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GF-β1的检测和慢性移植物失功的关系

    TGF-β1的检测和慢性移植物失功的关系

    肖龙[1]2004年在《TGF-β_1的检测和慢性移植物失功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移植肾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表达与慢性移植物失功的关系,探讨TGF-β1作为预测慢性移植物失功(lategraftloss)的生物学指标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在分子水平上定量检测亲属...
  • 部分高危人群艾滋病、梅毒、肝炎感染及艾滋病认知情况调查研究

    部分高危人群艾滋病、梅毒、肝炎感染及艾滋病认知情况调查研究

    朱宏斌[1]2004年在《部分高危人群艾滋病、梅毒、肝炎感染及艾滋病认知情况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①获取马鞍山市吸毒者、性病门诊患者、孕妇、有偿供血者艾滋病、梅毒、丙肝、乙肝感染现状。②了解上述人群及马鞍山市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为在上述人群中开展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①采用哨点...
  • 鸭肝炎病毒的分离与检测

    鸭肝炎病毒的分离与检测

    韩永俊[1]2007年在《鸭肝炎病毒的分离鉴定及ELISA检测抗原、抗体方法的建立》文中认为鸭病毒性肝炎(Duckvirushepatitis,DVH)是6周龄以下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高度致死性的烈性传染病,病原为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virus,DHV)。该病在国内雏鸭群中频频...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异质性与临床关系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异质性与临床关系

    胡盈莹[1]2003年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异质性与临床关系》文中认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个高度变异的病毒,产生了不同的基因型(genotype)、血清型(serotype)和准种(quasispecies)等基因序列异质性的特点。HBV的基因异质性和临床的关系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目的:首次...
  • 肝纤维化不同病理分期舌色变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肝纤维化不同病理分期舌色变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刘新华[1]2003年在《肝纤维化不同病理分期舌色变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舌诊是中医诊法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辨证论治中有重要意义。故探索中医舌诊的实质及科学性,成为临床及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本课题从舌血流灌注量、血流变等角度,对舌色变化和肝纤维化不同病理分期之间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早...
  • 人源性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HBs)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

    人源性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HBs)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

    秦琴[1]2003年在《人源性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抗HBs)噬菌体单链抗体库的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构建人源性噬菌体单链抗体库,以筛选人源性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HBs)的基因工程抗体。方法(1)抽取注射过乙肝疫苗并产生抗HBs抗体的正常人外周血,分离淋巴细胞,提取细胞总RNA(2)以Oligo...
  • 慢性乙肝与重型乙肝患者病毒前C基因/C启动子变异情况比较

    慢性乙肝与重型乙肝患者病毒前C基因/C启动子变异情况比较

    郑宇[1]2002年在《慢性乙肝与重型乙肝患者病毒前C基因/C启动子变异情况比较》文中提出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主要包括四个开放读码框架(ORF),分别为S区、C区、P区和X区,其中C区编码HBcAg及HBeAg,其调控序列位于前C区及C基因启动子(CP),是HBV变异研究的热点。现已发现,前...
  • 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脏病理损伤及纤维化机制的研究

    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脏病理损伤及纤维化机制的研究

    刘旺霞[1]2002年在《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脏病理损伤及纤维化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危害中年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肝病之一,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临床诊断标准,国人AIH的的临床病理特征尚待明确,AIH肝脏免疫病理损伤及纤维化机制尚不清楚。本课题研究国际AIH诊断评分...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影响

    费新红,吴彤,赵艳丽,殷宇明,王静波[1]2011年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评价》文中提出目的:对伴有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allo-HSCT患者45例,均为HBV感...
  • NO在内毒素诱发肝硬化大鼠肝衰竭发生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NO在内毒素诱发肝硬化大鼠肝衰竭发生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李艳娇[1]2002年在《NO在内毒素诱发肝硬化大鼠肝衰竭发生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肝硬化大鼠在内毒素诱发肝衰竭中NO对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NO在肝衰竭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_4)结合饮食因素的方法复制肝硬化动物模型。肝衰竭由腹腔内注射脂多...
  • 新型肝炎相关病毒(HGV和TTV)的实验研究

    新型肝炎相关病毒(HGV和TTV)的实验研究

    任浩[1]2001年在《新型肝炎相关病毒(HGV和TTV)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庚型肝炎病毒(HGV)和输血传播性病毒(TTV)是分别于1995和1997年鉴定的新型肝炎相关病毒。HGV为黄病毒家族中的单正链RNA病毒,全长约9.4Kb,从5′到3′依次编码5′-NCR、C、E1、E2、NS2、NS3...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

    吴心悦[1]1998年在《HBV感染者肝细胞凋亡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双染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用原位末端标记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8例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凋亡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表达状况进行了研究,以探讨乙型肝炎肝细胞凋亡与病毒感染的关系。结果发现8例乙肝患者肝组织中均可检出凋亡细胞,阳性信号位...
  •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突变体抑制病毒颗粒包装的实验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蛋白突变体抑制病毒颗粒包装的实验研究

    邓益斌[1]2009年在《针对HBVS基因反义锁核酸对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鼠抗病毒疗效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也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仅乙肝病毒携带者就达1.3亿之多。目前尚无特效药。传统中草药因药理机制不十分明确,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临床常用的干扰素、拉米夫啶等药物的专一性又不高,...
  • IL-18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IL-18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吴亚斌,龚作炯,杨丽华[1]2003年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0、IL-12、IL-18和IFN-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过程中细胞因子IL10、IL12、IL18和IFNγ血清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5例健康人均于清晨...
  • 乙型肝炎病毒体外游离复制模型的建立和药效学应用

    乙型肝炎病毒体外游离复制模型的建立和药效学应用

    陈宗艳[1]2008年在《DHBV侵染规律和preS蛋白原核表达及在评价抗人类乙肝新药的应用》文中指出鸭乙型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BVirus,DHBV)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同属嗜肝DNA病毒科,这类病毒的特征是有强的嗜肝细胞特性,在病毒形态、基因组...
  •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在花生中的转化及免疫原性研究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在花生中的转化及免疫原性研究

    陈红岩,张军,高毅,杜海莲,马英[1]2002年在《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在花生中的遗传转化及免疫原性检测》文中提出首次用花生半胚作为外植体,与农杆菌EHA105(含质粒p1301HBs)共培养5d,再生培养基中通过加入潮霉素进行抗性筛选,得到抗潮霉素的芽,经芽的伸长、诱导生根获得转化植株。经PCR、...
  • 抗肝炎新药SY-801的抗肝炎病毒、抗肝癌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抗肝炎新药SY-801的抗肝炎病毒、抗肝癌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李鹏飞[1]1995年在《抗肝炎新药SY-801的抗肝炎病毒、抗肝癌作用及其机理研究》文中认为SY-801为我所研制的一种抗肝炎新药,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及抗癌活性,且毒性甚低。为了对SY-801的药理作用有更深入更广泛的认识,本文对SY-801抗肝炎病毒和抗肝癌活性作进一步的研究,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