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战后东北亚秩序:连续性、依从性、权力转移与挑战_开罗会议论文

    二战后东北亚秩序:连续性、依从性、权力转移与挑战_开罗会议论文

    二战后东北亚秩序:延续、遵从、权力转移与挑战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东北亚论文,战后论文,秩序论文,权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俄罗...
  • 美国政府内部关于中央情报机构转型之争(1944年9月—1946年1月)

    美国政府内部关于中央情报机构转型之争(1944年9月—1946年1月)

    廉莉[1]2004年在《美国政府内部关于中央情报机构转型之争(1944年9月—1946年1月)》文中提出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美国战略情报局作为战争时期紧急成立的情报机构即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而被撤消,整个美国情报界进入了从战争时期向和平时期转型的过渡阶段。于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美国政...
  • 美国国会议员决策行为分析与对华投票

    美国国会议员决策行为分析与对华投票

    李清站[1]2004年在《美国国会议员决策行为分析与对华投票》文中认为美国国会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国会的决策无不是由单个议员决策的组成。本文从微观层面上考察国会的决策,以理性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国会议员的决策行为,了解议员是如何投票的,以及有何种因素影响他的投票行为。由于议员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的限...
  • 舆论、传媒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舆论、传媒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覃柳[1]2004年在《舆论、传媒及其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传媒在国际政治中日益突出的特殊作用使传媒与舆论以及外交政策的关系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中美关系历来被公认为特殊的双边关系,其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脆弱的关系,而同时又是有韧性的,即脆而不断的。传媒和公众舆论在这种关系形成和发展的过...
  • “日本型”外交决策的类型特征

    “日本型”外交决策的类型特征

    张勇[1]2003年在《“日本型”外交决策的类型特征》文中认为决策研究(studyofdecision-making)在近年来一直是政治学中的“显学”,以至于有学者认为“决策活动是政治活动的核心,是所有政治行为的源泉和结果”。本文拟从国际关系学中的外交决策研究和各国外交决策特点比较研究(compar...
  • 冷战后美日同盟的强化对中国的影响

    冷战后美日同盟的强化对中国的影响

    刘凤青[1]2002年在《冷战后美日同盟的强化对中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冷战结束后,随着昔日的主要敌人——苏联军事威胁的消失,美日两国的内部矛盾渐渐浮上水面,美日同盟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历史抉择。对此,美日两国在重新考虑它们各自的国家利益及为保障各自的利益所需要推行的各项政策后认识到,基于两国存在着广泛...
  • 90年代日本朝野政党政策的转变

    90年代日本朝野政党政策的转变

    卢善女[1]2002年在《90年代日本朝野政党政策的转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冷战结束后,日本为了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强国而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政局右倾化的步伐也就进一步加快了。从中我们应该注意到,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日本各政党在政策上发生的转变——日本政党政治日趋保守化。即,在冷战格局结束的国际环境以及...
  • 里根、布什政府时期的美国与苏联解体

    里根、布什政府时期的美国与苏联解体

    周世立[1]2002年在《里根、布什政府时期的美国与苏联解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界对苏联解体原因的探究从未停止。其中美国到底在多大程度上促成了苏联解体,一直是争议颇多的问题。本文将在客观历史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分析与实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里根、布什政府时期的美国与苏联解体的关系。本文将...
  • 试析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中东政策

    试析艾森豪威尔政府的中东政策

    薛丹,郭永虎[1]2017年在《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叙利亚政策新探(1954-1957)》文中指出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其中东政策的整体框架内形成了对叙利亚政策的主要目标,即缓和叙利亚与以色列的敌对关系;将叙利亚纳入西方阵营,遏制苏联对叙利亚的影响。为实现上述目标,艾森豪威尔政府意图扶植叙利亚亲美的政治力...
  • 新世纪初发展中美关系的美国跨国公司因素研究

    新世纪初发展中美关系的美国跨国公司因素研究

    田露[1]2001年在《新世纪初发展中美关系的美国跨国公司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美关系是当代世界重要的双边关系。冷战结束后,在世界格局多极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阻碍中美关系发展的症结并没有消失,依然是台湾问题。人权问题、发展战略问题等。但,中美双方都希望发展稳定、健康、长期的双边关系,这符...
  • 论美国对外关系中的文化因素

    论美国对外关系中的文化因素

    范德尚[1]2001年在《论美国对外关系中的文化因素》文中研究说明在信息科技的推动下,全球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空前频繁,文化因素在国家对外关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对于国家对外关系的研究,人们通常采取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相互之间关系和作用的视角定位,这种方法无疑能够直接反...
  • 冷战后美国对外军事干涉:延续及变化

    冷战后美国对外军事干涉:延续及变化

    李巧兰[1]2001年在《冷战后美国对外军事干涉:延续及变化》文中提出冷战结束后,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两极体系的终结,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苏争霸的斗争虽已不复存在,但美国对外军事干涉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从发动海湾战争到轰炸南联盟,美国不惜公然违反和践踏国际法准则,粗暴干涉别国内政,将军事干涉...
  • 论冷战后的民族主义

    论冷战后的民族主义

    张建军[1]2004年在《论冷战后的民族分离主义》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分离主义的大规模兴起是冷战后世界政治领域内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它对整个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使它成为当前民族主义研究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本文在综合目前各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客观分析和理性思考,力争获取一个对冷战后...
  • 试论冷战后时期联合国集体军事强制措施的重新界定

    试论冷战后时期联合国集体军事强制措施的重新界定

    周立超[1]2000年在《试论冷战后时期联合国集体军事强制措施的重新界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国际政治学术界存在一种对“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联合国集体军事强制措施”认识混乱,使用无统一标准的现象,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对“联合国集体军事强制措施”作出重新界定,以明确区别于“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
  • 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分析

    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分析

    万才新[1]2012年在《新中国“一边倒”外交战略的确立及其实践效应》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外交战略的确立是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其中,美国长期顽固地坚持错误的对华政策,最终把新中国推向了与美国对抗的地位,而苏联政府长期对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