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城市景观演变机制探析

    广州城市景观演变机制探析

    唐文跃[1]2003年在《广州城市景观演变机制探析》文中指出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城市景观的建设,但是由于我国城市景观方面的研究刚起步,理论和方法都滞后于景观建设实践,导致许多城市的景观建设出现了严重的偏差,甚至走入了某些误区,也逐渐丧失了城市的特色与个性。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城市景...
  • 公共建筑入口外部空间研究

    公共建筑入口外部空间研究

    黄威[1]2003年在《公共建筑入口外部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入口外部空间首先作为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必须符合建筑自身的性质和风格形式,体现建筑的整体感与和谐美,满足建筑自身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要求。同时建筑入口外部空间作为建筑与外界的联系,还与所处的外部环境息息相关,使之服从于城市的总体结...
  • 几何的纯粹性与建筑的复杂性——以椭圆为例的研究

    几何的纯粹性与建筑的复杂性——以椭圆为例的研究

    唐文丹[1]2003年在《几何的纯粹性与建筑的复杂性——以椭圆为例的研究》文中指出从起源开始,几何就和建筑有着紧密联系,而几何学本身极限和纯粹的属性拉大了建筑设计与经验现实中空间和时间形态的距离和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建筑师所忽视的。随着当代社会审美的变化和建筑技术的巨大进步,建筑在几何...
  • 城市住宅地域性与建筑设计

    城市住宅地域性与建筑设计

    林建可[1]2002年在《根植本土——成都地区城市住宅设计的地域性研究》文中提出地域性是建筑的固有属性之一,是对特定地方特定自然因素和特定人文因素的表达,体现了建筑与所处地域的必然联系。因而地域性也是住宅设计中所要反映、表达的重要物质和精神内容。决定住宅设计中的地域性表征的叁要素包括自然条件、人文环...
  • 对历史网络教学人文环境的研究

    对历史网络教学人文环境的研究

    黄明亮[1]2003年在《对历史网络教学人文环境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的诞生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利用,全方位影响着教育实践以及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论。网络教学是Internet应用的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人文环境是网络教学的基础,把人文环境建设摆到基础性地位上来,有着广泛的依据,...
  • 城市游憩广场使用状况及优化设计研究

    城市游憩广场使用状况及优化设计研究

    郑振华[1]2003年在《城市游憩广场使用状况及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的游憩需求增加,城市游憩广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广场热开始兴起,但由于设计缺乏对人的行为、心理,人与环境关系的考虑,这些广场并不能很好地...
  • 传统民居设计思想对现代居住理念的启示

    传统民居设计思想对现代居住理念的启示

    张宇[1]2008年在《东西方居住理念在当代中国住宅设计中的冲突与融合》文中提出认识东西方传统住居建筑及其文化,目的是为了探究东西方居住理念在当代中国住宅设计中的冲突与融合,找到一条适合中国住宅未来发展的道路。本文首先通过介绍中国和西方传统居住建筑及总体特征以及产生区别的内在根源和文化差异,对东西方...
  • 数据网格系统中数据统一访问和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数据网格系统中数据统一访问和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黄斌[1]2003年在《数据网格系统中数据统一访问和管理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科学计算领域中的科学数据呈现爆炸式增长,未来的科学计算将以数据为中心,海量的科学数据分布在各种自治管理域中的异构存储资源上,使得用户对这些科学数据的访问变得非常复杂、低效,必须为用户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实现方便、高效、...
  • 城市新区发展的效益机制研究——兼评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的经济学动因

    城市新区发展的效益机制研究——兼评广州城市发展战略的经济学动因

    黄珍[1]2003年在《城市新区发展的效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新区发展正在中国各大城市蓬勃兴起,也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决策者和城市规划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当代城市新区发展不是贪大求全、好大喜功,而是有着深刻的经济学动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作为经济个体,相互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如何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 现代观演建筑前厅设计研究

