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论文_历艳芝 谭淑琴

设计者:黑龙江农垦宝泉岭管理局二九〇农场小学教师

点 评:黑龙江农垦宝泉岭管理局二九〇农场小学教师

课标要求及分析

《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第一学段中提出“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课程内容”中提出“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的要求。

本单元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是今后继续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等除法的重要基础。本单元主要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与计算和解决问题两部分内容。在课程实施中,要通过操作直观来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要通过观察、思考、对比、验证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和计算,为后续学习作好铺垫。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和计算;第二部分是解决问题。本节课所讲内容是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与按规律排列有关的问题。是学生在学习了有余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具体编排上,教材继续通过“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的正确吗?”等提示,使学生经历审读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寻找策略解决问题、回顾与反思等全过程,并通过呈现不同的思维水平、不同角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明白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我们更关心的不是所求得的商,而是余数。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和在例5中学习了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学习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周期性问题。二年级的学生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课中想完成由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就要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亲自去实验,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应该根据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使学生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本班学生已经进行了小组划分,有一定合作交流、展示的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求出排列在某一位置的图形。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有规律地排列”,会利用有余数的除法判断排在某一位置的图形的形状或颜色。

数学思考:通过画一画和算一算,使学生理解和发现,我们周围的事物有很多是有规律循环排列的。

问题解决: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循环排列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美的意识,感受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隐藏着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串珠等。

教学流程:

预案设计

一、复习

1.口算。

13÷4 45÷5 63÷8 40÷7

2.有26颗珠子,每5颗一组,可以分几组?还剩几颗?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

小明在串珠子,一个黄色珠子,两个粉色珠子,有规律的排列。第16颗什么颜色?

(点评:将例题中的小旗改成学生喜欢玩的串珠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知识。)

我们知道了什么?

(1)我们知道一颗黄两颗粉的排列规律。

(2)我们知道每组有3颗珠子。

(3)问题是第16颗什么颜色。

2.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方案。

3.小组汇报。

分析题意:从图中可以看出,珠子是按照黄粉粉的规律循环排列的,每3颗珠子为一组,要知道第16颗珠子是什么颜色,我们可以:(1)用珠子摆一摆,摆到第16颗。(2)这道题是看16里面有几个3,可以用除法计算。

列式:16÷3=5(组)……1(颗)

(1)明确算式中每个数字表示什么。

(2)余数是1,就说明第16颗珠子是下一组的第1颗,应该是黄色。

口答:第16面小旗是黄色的。

4.课件演示通过摆一摆证明第16颗是黄色的。

 

5.如果余数是2呢?

生:就是下一组第二颗,是粉色。

6.教师设疑:就只通过一道题就下结论,科学吗?

(点评:学生此刻心里也在犹豫,这样科学吗?教师再趁热打铁,提出需要进一步验证,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使同学们知道了,凡事不能急于下结论,要进一步验证。)

三、验证猜想

1.出示珠子图和以下四道小题,要球学生任选一道题,先画一画再算一算,进行验证。

(1)小丽也在玩这个游戏,你知道第她的16颗什么颜色吗?

(2)第17颗什么颜色?

(3)第18颗什么颜色?

(4)第19颗什么颜色?

2.生汇报

第16颗是第四组第一颗是蓝色。

第17颗是第四组第二颗是蓝色。

第18颗是第四组第三颗是红色。

第19颗是第四组第四颗是红色。

3.归纳总结:

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事物按照一定的规律循环出现,这样的问题

可以根据题中循环出现的规律,列出除法算式求出余数,再根据余数得出所求问题的答案。

4.教师再次设疑:今天的内容全学完了?全学会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情况?不是所有的题目都有余数啊!比如说有两名同学做的是这样的。

他们求的都是第20颗的颜色

20÷5=4(组)……0(颗)

20÷5=3(组)……5(颗)

这又怎么解释呢?

(点评:在学生自以为万事都解决了,开始松懈的时候,教师又抛出新的知识“高地”,使孩子们的注意力又一次被吸引回课堂,踮起脚尖,投入到学习中去,完善本课的知识点。)

5.学生再一次用画一画和除法算式解释以上问题。

6.学生汇报:

(1)没有余数说明正好分完,那就是上一组最后一颗。

(2)余数是5,和除数相同,说明这道题的商错了。

四、课堂检测

1.书p68做一做

写在本子上,做完的找老师批改。

五、课后拓展

一个星期有7天。

(1)六月份有30天,有几个星期?还多几天?

(2)如果六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星期日,那么6月1日是星期几?

六、课后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愿意分享给大家嘛?

