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举一反三论文_石恒艳

见微知著,举一反三论文_石恒艳

——微课在中学语文小说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石恒艳 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中学 730046

摘 要:微课发端于微博,是一种倾向于碎片化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作为数字时代的一种新型课程表现形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个学科中。高中语文教学中小说鉴赏模块,可以充分利用微课内容广、容量小、目标明确的特点,见微知著、举一反三地开展教学。本文主要以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和必修五两个单元的小说鉴赏为例,结合自己的实践,为高中语文小说鉴赏教学提供了借鉴或启示。

关键词:微课 小说鉴赏 运用 自主学习 有效教学

长期以来,高中语文小说鉴赏课堂教学现状存在严重的低效现象。造成小说鉴赏课堂低效的原因有多方面,小说自身篇幅长、容量大、知识杂的特点是主要原因。对于小说的教学,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所以教学中教师必须将繁杂的知识加以分解,把复杂的学习碎片化,分解到单元或课文。而微课可以辅助教师完成这个任务。《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必修课的“阅读与鉴赏”部分的课程目标分解为12个要点,其中与小说教学直接相关的只有一句话:“在阅读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各类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表现手法及相关背景材料。”这就需要教师对目标进行分解,依据小说的特征以及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采取定向定级分类的方式为不同小说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发现,新兴的微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小说鉴赏课堂教学低效的事实,因此我进行了小说鉴赏微课教学的相关尝试。

一、化整为零,变零为整,分解教学重难点

过去录制的大量“课堂实录”的视频资源,因其容量大而冗长,教师和学生都难以直接使用。微课则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制作出重点突出、时间短的教学视频。这样的“课例片段”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建设的反思和修正。另外,“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突出重点知识的教学,简化课堂教学环节,事半功倍。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我们以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性格特征,学习写人技巧为重点;学习《老人与海》,我们以小说场景为重点;学习《祝福》,我们以分析、理解祥林嫂的形象特征,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为重点来制作微课。这样,每一篇可以有一节微课,形成微课系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见微知著,举一反三,解决学生的疑难点

比如《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从情节到人物,再到环境,耗时近五个课时。反馈显示,学生对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的认识并不到位,而且也没有一个具体的切入点。因此我设计了一个讲授式PPT微课:通过分析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出场来把握人物的性格,学习写人的技巧,认识贾府。首先看《林黛玉进贾府》里的重要角色是如何登台亮相的。插入林黛玉进贾府视频片段,配林黛玉进贾府文字,明确黛玉一出场就用“听”和“见”来为我们铺陈贾府的环境和人物了。再插入诸葛亮出场视频片段,看诸葛亮与林黛玉的不同。学生自然明白,黛玉是直接出场,诸葛亮出场前,让他的朋友、岳父等人制造悬念。

三、结合考点,分类训练,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在新课改高考背景下,小说阅读仍然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高考题中文学文本类阅读主要还是小说阅读。2014年新课标《考试大纲》对小说鉴赏的规定:了解小说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根据这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我们可以对小说阅读的题型做个整理:理清情节结构的,分析人物形象的,分析环境作用的,分析构思特点的,鉴赏表达技巧的,概括小说主题。虽然我们已经培养了学生鉴赏小说的基本能力,但是学生遇到具体的题型有时候还是无从下手。我尝试根据考点和常见的题型,设计微课来解决学生的难题。设计PPT自动播放功能,然后转换成视频,比较适合鉴赏技巧的归纳整理,区别容易混淆的概念。还可以做成讲解式微课,由教师按照微课要求,按照模块化进行授课拍摄,比较适合训练高考例题的答题切入点、答题技巧以及答题模式。例如“小说鉴赏中的表达技巧”这一考点,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很琐碎,我将知识点分别加以总结、归纳后以PPT、视频的形式将知识点展示给学生。

总之,依照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研究落实好考点知识点,更好地引导学生记忆积累知识点,见微知著,举一反三,以点带面,逐步完善知识体系,更好地去迎接高考,是每一个高中教师的职责,也是我们探索研究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思考、多学习,以现代技术辅助传统教学,完成真正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胡铁生《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

[2]黎加厚 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0-12。

[3]焦建利 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04),13-14。

[4]李婉嘉 徐晶 微课开发与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3,(11),85-87。

[5]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论文作者:石恒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0月总第2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8

标签:;  ;  ;  ;  ;  ;  ;  ;  

见微知著,举一反三论文_石恒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