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学分型和基因分型的研究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学分型和基因分型的研究

    陈凡[1]2004年在《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学分型和基因分型的研究》文中指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是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感染猪出现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等3种临床症状,造成急性死亡或生长缓慢,耐过猪成为未免疫猪群发生感染的传染源,给世界养猪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本病原共有15种血清型,分别属于生物Ⅰ型...
  • 猪圆环病毒Ⅱ型 ORF3、ORF4、ORF5编码产物的体外表达

    猪圆环病毒Ⅱ型 ORF3、ORF4、ORF5编码产物的体外表达

    元永平[1]2008年在《猪圆环病毒Ⅱ型Cap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猪圆环病毒(Porcinecircovirus)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它有两个血清型:PCV1和PCV2。PCV1广泛存在于猪体内和猪源传代细胞系,无致病性;PCV2不仅可以感染猪引起原发性的断奶仔猪多系统衰...
  • 拟态弧菌毒素共调菌毛的检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拟态弧菌毒素共调菌毛的检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胡守奎[1]2004年在《拟态弧菌毒素共调菌毛的检测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拟态弧菌(Vibriomimicus)是弧菌属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广泛分布于自然水域和水产动物体内。当水质恶化或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拟态弧菌大量生长繁殖产生多种毒力因子,不仅能引起鱼类、甲壳类等水产动物严重的弧菌病[1~4...
  • 艾滋病重组表位疫苗的设计原理与制备技术研究

    艾滋病重组表位疫苗的设计原理与制备技术研究

    刘祖强[1]2004年在《艾滋病重组表位疫苗的设计原理与制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艾滋病的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与经济发展。引起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终止HIV感染和艾滋病的流行急需有效的艾滋病疫苗。Chen等提出了利用表位疫苗对付HIV感染和变异的新战略。本论文工作主要...
  • 丙型肝炎病毒HVR1合成肽抗原活性的研究及丙型肝炎Th1/Th2免疫应答的初步探讨

    丙型肝炎病毒HVR1合成肽抗原活性的研究及丙型肝炎Th1/Th2免疫应答的初步探讨

    董漪[1]2004年在《丙型肝炎病毒HVR1合成肽抗原活性的研究及丙型肝炎Th1/Th2免疫应答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全世界约有超过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50%以上的感染者转为慢性。其中又有大约20%的慢性患者在20-30年中发展成肝硬变、肝细胞癌。在大部分的器官移植中心,HCV的...
  • 体外γ干扰素检测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及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体外γ干扰素检测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及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谢莉[1]2004年在《体外γ干扰素检测在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及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作为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诊断方法应用近一个世纪,但该方法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及结核病的诊断时则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近年来,体外γ干扰素(IFN-γ)检测方法对于L...
  •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学诊断方法研究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学诊断方法研究

    梁艳[1]2004年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原学诊断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探讨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检测和特异性抗体检测的诊断意义和价值。对血清学方法(间接ELISA法和双抗原夹心ELISA法)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特异性抗体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同时研究了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
  • 间接ELISA检测新型鸭瘟抗体和IFA检测新型鸭瘟病毒的研究

    间接ELISA检测新型鸭瘟抗体和IFA检测新型鸭瘟病毒的研究

    郑福英[1]2004年在《间接ELISA检测新型鸭瘟抗体和IFA检测新型鸭瘟病毒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对新型鸭瘟病毒(暂定名)的提纯方法,检测新型鸭瘟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对病毒抗原进行定位的间接免疫荧光法,不同继代代次的鸭胚尿囊液对鸭的致病力与抗原检出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确定了...
  • 基因芯片检测转基因植物方法学的建立

