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文勾兑,寓教于乐论文_杨金芬

媒文勾兑,寓教于乐论文_杨金芬

江苏省宝应县山阳镇长沟小学 225825

摘 要: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它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作用

多媒体课件以其“图文并茂、声像毕现、动感无限”的课堂优势,相对于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 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睬。在最近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多媒体给我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迅速提高了我的课堂教学效益。

下面我就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如果凭借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通过音像、色彩等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加活跃,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的。

二、紧扣重点,突破难点,发展思维

多媒体能将课文中的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感性为理性,化模糊为清晰,化难为易,把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利用起来,全面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促进知识的内化,能以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突破难点创设巧妙的突破口。

三、巧用音频视频,训练学生语感

再如教《二泉映月》时,这一课难的不是句意,而是怎样读出课文的情感。因为学生对阿炳的艰辛生活,缺少感性的认识,所以教师用多媒体声像同步播放阿炳当时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亲身感受一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设置了三个场景:场景一,冬天,大学纷飞,寒风刺骨,双目失明的阿炳是怎么卖艺的呢?场景二,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是怎么卖艺的呢?场景三,一天,阿炳生病了,发高烧到39、40度,浑身发抖……由于创设了情境,又凭借多媒体的动化优势,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慨万分,那《二泉映月》的优美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闻其声,见其景,他们都情不自禁,不约而同地朗诵起来,情何其真,意何其切!

四、巧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习作情境

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可突破时空的限制,把现实生活中的情、景、事、物搬进课堂,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

如让学生写一种水果——桔子的时候,我先用多媒体演示,随着欢快的乐曲声,屏幕上呈现出一派桔子成熟的丰收景象。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个个目不转睛地望向悬挂在树上的桔子,满筐的桔子,剥了皮的桔子,如临其境,如闻其香,如尝其味,情不自禁地小声议论起来。一个学生说:“哎呀!这一个个沉甸甸的桔子挂在树枝上,微风吹来,树枝摇呀摇,好像在邀请我们品尝佳果呢!”学生说完,多媒体画面定格在了 “一筐筐桔子”“一个个桔子”“桔肉”等镜头上,这时再要求学生抓住特点有顺序地观察、描述。学生个个都仔细看,认真想,大胆说。这种运用多媒体的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为学生创设了习作的情境,适当让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交替使用,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能很快抓住“事物”的特点,“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又能学会“从整体到部分”,“由外到内”的观察方法,使学生“有话会说”,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符合学生的习作心理特点。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对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会对作文产生浓厚兴趣。

五、巧用多媒体,夯实双基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对学生进行考试,也是目前检验老师教学的一个通用的方式。运用多媒体可以轻松地训练学生的双基。

1.在教学每课的生字时,我首先让学生观看多媒体,把生字的每个笔划的运笔、笔画顺序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兴趣高,注意力集中,能迅速学习画面的内容,改掉平时写字是死板方块字,笔画没有笔锋的缺点,字写得不仅正确而且还有笔锋。

2.背诵课文中精彩的段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首先把与课文有关的内容尽可能用动画的形式演示给学生看,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后,然后,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填关键词,再出示少量的字词,再让他们贯穿起来逐步记忆,如此反复练习,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的内容,背诵以觉得轻松,学习效果很明显。

3.短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利用多媒体可以方便简洁而迅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网络中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很多,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可以迅速找到许多素材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传统的教学需要教师打印材料,再发给学生完成,这样比较繁琐,加重了师生的负担,训练效果没有直接展示给学生练习来得迅速。

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交互勾兑,互为一体,相得益彰,给学生创设了愉悦有趣的情境,从而提高了语文的教学质量。多媒体,小学语文教学有你将飞得更高更远!

论文作者:杨金芬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媒文勾兑,寓教于乐论文_杨金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