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青岛腺胃分离株(SD/97/02)全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青岛腺胃分离株(SD/97/02)全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潘杰彦,陈德胜,戴亚斌,陈溥言[1]2002年在《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青岛腺胃分离株(SD/97/02)基质蛋白、5a、5b蛋白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文中提出参考GenBank上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了3条引物,对IBV青岛腺胃分离株(SD/97/02)RNA进行RT-PCR...
  •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中肠消化酶活性的探讨

    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 Fabricius)中肠消化酶活性的探讨

    李志勇[1]2016年在《中华蜜蜂卵黄原蛋白基因的分子特征及表达研究》文中提出中华蜜蜂(Apisceranacerana,简称中蜂)是东方蜜蜂(Apiscerana)的指名亚种,也是我国本土蜂种资源,具有优良的蜂种特性和不可替代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作用,在我国蜂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未来中华蜜蜂资...
  • DNA序列相关性结构研究综述及人类基因组序列相关性分析

    DNA序列相关性结构研究综述及人类基因组序列相关性分析

    刘劲松[1]2001年在《DNA序列相关性结构研究综述及人类基因组序列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DNA序列相关性结构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对一组人类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宏观的相关性分析。主要内容有叁个方面:DNA序列相关性结构的描述,包括相关函数的各种概率估计,传统的谱分析方法,较新的DNA步的分...
  • 犬2型腺病毒基因重组活疫苗的基础研究

    犬2型腺病毒基因重组活疫苗的基础研究

    邱薇,扈荣良,夏咸柱[1]2001年在《犬2型腺病毒基因重组活疫苗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犬腺病毒是哺乳动物腺病毒中致病性最强的一种。CAV-2和CAV-1具有交叉免疫作用,可同时保护动物抵抗CAV-1和CAV-2的感染,且CAV-2弱毒苗克服了CAV-1弱毒苗的所有缺点,因此目前世界上用于犬腺病毒...
  • 风疹病毒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其E1区基因的序列分析

    风疹病毒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其E1区基因的序列分析

    王燕[1]2001年在《风疹病毒流行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其E1区基因的序列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风疹病毒(Rubellavirus,RV)是能引起新生儿先天缺陷的病毒之一,属于披膜病毒科风疹病毒属。人是唯一感染宿主。人群对风疹病毒普遍易感。病毒经呼吸道传播,引起儿童或成人的风疹。最大危害是孕妇在妊娠头4个月...
  •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疆分离株S1基因分子克隆及其重组鸡痘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疆分离株S1基因分子克隆及其重组鸡痘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

    王玮[1]2001年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新疆分离株S1基因分子克隆及其重组鸡痘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为研究新疆IBV的分子流行病学的背景及遗传背景,发展有效地新型的疫苗,我们从新疆乌鲁木齐市爆发传染性支管炎的鸡群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通过电镜观察、动物回归实验及血凝特性研究等实验确定为鸡传...
  • 家蚕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分析

    家蚕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分析

    刘运强[1]2001年在《家蚕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线粒体基因组作为一种核外遗传系统,具有小型性,自主性和多态性等特点。有关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将有利于研究诸如基因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的时空调控、核质互作、分子进化规律、物种的起源与分化以及线粒体的起源等生物学重要课题。家蚕是具有重...
  • 三倍体毛白杨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研究

    三倍体毛白杨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研究

    朱红斌,魏晓兰,陈晓妮,蔡国军,刘鸿源[1]2002年在《叁倍体毛白杨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的建立》文中提出通过对叁倍体毛白杨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试验,采用增殖与生根同步进行的方法快繁,其年增殖次数可达8次,繁殖系数为5,培养出的组培苗质量好,移栽成活率高,而且可以降低苗木的生产成本,同时达到工厂化生产指标...
  • 鱼类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测方法的研究

    鱼类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测方法的研究

    饶静静[1]2007年在《嗜水气单胞菌和迟钝爱德华氏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文中认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和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tarda)是多种水产动物的主要致病菌,还是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病原菌。研究表明,嗜水气单胞菌可引起人的急性胃...
  • 大鼠肝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大鼠肝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郭永清[1]2002年在《大鼠肝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氨甲酰磷酸合成酶Ⅰ(carbamylphosphatesynthetaseⅠ,CPSⅠ)是尿素循环中的起始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线粒体中,它的基因表达特点有明显的肝组织特异性和发育阶段性,与肝细胞的分化有密...
  • 我国三个膳食结构不同的人群血尿氨基酸水平与血压的关系

