀起了东方对芭蕾的狂势,西欧艺术家趋之若鹜,纷纷东进,揭开了俄罗斯芭蕾亦是整个芭蕾历史的新一页。试问这两段历史算不算浪漫主义芭蕾的延续?抑或就是浪漫主义芭蕾的一部分呢?我们知道,浪漫主义确立的美学原则在进入20世纪以后依旧具有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力,成为文艺的超时代的基本类型之一。所以,芭蕾艺术的浪漫主义竟戛然而止是令人费解的。

四、“古典芭蕾”释义

19世纪末开创芭蕾新局面的代表人物彼季帕,对芭蕾表演形式进一步发展,逐步固定为一种古典风格的大舞剧格局,人称“古典芭蕾”。此词从何而来?倡始者为谁?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有两点是肯定无疑的:第一、“古典芭蕾”不是浪漫主义芭蕾的对应阶段;第二“古典芭蕾”更不是“古典主义”。

我们不妨以浪漫主义特征衡量“古典芭蕾”。从内容到舞台效果,很多“古典芭蕾”舞剧的题材选择和表现形式与浪漫主义芭蕾十分相似。以最辉煌的《天鹅湖》为例,那种人与幻想中的超现实生活场景的情感联系,显然延续着浪漫主义的情调,而舞台上描画的更是一幅极其浪漫的舞蹈构图。“古典芭蕾”形态较之浪漫主义芭蕾并没有内涵和形式的质的飞跃,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所以,“古典芭蕾”只是此前浪漫主义时期的延续和发展,却不具有根本改变芭蕾面貌的价值和意义,当然更不含历史阶段性的“取代”的概念。

更值得注意的是,人们讲“古典芭蕾”通常是指20世纪以前的、风格相近和一致的、既含浪漫主义时期又含“古典芭蕾”时期的所有作品(我甚至认为称为“后期浪漫主义”也未尝不可)。而且这并非我一人看法,谓予不信,请看诸家之言:在朱立人的《世界芭蕾史纲》里有这样一段话:“西欧芭蕾从19世纪80年代直到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衰败时期,保存和发展古典芭蕾(主要是浪漫主义芭蕾)的优秀传统的重大责任历史地落到了俄罗斯肩上。”不难看出,这里使用“古典芭蕾”一词只是一种风格代名词并非发展阶段的意思。文中明确标定为“主要是浪漫主义芭蕾”,而且没有把彼季帕时代即“古典芭蕾”与古典主义混淆。同样,郭明达译理查·克劳斯(美)的《芭蕾简史》中也没有以时间概念分阶段单立“古典芭蕾”(该书的四个部分分别为早期芭蕾、黄金时代、芭蕾革新、当代芭蕾),而且将彼季帕时代放置于“黄金时代”——通常专指浪漫主义时期——之内,足见作者认为“古典芭蕾”(实际上全书找不到这个词)仍属浪漫主义范畴。他对彼季帕的褒扬是:“在他统治的年代,芭蕾的古典风格和结构固定化了。”而且郭在“后记”中更有浪漫主义芭蕾延伸百年之说。肖苏华也在其专著《芭蕾之梦》中谈到:“芭蕾进入20世纪时随身带着的主要是两笔遗产——浪漫主义的法国芭蕾和彼季帕时代的俄罗斯即经院派芭蕾。在舞蹈理论界中经常强调20世纪现代芭蕾对19世纪旧芭蕾的冲击和背叛,而忽视他们之间的‘遗传因子’及继承关系,我认为这是割断历史的、不公平的和片面的。”其他大多数史书也都没有单立“古典芭蕾”阶段,更没有将其与浪漫主义芭蕾对立起来。意味深长的是,在《世界芭蕾史纲》、《芭蕾简史》和尧登佛译艾弗·盖斯特著《舞蹈家的遗产》等史籍里均无“古典芭蕾”的章节,显然这不是偶然巧合(例如《史纲》目录中根本没有“古典芭蕾”字样,而以“第五章俄罗斯芭蕾”代之)。因此,把浪漫主义芭蕾与古典芭蕾截然分开为风格迥异的两大时期是不恰当的。此外“古典芭蕾”更不能与古典主义混淆,参照艺术史理论我们认识到,当一个历史时期被另一时期“覆盖”之后,艺术的发展不会再返回前一时代,因此过了浪漫主义时期不可能再返回古典主义。

