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差距论文

  • 河北省农村经济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河北省农村经济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

    杨少梅[1]2003年在《河北省农村经济区域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市场经济运作的大环境下,大量的优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要素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造成贫富差距加大,两极分化现象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整体竞争力的提高。针对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本文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差异的有关研究成...
  • 中国区域政治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区域政治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陈占彪[1]2003年在《中国区域政治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提出中国区域政治经济学作为本报告中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学科概念与理论体系,是为了能够把我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通过与我国政治制度中的行政组织结构的原则方法、运行机制、基本特点、历史经验等要素结合起来,从而对我国区域政治经济进行更加明确、深入的研...
  • 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

    农村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

    雷培梁[1]2016年在《人的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国梦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已经进入以质量提升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

    江激宇[1]2005年在《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问题一直是理论界经久不衰的热点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以往关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多数是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完全竞争的假设出发,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源...
  • 关于我国农村小城镇化的思考

    关于我国农村小城镇化的思考

    袁中金[1]2006年在《中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小城镇发展战略是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对要不要发展小城镇和如何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却存在巨大分歧,以至于中国至今没有一个系统的小城镇发展的国家战略,来对小城镇的功能与地位、发展的目标与原则、发展的重点与路径、以及制度和政策等...
  • 城市化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贾善和[1]2002年在《城市化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文中指出从世界发展的普遍趋势来看,阶层结构的比例失调,往往是引发经济社会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或者会使一个社会难以应对其他原因引起的经济社会危机。我国现阶段以农业为唯一或主要职业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占劳动人口的44%,这种不合理的社会阶层比例结构,直...
  • 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理论框架研究

    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理论框架研究

    陈英[1]2002年在《电视节目评估体系理论框架研究》文中认为电视节目评估体系是伴随着今天媒介市场竞争的加剧而提出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它的提出,不是对传统经验型的电视节目评估方法的一个简单完善和修正,而是站在管理学这一全新的角度,为了实现媒体对节目运作过程的科学管理与控制,以及最终达到媒介资源和社会资...
  • 制度变革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制度变革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高国栋[1]2002年在《制度变革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文中指出城市化是解决中国“叁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关键在于破除城乡分割和城乡不平等的制度安排,实现城乡之间人口和生产要素的自由、平等的流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前影响中国城...
  • 试论中国城市化的制度潜力与创新

    试论中国城市化的制度潜力与创新

    翟亚萍[1]2002年在《试论中国城市化的制度潜力与创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从探讨城市的起源、城市化的定义及其相关问题出发,通过探析世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及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挖掘中国城市化滞后的根源,笔者认为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实行的自上而下城市化制度安排和在...
  • 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

    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

    赵之枫[1]2001年在《城市化加速时期村庄集聚及规划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农村人口占主导、农村地域广大这些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村建设研究的重要性。随着城市化进入加速时期,乡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从事单纯个体农业生产的聚落,社会分化带来异质性增强,农村的生产要素面临着分化和重新组...
  •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及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及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王艳芬[1]2009年在《农村消费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消费、投资、进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叁驾马车,但是长期以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高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经济增长过度的依赖投资和进出口,进而造成我国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在我国尚存的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有效消费需求不足更是影响...
  • 广西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实证分析

    广西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实证分析

    蒙肖莲[1]2001年在《广西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修正消费函数的几个主要假设并根据社会现实和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真正可获得的广西有关数据提出了广西城镇居民消费函数的假设和模型.考虑到消费行为分析是研究消费函数的出发点,本文首先在对广西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古...
  • 中国城乡空间融合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国城乡空间融合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相铎[1]2017年在《我国城乡空间关系转变的规划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乡关系是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重点研究主题。我国城乡关系经历了波折的发展过程,从隔离走向融合。进入21世纪,城乡统筹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主题,不断出现在各级政府的政策文件中,体现了城乡关系研究的重要性。面对新...
  • 开拓重庆市农村市场研究

    开拓重庆市农村市场研究

    张贵先[1]2001年在《开拓重庆市农村市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效需求不足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在消除这一障碍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中,开拓广阔的农村市场被公认为最有效的策略。根据分析发现,如果农村每实现1000亿元最终消费,将对整个国民经济贡献2356亿元的消费需求。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直辖...
  • 城市化是解决我国城乡矛盾的重大战略

    城市化是解决我国城乡矛盾的重大战略

    黄玉松[1]2001年在《城市化是解决我国城乡矛盾的重大战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乡问题是任何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都不能回避且必须作出回答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缘于主客观原因,我国是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发展中国家,城乡矛盾极其尖锐,主要表现为传统农村元的严重落后。改革...
  • 农业型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农业型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田兴运[1]2001年在《农业型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摘要本文认真分析了我国现行村镇和城镇规划建设理论,仔细研究了国内外关于村镇和城镇规划建设理论的发展动态,考察了我国村镇和城镇规划建设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国村镇和城镇发展规律,提出了确定村镇和城镇人口最终规模的新方法——资源限量...
  • 农村城市化问题研究

    农村城市化问题研究

    徐文彬[1]2012年在《海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建设新农村政策的提出并快速推广推动了农村城市化进程,同时也暴露出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对于城市化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叁农问题”,也就是农业、农村、农民等和农民密切关...
  • 现阶段我国农民负担中的税费问题研究

    现阶段我国农民负担中的税费问题研究

    王彦军[1]2001年在《现阶段我国农民负担中的税费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分析我国农民负担现状入手,指出由于农民负担增长速度远快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严重侵蚀农民收入,农民负担沉重,而且农民负担结构费重税轻,强调了积极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大现实经...
  • 我国新时期私立学校运行机制探论

    我国新时期私立学校运行机制探论

    曹丞[1]2000年在《我国新时期私立学校运行机制探论》文中研究指明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论文题目我国新时期私立学校运行机制探论研究生姓名:曹丞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邓飞[2]2012年在《我国城乡教育公开的现状与发展测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城乡教育公平是达成教育整体公平...
  •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

    宋丽萍[1]2007年在《江苏省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党的富民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江苏省居民收入逐年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收入分配领域和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居民收入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