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技术企业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初探

    高技术企业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初探

    林淑[1]2002年在《高技术企业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高技术企业创新文化发展模式为主题,探索高技术企业创新文化发展与企业发展阶段之间的内在关系。全文研究分为叁部分:理论导出、理论假设、和实证研究。在理论导出部分,本文从企业创新文化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企业创新文化的社会学...
  •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调控研究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调控研究

    任启平[1]2001年在《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区域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就是区域差异问题。在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等因素作用的基础上,由经济主体追求资本增值所决定,导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速度的差异。只有科学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差异,才能深刻...
  • 区域创新环境研究

    区域创新环境研究

    柳歆[1]2013年在《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及环境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创新是推动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创新绩效是创新能力的最直接体现,因此,对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了解和认识。同时,良好...
  •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徐合雷[1]2010年在《基于边疆稳定的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新疆地处中国西部边陲,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战略基地,是西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是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西北边疆的战略屏障。近年来,由于新疆独特的人文环境、地缘环境,使得新疆的稳定日益受到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威胁。然而,边疆稳定...
  • 四川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

    四川省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研究

    黄昕[1]2012年在《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区域经济差异一直被世界各国的学者所关注和研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由于国土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严重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本文以公共产品的供...
  • 台湾海峡两岸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比较研究

    台湾海峡两岸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比较研究

    廖善刚[1]2001年在《台湾海峡两岸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闽东南地区与台湾一衣带水,渊源流长,农业自然资源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农业发展又各具不同基础与模式,农业生产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台湾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中的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闽东南地区借鉴。对于地处台湾海峡两岸的闽东南地区及台湾...
  • 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效果的评价研究

    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效果的评价研究

    张军强[1]1999年在《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效果的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概述国内外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公路建设项目促进区域技术进步的作用,探讨了公路建设项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依据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效果评价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设置地区收入分...
  • 国际战略大背景下“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

    国际战略大背景下“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

    张谦[1]2000年在《国际战略大背景下“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实施“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有关世界政治、国家学说和外交战略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中有关国际战略和“一国两制”论述为指导,对国际战略大背景下“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实践过程...
  • 津冀区域联合系统分析及对策研究

    津冀区域联合系统分析及对策研究

    肖艳颖[1]2000年在《津冀区域联合系统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河北省科委软科学基金的资助下,本论文选择了“津冀区位优势互补及合作模式研究”这一贴近实际的课题。津冀区域有着特殊的经济关系,又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能,如何从省市经济整体协调发展的高度把握总体战略,既是一个省市十分关注的问题,又是一个颇...
  • 中国经济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实证研究

    中国经济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实证研究

    赵亚南[1]2014年在《基于贸易效应视角的美国TPP发展前景研究》文中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主导经济的典型模式,表现为主要国家和区域集团特别关注发展区域和次区域经贸安排,推动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同时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下,一贯支持推进多边贸易体制的美国也顺应大潮流,利用...
  • 世界贸易组织(WTO)——服务业贸易总协定(GATS)下两岸保险市场研究

    世界贸易组织(WTO)——服务业贸易总协定(GATS)下两岸保险市场研究

    简育宗[1]2000年在《世界贸易组织(WTO)——服务业贸易总协定(GATS)下两岸保险市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这吸引著世界134个国家和地区,规范著世界90%以上贸易活动的国际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图腾,在与区域性整合相互激励的...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海运政策研究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海运政策研究

    吴冬冰[1]2000年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海运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APEC的宗旨是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加强成员经济体间的经济技术合作,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被称为推动APEC前进的“两个轮子”,这两方面在海运领域的反映也就构成了APEC的海运政策。本文的行文按下列思...
  • 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展望

    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展望

    朱永权[1]2004年在《日本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及中日经济合作的前景展望》文中提出在冷战结束、世界新格局逐渐形成的今天,我国的现代化事业也进入到关键阶段。在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前,审时度势,拓展思维空间,立足国情,博采众长,是使我国在不远的未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条件。冷战结束后,世界总的趋势是...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研究

    张龙[1]2010年在《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8%的速度高速增长,期间伴随着相当明显的周期波动;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直在稳定物价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从1992年我国确定了经济体制...
  • 成都市武侯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成都市武侯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苏丽[1]2000年在《成都市武侯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载体和标志,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和结果,城市化水平往往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同时也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平台。城市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
  • 亚洲金融危机对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影响及防范对策

    亚洲金融危机对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影响及防范对策

    王秀霞[1]2000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对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影响及防范对策》文中认为亚洲金融危机的发生,迄今为止已两年有余。在此期间,整个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迅速下降、徘徊低迷、逐步好转的历程。它不仅对这些地区的经济,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强烈波及。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国际投...
  • 内陆边境区的空间结构研究

    内陆边境区的空间结构研究

    刀祝威[1]2000年在《内陆边境区的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的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客体在地域空间中的集聚程度和集聚形态及其相互作用。不同于古典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考虑的不仅是单一要素,而把处于一定范围的各有关事物看成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进行理论推导时,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综...
  • 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与联动发展研究

    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与联动发展研究

    曹扶生[1]2000年在《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与联动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大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在这一进程中,东部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东西部地区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经济合作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举措。世界一些大国在发...
  • 中国第三经济增长轴发展态势研究

    中国第三经济增长轴发展态势研究

    朱峰[1]2000年在《中国第三经济增长轴发展态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的差异主要是在受到经济规律作用的同时,亦受到自然环境条件、历史累积、社会制度和人口素质等因素对它的制约。由于任何区域之间在不同的程度上都存在着上述差别,故而区域经济增长的实现并不能在所有地方同时发生,而是在一些条件比...
  • 亚太地区:开放的地区主义

    亚太地区:开放的地区主义

    赵光磊[1]2005年在《亚太经合组织机制创新的制度分析》文中提出区域经济集团化与全球化一样,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进步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但这一趋势在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亚太地区进展却相对缓慢。区域内各国及经济体之间由于相互依存产生的经济往来,使得亚太经合组织应运而生。本文认为,与传统的地区一体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