七、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余数是1就是下一组第一个

余数是2就是下一组第二个

余数是3就是下一组第三个

……

没有余数就是上一组最后一个

总体评析:

为了克服二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教师打破教学常规,从生活中的数学入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不服输的性格特点,环环相扣,使学生在自主、积极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初步得出‘余数是“1”就是下一组的第一个图形’的结论后,教师并没有给予肯定,而是疑惑的说“就只通过一道题就下结论,科学吗?”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并急切的进行近一步的验证。当学生通过画珠子、列算式证明了自己的结论之后,小小的成功使孩子们有了小小的骄傲,加之一节课过半孩子们有些累了,想要放松了,教师再一次抛出余数是“0”和余数等于除数的现象,孩子们再一次怀着好奇心去证明自己的结论了。

除此之外,这样的设计也让孩子们懂得了,任何事情都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动手做做看。

小做为大成效

黑龙江省萝北县名山农场学校化学教师:吕永夏

任何大的成就都是从小事一点一滴做起,积累量变达到质变成就大事的。要想教好化学学好化学,就要从教和学的各个方面的小事做起,把每个环节的小事处理精彩了,整个大局就完善了。取得的成效就会很圆满。我就从我从教20年来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感悟,谈谈一些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是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工作也不例外。

在学生的学习中,学生一旦对某一学科产生了兴趣,学习就能由被动变为主动,学得生动、活泼、有趣。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呢?

首先,初三刚接触化学和化学老师,对化学这门学科和教化学的老师都很好奇,我就从这入手,记得教过我的老师曾说过,学生要是喜欢哪位老师他就会喜欢这一科。我的做法是,每堂课前调整好自己,让自己无论是在着装上、在精神上、还是在语言上都能感染到学生,让学生每次上我的课时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让学生喜欢我,从而达到喜欢化学这门学科对化学感兴趣。

第二:初三化学绪言第一节课的设计一定要引人入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我的做法是,绪言中我设计三个实验,一个是往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的溶液会变得像牛奶一样白,第二个是向事先用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后干燥的白纸上用喷壶喷酚酞试液,白纸上会出现两个红色的大字----化学,第三个实验是,氨气吸水的喷泉实验,这三个实验做完学生就会爱上化学,从而大大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

第三:创设情境也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有效的手段。

第四:化学实验教学也可以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五: 在教学中新颖的导入新课的方法也能抓住学生的心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师生间的双边活动,保证授课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兴趣。

第六:多媒体课件集语言、文字、静止图象和运动画图、视频等多种多样的信息载体为一体,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给学生以新奇、直观、形象感,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虽然这些都是教学中小小做法,它却能大大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做到事半功倍教学效果。

二是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

(1)记关键词:对于化学的一些概念,实验等,记关健词尤为重要,如氧化物,化合物,单质的概念时,记关键词对概念的记忆理解就很容易了,如氧化物关键词是:是化合物,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这三个关键词记住了,氧化物的概念也就记牢了。再如,用红磷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有几个关键词,过量,夹紧,立即,塞进,冷却,这几个关键词也就是这个实验的核心。掌握了这几个关键词是为什么?测量结果偏大还是偏小的原因也就理解了。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不一一列举,别看这概念,实验中小小的关键词,它是学习化学概念、实验等的好方法。更能深刻,透彻得理解化学概念,学好化学实验。

(2)化学知识比较零散,小知识点非常多,如果学生不细心,看不到的就会遗漏,针对这种情况,一是在做选择题时,对于每个选项是对还是错,要求学生必须问自己对在哪,错在哪。这样可以把零散的知识反复巩固,反复练习,加深了印象,巩固了基础。 不要看这小小的做法,它对巩固化学基础知识很有成效。二是在做其他试题时,遇到相关的知识点时,一定要去想,这样可以经常把以前学过的知识加以复习巩固,养成习惯,小做为就会收到很大的成效。

(3)就是一些典型题的特殊做法:如微观粒子图形的题,应划掉反应前后都有的粒子,也就是没有参加粒子,之后,再去判断其它问题,就容易都了,再如,在金属活泼性顺序的学习中,如何探究三种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我采用两边金属中间溶液,中间金属两边溶液,再有就是用酸等其它方法探究。这样学生最起码知道两种方法。还有就是在提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的问题上,我的做法是,如果提纯谁就看谁的溶解度曲线变化情况,决定采取什么方法提纯,如提纯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中的硝酸钾,就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即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再趁热过滤以达到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这些小小的做法对学习化学的一些典型题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成效很好。

三是课后的一些小做法

(一)毎节课后,我都让学生记忆当天的内容,下节课前五分钟我要考试,考试的内容就是前一课的知识点,也就是让学生记住的知识点及一些简单的应用。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老师考试的内容了解当天学习化学的知识重点,还可以加深巩固基础知识的掌握,使学生更加了解今天化学学了什么?我要掌握什么

(二)对上边考试做的总结:考试不合格的学生要进行补考,补考的目的是让基础知识不过关的学生把基础知识掌握的更好。这为学好化学奠定了基础。

(三)每天留的课后作业我都认真的批改,对个别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单独辅导,这样一对一的做法要比大帮辅导效果好,针对性强,学生也容易记忆深刻,对学生的学习帮助大。

在我二十年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这样的小做法,就不一一列举,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做法,它对学生学习化学都有很大的帮助,它能使学生牢固基础知识,养成温故而知新的习惯,时刻鞭策学生学习。

结合自己的二十年的化学教学实践,就此谈几点粗略的想法,算是不成熟的经验吧,期待与同行们共勉。

论文作者:历艳芝 谭淑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5

标签:;  ;  ;  ;  ;  ;  ;  ;  

《有余数的除法论文_历艳芝 谭淑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