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公司控制权及其监督的分析

    关于公司控制权及其监督的分析

    郎唯群[1]2003年在《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文中研究说明机构投资者治理机制是本文的研究对象。本文将研究英美机构投资者监督公司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机构投资者在英美公司治理体系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中国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的问题。在过去叁十年中,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尤其在英美,...
  • 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督约束机制的研究

    国有企业经营者监督约束机制的研究

    张昱罡[1]2014年在《控制国有公司经营者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国有公司治理中天然存在着两权分离现象,在国有公司经营者事实上控制了公司经营管理的前提下,控制经营者使其切实履行治理职责成为解决国有公司治理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国有公司治理控制经营者法律制度失效的现状、原因出发,分析国有公司治理控制经营者...
  • 企业并购市场的作用机制分析及其运行效率考察

    企业并购市场的作用机制分析及其运行效率考察

    周隆斌[1]2002年在《企业并购市场的作用机制分析及其运行效率考察》文中认为本文在市场机制的层面上讨论了企业并购的作用机理,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考察了并购机制的运行效率,并得出了相关结论。企业并购既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自发行为,也是市场在演进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并购表现为针对企业产权...
  •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

    廖小菲[1]2006年在《基于股权激励的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解决国有企业效率低下问题,是我国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初衷。经过20几年的努力,国企改革虽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国企效率低下问题却始终没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人...
  • 公司治理中的股权结构问题

    公司治理中的股权结构问题

    董艳[1]2016年在《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机构投资者持股对高管股权激励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企业制度两权分离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中,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利益冲突不仅是现代企业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公司治理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因此,如何有效的激励管理者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成为了公司治理领域一直探寻的重...
  • 实施并购后的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现状分析与重塑研究

    实施并购后的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现状分析与重塑研究

    孟令萍[1]2002年在《实施并购后的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现状分析与重塑研究》文中指出大量的企业并购正在日益改变着传统的公司治理模式,同时并购后公司治理模式的重塑也直接关系到并购(特别是以不同公司治理模式为背景的企业并购)的成败。任何企业家都必须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企业购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并购企业...
  • 经济转型期产业成长与产业投资基金研究

    经济转型期产业成长与产业投资基金研究

    向吉英[1]2002年在《经济转型期产业成长与产业投资基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结合产业成长对产业投资基金进行的研究。文章探讨了产业成长的一般规律及其动力机制、产业成长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垄断性产业、竞争性产业、高技术产业的成长与投融资特性作了简要归纳。进一步对我国产业成长和...
  •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黄月云[1]2007年在《论独立董事在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文中认为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借鉴英美国家公司治理经验引入的制度。引入的初衷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维护中小投资者和公司的利益。本文探讨了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问题,以独立董事制度的“基石和灵魂”独立性为切入点,分析独立董事的特征,通过其在公司的角...
  • 公司治理中的独立董事法律问题研究

    公司治理中的独立董事法律问题研究

    胡改蓉[1]2009年在《国有公司董事会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公司治理机制中,董事会上受制于“股东会”,下监督“经理层”,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其职能定位是否准确、人员构成是否合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决定了公司经营绩效。在以公司制为国企改革方向的时代背景下,董事会制...
  •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若干问题研究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若干问题研究

    单豪杰[1]2017年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具备“六种力量”,这就给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即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应当怎...
  • 公司治理机制研究——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

    公司治理机制研究——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

    朱玉[1]2002年在《公司治理机制研究——法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文中指出公司治理是解决两权分离情况下各种代理问题的一种机制。公司治理是公司法的核心内容。传统上从法学的角度研究公司治理主要侧重于从价值或规范的方法出发。经济学的发展使得公司治理同样成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认为:企业是一组...
  •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探讨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探讨

    闫新峰[1]2007年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有效性研究》文中指出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内外学者做过许多研究,有些研究认为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有些则认为是负相关关系,还有一部分认为不存在相关性,却一直没有得出一个公认的结论。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
  • 公司治理中的中小投资者保护研究

    公司治理中的中小投资者保护研究

    庞小凤[1]2015年在《我国证券监管转型背景下的投资者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投资者保护是证券市场永恒的话题,各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史,就是投资者保护的斗争史。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的立法宗旨,也是证券监管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投资者保护陷入困境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根源之一。我国证券市场...
  •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研究

    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研究

    郑长德[1]2003年在《企业资本结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企业融资中最古老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是怎样融通投资所需要的资金以及投资资金是如何运作的。这个问题就是企业的“资本结构”问题。企业资本结构理论是微观金融理论和企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资本结构的目的主要在于为...
  • 国有股减持定价方法研究

    国有股减持定价方法研究

    殷晓东[1]2006年在《中国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国有股减持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而国有股减持模式的选择更是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研究的重大方向之一,选择切合实际的减持模式是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进一步发展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环节。当前,股权分置改革已进...
  • 从审计师的代理人性质分析社会审计的监督机制

    从审计师的代理人性质分析社会审计的监督机制

    林薇[1]2002年在《从审计师的代理人性质分析社会审计的监督机制》文中提出理性经济人特征是描述所有者和审计师行为及其效用函数的重要假设和分析基础。由此引出审计师在公司体制下应当承担风险这样一个理念,对于得出包含审计师的最优公司合约模式、揭示审计需求理论中审计师激励因素以及对审计师工作进行监控等概念...
  •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探讨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探讨

    司徒大年[1]2004年在《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核心目标是解决上市公司高管和股东之间目标函数不一致所产生的委托-代理矛盾,促进公司高管和股东之间形成利益共同体,激励公司高管为股东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中国上市公司高管长期激励机制的普遍缺乏突出了股权激励的迫切性...
  • 所有权安排与国有企业经济绩效

    所有权安排与国有企业经济绩效

    谢元[1]2002年在《所有权安排与国有企业经济绩效》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现代企业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构建一个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基本框架,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产权结构安排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刘素[2]2010年在《基于多元化战略的中国系族集团对成员上市公司治理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
  • 现代公司治理中的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现代公司治理中的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裴明学[1]2005年在《独立董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司治理问题是近年来公司法学研讨的热点问题,而美国经济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所表现出来的强劲势头,使得世界各国均对其公司治理机制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尤其是由美国最先创设的,作为一元制公司治理结构自我改良的独立董事制度更是成为了全球公司治理改革探讨的焦...
  •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监事制度建设及其薪酬激励机制设计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监事制度建设及其薪酬激励机制设计

    郑丹娜[1]2002年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监事制度建设及其薪酬激励机制设计》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逐步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对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关键人控制”和“内部人控制”状况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需要不断规范和完善。笔者在借鉴西方国家成熟市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