    现代观演建筑前厅设计研究

    岳华[1]2002年在《现代观演建筑前厅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观演建筑作为公共建筑中的重要类型,正发生着内容和形式上的变革。大型化、综合型是其总的发展趋势,满足现代观众多元化、多方位的文化需求使其涵盖越来越多的社会功能。现代观演建筑的前厅作为观演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已开...
  • 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涵意

    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涵意

    赵得功[1]2002年在《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的涵意》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追溯现代高等教育思想的演变,比较了中外高校的历史和大学理念的转变过程。通过探讨公共领域到公共空间的转型,研究了校园公共空间的根源,结合社会学、环境行为学、心理学及其他建筑理论,从公共空间的交往、内容和意义等横断面解析了校园公共空间...
  • 结合气候的重庆地区住宅设计研究

    结合气候的重庆地区住宅设计研究

    祁乾龙[1]2016年在《绿色建筑评价引导下的重庆生态小区建筑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环境压力的日趋严峻,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传播。面对当今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叁分之一的现实问题,绿色建筑的相关研究与实践逐步兴起。人类在面对“人口激增,环境污染,能源短缺”叁大世...
  • 城市商业步行空间外部环境设计

    城市商业步行空间外部环境设计

    张翼飞[1]2007年在《城市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业中心公共空间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一个特殊分支,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市民的购物、游憩、休闲场所,同时也是展示城市形象、人文风貌、社会观念的窗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商业中心公共空间以其日新月异的面貌和特有的优势在...
  • 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简史(西方部分)

    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简史(西方部分)

    谢力[1]2002年在《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简史(西方部分)》文中提出在城市建设用地日益紧张的今天,对山地环境资源的开发显得格外重要,而对山地人居环境建设的研究成为了规划建筑界广泛关注的课题。由于山地人居环境的建设与诸多因素有关,使问题研究起来比较复杂,目前的研究成果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的需要。由于对历史...
  • 沿街建筑边界的双重性研究

    沿街建筑边界的双重性研究

    谢祥辉[1]2002年在《沿街建筑边界的双重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城市化步伐的加速。这对我们广大建筑人员来讲,既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又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我们的手中笔下,会有多少条街道在短期内被建造出来,又有多少幢旧建筑被拆除而代之以新建筑。不过,在我们陶醉于“一年一个样,叁年大...
  • 株洲市建成区景观恢复初探——以滨水区为例

    株洲市建成区景观恢复初探——以滨水区为例

    何华[1]2002年在《株洲市建成区景观恢复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带来了环境污染、气候变暖、大气污染、酸雨、森林植被减少、土地退化、水污染等等一系列问题,文章拟利用城市景观恢复理论解决这些问题。在生态原则的指导下,文章在系统分析城市景观恢复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景观规划的实践...
  • 网格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网格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卜冠英[1]2002年在《网格理论模型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Internet技术的兴起和广泛应用,有力地促进了网络环境下的商业应用发展和科学应用研究。广域高性能的网格技术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的目标是将地理和组织上分布、异构的各种高性能计算机、数...
  • 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发展战略

    北京商务中心区(CBD)发展战略

    李宏平[1]2008年在《北京商务中心区(CBD)管理创新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CBD建设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实证研究和定性分析为主要方法,对北京CBD的管理创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文章从回顾国内外CBD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概况入手,把握CBD研究的趋势和规...
  • 从建筑功能的动态特征谈城市广场设计

    从建筑功能的动态特征谈城市广场设计

    张阳[1]2000年在《从建筑功能的动态特征谈城市广场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广场是最具魅力的建筑外部空间,它是体现城市生活模式与社会文化内涵的舞台。由于在城市文化的认知上,价值观念以及设计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使得我国城市广场的发展相对滞后。鉴于此,本文围绕创造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富有生命力的广场空间,提...
  • 建筑创作中的思维与图解

    建筑创作中的思维与图解

    郑世伟[1]2001年在《建筑创作中的思维与图解》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建筑创作本质、思维方式以及具体设计过程的研究。力图归纳总结出一种对于建筑创作较为合理可行的途径。并试图以其系统化、结构化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程序为建筑设计人员提供一种可以实际操作和运用的方法。从一定程度上为建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