    我国三个膳食结构不同的人群血尿氨基酸水平与血压的关系

    张新华[1]1990年在《我国三个膳食结构不同的人群血尿氨基酸水平与血压的关系》文中提出在已知的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的外环境因素中,多数与膳食因素有关,除高钠、低钙、高饱和脂肪酸及高热量引起的肥胖与血压的关系外人们也从动物实验和现场流行病学的角度研究了膳食中蛋白质的量和质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的关系。为进...
  • 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肌肉运动终板退变及再生的临床、实验研究

    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肌肉运动终板退变及再生的临床、实验研究

    殷琦[1]1991年在《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肌肉运动终板退变及再生的临床、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由来已久,国内外学者已公认,早期修复神经能产生最佳效果。在早期修复时机中,对于一期修复神经还是留待二期修复神经,何者能获得更优效果仍是争论的课题。著名的奥地利神经学专家Millesi曾于...
  • 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不同种群的形态差异和遗传变异的研究

    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不同种群的形态差异和遗传变异的研究

    程亚欣[1]2016年在《基于线粒体控制区和细胞色素B基因的江豚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文中认为江豚(Neophocaenasp.)主要分布于印度和西太平洋沿岸狭长的浅水区,从波斯湾到大多数印度-马来西亚(Indo-Malay)地区的沿岸海洋,向北经过中国海域到日本和韩国南部。本研究对窄脊江豚...
  • 溶酶体保护蛋白的基因突变及其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

    溶酶体保护蛋白的基因突变及其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

    周小燕[1]1993年在《溶酶体保护蛋白的基因突变及其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半乳糖苷唾液酸贮积症(galactosialidosis),简称GS病,是一种溶酶体贮积症,是由于保护蛋白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此病的临床表现具有高度的异质性。以往没有弄清楚该病的基因突变。鉴定和分析不同...
  • 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开花后光周期反应的研究

    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开花后光周期反应的研究

    费志宏[1]2009年在《中国大豆不同生态类型光温效应的比较及GmFT基因表达分析》文中提出大豆是喜温短日作物,短日照和高温促进大豆的生长发育,光周期和温度对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为明确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品种光周期效应、温度效应和光温互作效应,进一步揭示光周期和温度对不同类型大豆生长...
  • 鱼抗冷冻多肽的分子结构和抗冻机理

    鱼抗冷冻多肽的分子结构和抗冻机理

    李前忠[1]1994年在《鱼抗冷冻多肽的分子结构和抗冻机理》文中指出许多生物体能够在较冷的环境中生存,也就是说它们有抗冷冻能力。而不同的生物体其抗冻能力也不一样。在南北两极和亚极地带,冬季海水温度可低于-1.9℃,然而多数鱼类(包括海水鱼和淡水鱼)的血液在-0.6℃时便开始冻结,使鱼致死。因此,有些...
  • 北京鸭载脂蛋白apoA-I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北京鸭载脂蛋白apoA-I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吕新跃[1]1997年在《北京鸭载脂蛋白AI、树鼩载脂蛋白AI、CI三个cDNA的克隆、测序及组织分布》文中研究说明载脂蛋白AI(apoAI)是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中的主要蛋白质,约占HDL蛋白组份的70%。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血浆中HDL和apoAI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呈明显负相关。apoAI参...
  • HIV-1感染的PCR定量方法研究及HIV核心蛋白基因的结构分析和克隆

    HIV-1感染的PCR定量方法研究及HIV核心蛋白基因的结构分析和克隆

    范雪莉[1]1996年在《HIV-1感染的PCR定量方法研究及HIV核心蛋白基因的结构分析和克隆》文中研究表明艾滋病的致病机理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基因组的高度变异,耐药毒株的出现,给该病的治疗带来极大困难。截止目前为止,所有治疗手段的效果均不能令人满意。为客观地评价药物的治疗反应,探讨其致病...
  • 肿瘤相关寡糖的合成及其研究

    肿瘤相关寡糖的合成及其研究

    闫俊[1]2013年在《化学酶法合成氟代Thomsen-Friedenreich(T)抗原及其唾液酸化衍生物》文中认为细胞表面过度表达肿瘤相关糖抗原(tumor-associatedcarbohydrateantigens,TACAs)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近二十年来,基于TACAs而进...
  • MLC_2-糜酶融合基因克隆、细胞表达及转基因小鼠的产生

    MLC_2-糜酶融合基因克隆、细胞表达及转基因小鼠的产生

    何泉[1]1997年在《MLC_2-糜酶融合基因克隆、细胞表达及转基因小鼠的产生》文中研究指明糜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它能高效特异地将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已报道体外实验观察到在人心脏左心室中75%以上的血管紧张素Ⅱ形成酶活性不能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而能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