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鬼神观论文

《中庸》之鬼神观论文

《中庸》之鬼神观

张梦琦

(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 《中庸》在儒家学说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儒家经典之一。《中庸》第十六章以叙述鬼神来类比中庸之道,从鬼神的角度重新阐明中道的特点。以一种“阙疑”状态的事物比喻儒家至高无上的德,其用意有二:一是从传统文化的实用性出发,以鬼神来宣扬儒家的道德修养观念;二是从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出发,从百姓更易接受的角度来“传道”。

[关键词] 中庸;鬼神;实用主义;因材施教

一、鬼神观与《中庸》

《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鬼神:“鬼”为人所归,古者谓死人为归人。“神”,引出万物者也。[1]从字形上看,“鬼”“神”二字皆由“田”字发展而来,鬼只能向下、向阴间走,于是“田”发展为“鬼”,即归,即万事万物所归的原点、本初。“神”孕育出天地万物,是为天地间沟通的引线,于是“田”字发展为“申”,是万事万物发展壮大的终极,具有人格神的内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该举措旨在通过互联网提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并提质增效,现如今已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即从“互联网+”的角度分析飞机数据库的发展方向。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作品。《中庸》全文不过3544个字,篇幅如此短小,但其文辞之优美、思想之深邃,无不令人叹服。其中第十六章,也是本文着重论述的一章: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揜,如此夫。”[2]25

《中庸》只此一章谈及鬼神,甫一谈及就以之喻中道,似不符儒家一贯的入世求实作风。但若结合中国古代的鬼神观来看,这一不符求实作风的行为恰恰是致力求实的体现。

二、《中庸》之鬼神观之于传统文化的实用性

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及满意就业,是教育领域重要的民生工程[1],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卫生类高职院校招生规模普遍扩大,毕业生人数与社会需求逐渐产生矛盾。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复杂的社会竞争中,卫生类高职毕业生有着各种就业心态,这些就业心态成为毕业生就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对其就业目标的期望、定位与选择起到了支配作用,对其就业态度和行动产生了导向作用。本研究通过了解卫生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与差异,旨在为高校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俗话说:“爱子爱在心里。”然而,他爱子是爱在脸上的。有一次,我应邀在其老家作客,吃饭时,大人还没有动筷子,他的大儿子却大口大口地先吃起来,还说:“这是我要吃的,你们不能吃!”一点规矩都没有。然郑君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老大!客人在,你收敛些好吗!”饭后,我和郑君正在品茶谈天,突然,有一孩子哭着来告状,说是他额头上的乌青块是郑君的大儿子用砖头砸的。郑君连句安慰他的话都没有,却反问那个孩子:“他为什么砸你,而不砸别人呢?”这无疑是在默认、纵容其子的错误行为。

1.节约里程法又称节约算法或节约法,其基本原理是几何学中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其核心思想是将配送过程中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回路依次合并为一个回路,并使合并后的配送路径总距离减小的幅度最大,直到达到一辆车的装载限制时,再进行下一辆车的优化。目前“节约里程法”成为广泛使用的配送规划近似算法。

中国的传统文化都具有很强的实用主义,鬼神观亦是如此,它的指向就是通过对鬼神的畏敬而达到对万事万物的至诚。

第一句“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2]是总起,表达鬼神对道德作用的总结性概述。这章从一开始就讲鬼神对于“为德”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据鬼神阴阳一说来看,阴阳交替孕育了世间万物,《礼记·郊特牲》:“鬼神,阴阳也。”[3]《周易》:“一阴一阳之谓道。”[4]万物生于阴阳故而含于阴阳,鬼神生于阴阳之气,气为万物之本,无处不在。当虚幻的鬼神被具象化为“气”,作为一种真实存在的事物而被认识、理解和接受的时候,它亦被赋予了同“气”一样无处不在的特性,并对人们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这种影响了人们几千年的思维方式,一直到现代文明社会,依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例如我们现在仍会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从这个角度来说,鬼神观对现代社会,依然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也依然实用,自不必说在崇敬鬼神的中国古代社会了。人们由对鬼神的畏产生对万物的敬,并由敬产生对内心的诚,进而引导人们以“义”,做应该做的事情,从而构成了德。这便是鬼神观对道德修养的实际意义。

《论语》中还有很多言论体现了孔子对于鬼神的态度。如“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丘之祷,久矣”[5]178都表明了儒家关注现实人生、积极入世的态度,以及崇尚中庸、理性的思维方式。对于鬼神则是敬而不慢,远而不迷,在此却用“敬而远之”的鬼神来类比至德“中庸”,其是否儒家的本意?

