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糖尿病发病中的意义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糖尿病发病中的意义

    王艳[1]2001年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糖尿病发病中的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大鼠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TZ单剂(65mg/kg)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并设正常对照组。定期观察血糖、血脂、血肌酐、转化生长因子-β(...
  • 甲状旁腺激素的促成骨作用研究

    甲状旁腺激素的促成骨作用研究

    张克勤[1]2001年在《甲状旁腺激素的促成骨作用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抗骨质疏松药物主要是骨吸收抑制剂,它们升高骨量的作用十分有限。甲状旁腺激素(PTH)及其某些片段已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促成骨药之一。以往该方面的动物实验大多是用3月龄甚至更年幼的大鼠为实验对象,为了探讨间歇性注射PTH对壮年大鼠去卵巢...
  • 2型DM动脉粥样硬化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2型DM动脉粥样硬化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罗苏生,倪海祥,范骏,邵国民[1]2001年在《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内皮素、肿瘤坏死因子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观察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与2型糖尿病(DM)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2)了解血浆内皮素(E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
  • 糖基化终产物对内皮细胞RAGE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的探讨

    糖基化终产物对内皮细胞RAGE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的探讨

    张建伟[1]2001年在《糖基化终产物对内皮细胞RAGE基因转录调控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的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的主要致残和致死原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危及生命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危险性较常人增加3~4倍,有70%~80%...
  • 环境次声测量及次声对小鼠海马部分生物学效应实验研究

    环境次声测量及次声对小鼠海马部分生物学效应实验研究

    牟翔[1]2001年在《环境次声测量及次声对小鼠海马部分生物学效应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次声(Infrasound,IS)的性质及其生物学效应问题首先是由法国学者Gavreau于1966年提出的,振动频率范围低于20Hz的声即次声,其频率范围为0.0001Hz至20Hz。自然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可以引...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克隆、表达以及功能研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基因克隆、表达以及功能研究

    胡健[1]2012年在《大菱鲆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结合蛋白基因克隆及表达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us)为我国北方沿海主要养殖品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文以人工养殖大菱鲆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方法,对IGF信号系统相关基因IGF-2,IGFBP-1,...
  • 瘦素与糖耐量低减及2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

    瘦素与糖耐量低减及2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

    覃忠[1]2001年在《瘦素与糖耐量低减及2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人血清瘦素水平与肥胖指数、血糖、胰岛素、血脂的关系,探讨2型糖尿病的预防途径。方法测定180例对象(2型DM40例,IGT100例,NGT40例;男88例,女92例)的空腹血清瘦素水平、血糖、胰岛素、血脂,并做OGT...
  • 维生素A缺乏对大鼠脑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维生素A缺乏对大鼠脑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陈丽娜[1]2001年在《维生素A缺乏对大鼠脑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维生素A缺乏(VAD)对胚胎期脑发育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9只,随机分为叁组:重度维生素A缺乏组(SVAD)、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组(MVAD)、正常对照组(Control...
  • 对氧磷酶2基因C311S多态性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对氧磷酶2基因C311S多态性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

    王晓艺[1]2001年在《对氧磷酶2基因C311S多态性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文中提出目的: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常常伴有脂质代谢的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并导致多种血管并发症。近年来研究发现对氧磷酶1(paraoxonasel,PON1),可减少LDL的过氧...
  • 微量元素硒对试验性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机制的探讨

    微量元素硒对试验性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机制的探讨

    陈小萍[1]2001年在《微量元素硒对试验性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机制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糖尿病(DM)尤其是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及糖耐量异常(IGT)的发生率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呈不断升高的趋势,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在对其病机的探讨中,氧化应激(Oxidativestress)越来越受...
  • 糖尿病大鼠脑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血清NO的变化

    糖尿病大鼠脑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血清NO的变化

    梁一鸣[1]2001年在《糖尿病大鼠脑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血清NO的变化》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链脲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脑部分核团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以及血糖、血清NO含量变化,探讨NO在糖尿病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
  • 糖尿病大鼠模型中枢生长抑素表达的观察研究

    糖尿病大鼠模型中枢生长抑素表达的观察研究

    张晓明[1]2001年在《糖尿病大鼠模型中枢生长抑素表达的观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目前国内外对实验性糖尿病脑病的研究,多停留在脑血流、代谢水平等方面,对糖尿病影响脑组织,并最终导致慢性糖尿病性脑病的机制研究较少。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为阐述这一机制提供了可能,国内外学者通过检测神经递质在脑组...
  • 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苏慧[1]2001年在《脂蛋白脂酶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及冠心病的关系研究》文中指出大量遗传学研究表明,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是由多个遗传因子和环境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已确定了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等,但...
  • 动态血压检测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

    动态血压检测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

    姚金亚[1]2017年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左室质量指数、心踝血管指数与动态脉压指数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血清胱抑素C(CysC)是近年来发现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它不但能够反映老年高血压病早期肾脏损害,并且也能早期预测到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左室肥厚是老年高血...
  • 类风湿关节炎的某些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的某些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

    沈冲[1]2001年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某些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皖籍汉族人抗原肽处理相关运载体(TAP)等位基因多态性及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低渗溶血法提取人血白细胞中的DNA,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其中叁个位点的引物采用...
  • 高脂血症患者脂蛋白脂酶基因异常的初步研究

    高脂血症患者脂蛋白脂酶基因异常的初步研究

    杨中汉,赵迎社,冯建生[1]2001年在《高脂血症患者脂蛋白脂酶基因异常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脂蛋白脂酶(LPL)是脂代谢的关键酶,是脂肪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乳腺细胞、巨嗜细胞等实质细胞台成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60KD,含3~8%的糖,存在于血清中.LPL基因长为30kb,位于8号染色体...
  • 雷公藤内酯醇对SLE病人淋巴细胞增殖及B细胞表达B7分子的影响

    雷公藤内酯醇对SLE病人淋巴细胞增殖及B细胞表达B7分子的影响

    张堂德,徐瑞宏,詹青松[1]2002年在《雷公藤内酯醇对SLE病人淋巴细胞增殖及B细胞表达B7分子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SLE病人外周血B细胞表达CD86和CD80的阳性率,研究SLEB细胞在共刺激信号途径方面的异常;通过在体外培养体系中加入的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
  • OSAS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因子IL-2、IL-6关系的研究

    OSAS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因子IL-2、IL-6关系的研究

    郭彦红[1]2001年在《OSAS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因子IL-2、IL-6关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观察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血清游离叁碘甲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研究OSAS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2.观察...
  • Graves眼病放射治疗临床分析

    Graves眼病放射治疗临床分析

    曲宝林,王迎选,徐寿平[1]2007年在《Graves眼病放射治疗121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Graves眼病放射治疗后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1990年~2005年121例Graves眼病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46例,年龄17~68岁,中位年龄42.2岁。双眼发病者为92例,单眼...
  • 糖尿病树鼩早期肝损害中TGF-β1的意义

    糖尿病树鼩早期肝损害中TGF-β1的意义

    哈迪[1]2001年在《糖尿病树鼩早期肝损害中TGF-β_1的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TGF-β_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_1)与糖尿病性肝病(Diabetichepatopathy,DH)的作用。方法将39只树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用酸化生理盐水静脉(P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