还要特别指出的是,今天的人们在使用“古典芭蕾”一词时,约定俗成的常识性概念是指一种风格——长久以来形成的严谨的规范化的风味十足的芭蕾特有风格,从而与20世纪中期以来吸收了现代舞蹈风格的芭蕾相区分。

五、关于“现代芭蕾”

“现代芭蕾”的概念愈加模糊、含混。现实舞蹈界使用“现代芭蕾”这个词的时候,可能是时序概念(专指现时代的意思),也可能指现实题材的新创作的作品,还可能是受现代舞影响的(即风格意义上的)古典芭蕾变异。

从时间方面讲,20世纪初期邓肯揭竿而起,以反叛芭蕾传统规范为标志的“自由舞蹈”开创舞蹈风气之先,但由此发端的现代舞与芭蕾只有对立而没有联系。也是在20世纪初,对芭蕾现状不满的福金进行革新芭蕾的思考时,受到过邓肯的积极影响,但是他在1914年提出的五点原则,恰恰与18世纪诺维尔的情节芭蕾理论遥相呼应,愈加重视芭蕾的内在价值。因此,福金所创作的(可以视为反映其主张的具象例证的)舞蹈,阐示古典作曲家及同代人斯特拉文斯基音乐的《仙女们》、《彼得鲁什卡》、《玫瑰精灵》、《天鹅之死》等作品,均同时潜藏了深刻的人情理念。而这些作品的形态严谨规范,风格仍属古典芭蕾范畴,且把古典芭蕾传统发扬得愈发优雅绝伦。所以,福金走的是与现代舞完全不同的路(对此他自己亦有说法)。有人称福金为“现代芭蕾之父”,我认为是从他的艺术主张及其作品反映的重塑芭蕾的现代精神而出发立论。福金的确与彼季帕的大芭蕾舞剧拉开了距离,但绝非大量吸收现代舞动作的“现代芭蕾”,更不能与抛弃足尖鞋光脚跳舞的“现代芭蕾”划等号。

随时代出现一种新的形式“交响芭蕾”——注重音乐、 比较自由地扩展身躯、动作超规范、内涵愈抽象——是戏剧芭蕾的对应体裁,巴兰钦可为代表,不过他对自己作品不叫交响芭蕾而称“新古典主义”。这是多么有意思的现象,当人们热衷甚至讨好地为大师贴现代标签时,他们(包括福金和巴兰钦)却不买账,而是把古典的外袍披在身上并以此为荣——这真是绝妙的讽刺。

对芭蕾史如何分期,由于认识的角度不同而产生歧见属于学术性问题,是可以探讨的。但在媒体上常见的普及芭蕾的文字中,常伴有混乱的概念,如硬性划分五个分期、曲解现代芭蕾以及将之与芭蕾传统对立……皆有误导之嫌,不能不说清楚。第一,芭蕾史既然称“史”,为便于叙述方便而分开的章节,主要表达的是时间概念,不可与历史演进的意义等同,因此硬性划分就会给人以历史阶段的印象,容易发生概念混乱。第二、正像“古典芭蕾”不可随意加上“主义”的道理相同,浪漫主义也不能随意除去“主义”二字而简称“浪漫芭蕾”。第三、至于“当代芭蕾”(如果确认有这种说法),其含义是:“古典”同“现代”共存、“戏剧”与“交响”并陈、多种风格融通、各样流派争妍的时代特色,而不是什么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的征兆。就全球而言,多元又相互融合才是当前主题,根本没有一个时代替代一个时代甚至埋葬一个时代的事情存在。当今学芭蕾者(只要是自称学芭蕾的)就仍按三百多年前规定的五个位置“从‘脚’做起”,就必须按训练程序,口念“祖传的”法文术语、进行一点一滴的基本功修炼。除此,没有别的方法和途径,否则你就学不成芭蕾演不成芭蕾,也就没有资格谈芭蕾。

标签:;  ;  ;  ;  ;  ;  

芭蕾舞史分期之我见_浪漫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