第五句引用《诗经》讲人对鬼神的态度,主要体现在思考方式上。格,至也。所谓格思,即以自己的思想精神去体悟鬼神之不可知,这是最高一级的思考方式。度,即揣摩,度思就是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常规思考。射,即猜测,“射思”就是根据自己的想象毫无根据地进行猜想。很少有人能够正确思考鬼神,对此我们应该如何做呢?接下来就引出了“诚”。

接下来的两句“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与第四句“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2],都是对鬼神高度抽象属性的描述,因为不知鬼神何时会降临,所以时时处处都应保持内心的诚明。就像孔子所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5]12心中敬畏,才能追寻中道。鬼神的这种特性,使其震慑力进一步加强。

最后一句讲鬼神在人的道德修养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揜,覆也。鬼神是细微的,细微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有靠内心的诚才能显示出来,而诚是遮盖不住的。通过鬼神无处不在的特性,使人们对于未知的、细微的事物保持敬畏,即“慎独”。

以鬼神来类比中道,有其合理性。上文已经说过,中道与鬼神一样,具有神秘莫测、不可把握的特点。《论语》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2]这句话与《中庸》此章很相似。这样看来“鬼神”完全替代了“中庸”。中庸之德为民德,是以人为基础的德,也是重民思想的一种体现。而鬼神本身是无所谓“德”的,鬼神之德被人赋予了道德的规定,只是人为了表达抽象的“德”的一个载体。

三、《中庸》之鬼神观于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纵观《中庸》三十三章,这是唯一讲到鬼神的章节。但《中庸》在此也仅仅是点到为止。从根本来看,儒家鬼神观中的鬼神,是儒家宣扬道德修养的工具,具有极强的实用意义。

第三句是讲鬼神对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敬畏上,亦即是“诚”。祭祀是古代沟连天人的一项重大活动,孔子曰“事死如事生”、“慎终追远”[2],人们通过祭祀,把人们的精神与人们生而有之的天赋,以及人们应当去做的事情联系在一起。仪式的举行与内心的敬畏是互为唇齿的,心中诚明,自然斋明盛服以敬鬼神。同时,斋明盛服具有很强的仪式感,当我们身处隆重而肃穆的祭祀场合中,会不由自主地被这种气氛所感化,之后自然也就心中诚明。

笔者认为,春秋时期,天命鬼神思想虽然已有所削弱,重民思想壮大,但这更多的是对于统治阶级以及知识分子而言,普通的民众不一定能达到这种高度,他们无法理解超出自己的掌控范围内的东西,仍然将自己解释不了的现象归因于鬼神。荀子《礼论》篇中讲到“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6]认为百姓愚昧才相信鬼神,君子则更关注人本身。这一思想正是当时教育资源不均衡的体现,有知识有修养的君子相信“人定胜天”,无知识储备的百姓仍逃不脱“天命”的桎梏,所以在民间,鬼神思想仍然盛行。

古时教育大多“学在官府”,知识资源被垄断,普通百姓没有机会接触知识,既没有物质基础,又缺乏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加之劳动力短缺,上学无异于难上加难。所以孔子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如“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5]266孔子在对学生有着深切理解的基础上,根据他们不同的资质,不同的性格,给予不同的建议,目的是为了让他们能够理解什么是应该做的。而《中庸》正是教化百姓如何通往“诚”的方法论,其中很多篇章也都根据不同的人提供了不同的方法,如对于德应该怎么做,既有“圣人之行”、“君子之行”,亦有“夫妇之行”。[2]22直接跟百姓讲抽象的中道的功能与性质,必然难以被接受,所以此处以人人都熟悉的鬼神来类比中道,以浅喻深,才能真正推广中庸之道。

此章借鬼神谈中道,更能使人明白中道究竟为何。中道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看似无法把握,但通过做事符合中道,中道就看得见了,靠的是真诚。它不取决于外在的行为,而是内在的心在主持、支配这一行为。强化自我意识,相信中道的存在,而后才有真实的存在。

总之,旧路升级改造工程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旧路改建工程在前期设计阶段若考虑不全面,方案选取不当,势必造成严重浪费,极易发生工程质量问题,不仅影响使用工程缩短寿命,严重时还会给行车带来安全隐患。在项目设计方案前,应综合考虑公路网络规划及当地相关部门意见,根据技术规范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利用好旧路,保证达到工程质量,达到控制用地规模,节省工程建设成本目的。

四、结语

本文从两方面对《中庸》的鬼神观做了梳理,认为以鬼神喻中道之原因主要体现在传统文化的实用性、因材施教的教学观两个方面。因其实用性,可以使中道得到广泛流传,因其教学观,可以使中道有更广阔的受众,究其根本,都是为儒家理论得以立足而服务。于此可见教化“润物细无声”的功用,比武力军事更易使人接受,也更能长久流传。

[参 考 文 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书店,2011:1457.

[2][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1456.

[4]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381.

[5]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15.

[6]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275.

[作者简介] 张梦琦(1995-),女,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B2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5823( 2019) 04- 0026- 02

[收稿日期] 2019- 01- 20

[责任编辑:白彩霞]

标签:;  ;  ;  ;  ;  

《中庸》之鬼神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