    基因芯片检测转基因植物方法学的建立

    高秀丽[1]2004年在《基因芯片检测转基因植物方法学的建立》文中指出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机遇。通过生物技术可使品种改良如产量增加、品质提高、抗性(抗虫、抗旱、抗病、抗逆)增强等,但200多年来的工业文明告诉人类,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类带来无限益处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 羊附红细胞体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PCR和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羊附红细胞体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PCR和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杨鹏华[1]2004年在《羊附红细胞体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PCR和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研究指明为了研究附红细胞体在体外生长变化的规律,为附红细胞体的体外培养提供依据,在羊附红细胞体感染的血液中分别加入叁种抗凝剂,试找出对羊附红细胞体(Epervthrozoonovis)体外生长影响最大的一种...
  • 猪细小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

    猪细小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

    孙黎[1]2011年在《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文中指出猪细小病毒(Porcineparvovirus,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virus,PR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covirustype2,PCV-2)是...
  • 6种疱疹类病毒特异性酶切图谱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6种疱疹类病毒特异性酶切图谱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董关萍[1]2003年在《6种疱疹类病毒特异性酶切图谱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疱疹病毒属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单纯疱疹病毒Ⅰ型与Ⅱ型(HSVⅠ/Ⅱ)、爱泼斯坦-马尔病毒(EBV)、人巨细胞病毒(CM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和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这6种病毒,它们是免疫功能低下者临床...
  • 1型糖尿病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研究

    1型糖尿病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研究

    刘煜[1]2003年在《1型糖尿病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检测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自身抗体水平、趋化因子受体CCR5、CCR2的基因多态性,以及趋化因子受体CCR5、ECR3在1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研究这些检测指标对1型糖尿病早期预报和早期诊断的...
  • 重组腺病毒H101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实验研究

    重组腺病毒H101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实验研究

    陈灵华[1]2003年在《重组腺病毒H101对肝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尽管近年来肝癌的外科治疗获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但对晚期肝癌及术后广泛复发和转移的患者仍无满意的手术方式。肝癌的非手术治疗主要有化疗、放疗、免疫治疗、中医...
  •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分子标记的建立及其应用

    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ta分子标记的建立及其应用

    高利军,高汉亮,颜群,周萌,周维永[1]2010年在《4个抗稻瘟病基因分子标记的建立及在水稻亲本中的分布》文中认为建立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对于培育抗稻瘟病水稻品种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抗稻瘟病基因Pi9、Pi2、Pi5和Pita基因序列与日本晴等位基因的序列差异,建立4个基因的共显性分子标记M-P...
  •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分泌—排泄物的比较研究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分泌—排泄物的比较研究

    董娜[1]2003年在《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分泌—排泄物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松树萎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引起的松属树种上的一种毁灭性的病害。目前,该病在日本、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都有分布,但危害程度不一。其中,中国和日本受害最严重。它不仅给林业...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的高效可溶性表达和检测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的高效可溶性表达和检测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王俊,代军飞,马炳,丁耀忠,欧云文[1]2018年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衣壳蛋白的原核可溶性表达和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文中研究表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virus,PRRSV)的核衣壳蛋白N是...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结构蛋白抗原表位的分析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结构蛋白抗原表位的分析

    周艳君[1]2005年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的鉴定》文中认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PRRS)是一种以妊娠母猪繁殖失败和仔猪出现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由于PRRSV以侵害免疫系...
  • 中下焦俞募穴与相应脏腑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

    中下焦俞募穴与相应脏腑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

    童晨光[1]2003年在《中下焦俞募穴与相应脏腑特异性联系通路的荧光双标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课题采用荧光素双标记法研究中下焦俞募穴与相应脏腑的形态学联系通路。研究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查阅整理发现:(1)经络功能的整体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其结构的复杂性,经络的功能绝不是某种单一...
  • GFE-1多肽与新型肿瘤坏死因子融合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组织分布研究

    GFE-1多肽与新型肿瘤坏死因子融合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组织分布研究

    张映[1]2003年在《GFE-1多肽与新型肿瘤坏死因子融合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组织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肿瘤坏死因子(humantumornecrosisfactor,hTNF)是由激活的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其最显着的活性特征是可以在体内或体外特异性的杀伤多种肿瘤细胞。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