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司法权运行的制度创新

    当代司法权运行的制度创新

    刘永前[1]2004年在《当代司法权运行的制度创新》文中研究表明司法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国家权力的制衡促成了近代法治国家的产生与发展,司法权的性质与地位直接影响不同国家法治建设的进路与完善程度;司法权力是一种判断性权力,即法院享有的、对纠纷当事人的事实要求和法律主张依法进行判断,以维...
  • 当代中国司法独立的困境与出路

    当代中国司法独立的困境与出路

    解娟[1]2004年在《当代中国司法独立的困境与出路》文中研究表明司法独立是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对保证司法裁判的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秩序,满足社会成员对效益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明确司法的内涵为逻辑起点展开分析,认为当代中国司法独立面临的现实障碍主要有立法层面的障碍、体制层面的障碍和司法文化层...
  • 论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改革和完善

    论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改革和完善

    庞楚静萱[1]2017年在《论民事简易程序》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矛盾日趋突出,民事诉讼案件大幅度增长、新类型案件层出不穷,出现了“诉讼爆炸”的现象,在这样的形势下,原有的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需求。为了缓解当下司法资源紧缺的状况,同时也为了促进我国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发展,满足...
  • 论刑事再审程序

    论刑事再审程序

    麦苗[1]2009年在《论刑事再审程序的启动》文中提出在现代法治社会,法院依法审判得出生效裁判,是国家对于纠纷的权威性判断。只有基于法律的特殊规定,才能启动对生效裁判的再审。通过此种制度设计,方能有效地限制国家权力和保障人权,而司法裁判才具有其应有的公信力。刑事诉讼的制度设置,应尽可能通过完善的程序...
  • 论民事司法公信力

    论民事司法公信力

    戴传利[1]2003年在《论民事司法公信力》文中提出民事司法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手段。在社会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近几年来,许多国家的民事司法都受到了不同程度挑战,面对不断增长的民事纠纷,如何迅速、经济以及公正地排解纠纷是各国民事司法面临的新的考验。人们对民事司法的需求的变化必然带来民事司...
  • 论我国提起公诉证明标准的要求

    论我国提起公诉证明标准的要求

    尹红[1]2003年在《论我国提起公诉证明标准的要求》文中认为刑事证明标准是证据法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它不仅涉及相关的诉讼理论和原则,同时,也与诉讼实践紧紧相连,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明确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实现统一司法和公正司法的必然要求,是法治原则在程序上的体现。虽然,刑事证明标准在当前证据法...
  • 论刑事审判公开

    论刑事审判公开

    施红霞[1]2006年在《论刑事审判公开》文中研究说明审判公开是现代司法制度的基本特征。在我国,随着民主法治建设的逐步推进,社会公众法律意识、人权意识不断增强,对审判公开特别是刑事审判公开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司法实践中,审判公开的落实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着重从刑事司法的角度,就刑事审判公开的立...
  • 试论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的关系

    试论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的关系

    钟俊[1]2015年在《论司法公正及其实现》文中指出公正是司法活动的永恒主题。在建设法治中国的时代背景下,融合中国传统“公正”观念与西方“正义”原则,将“公正”诠释为“公平正义”,已成为我们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共识之一。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认为,理解“司法公正”的基本内涵,不...
  • 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理分析——兼谈“法制现代化”话语中的中国民事诉讼改革

    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理分析——兼谈“法制现代化”话语中的中国民事诉讼改革

    徐德臣[1]2015年在《民事诉讼程序性制裁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法理学认为,责任既是制度存在的结论性证据,也是维持制度存在的现实力量。但在权利话语时代,民事诉讼法律责任似乎从来没有在民事诉讼制度的成长中找到与这种地位相称的存在感,并始终徘徊在民事诉讼法学的主流研究视野之外。而程序性制裁作为一种特殊的民...
  • 中国法官制度研究

    中国法官制度研究

    陈海光[1]2002年在《中国法官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化,应对加入WTO对我国司法制度提出的挑战,近年来国家从立法到司法实践都对现行司法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革,以期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司法审判制度。在制度改革的同时,人们不能不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个制度的承载者...
  • 刑事诉讼庭前审查制度研究

    刑事诉讼庭前审查制度研究

    罗晖[1]2015年在《刑事预审制度研究》文中提出与所有的法律制度一样,刑事预审制度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现今,刑事预审制度已经成为了西方两大法系各国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表面上看,两大法系各国建立刑事预审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在案件进入审判程序之前对刑事案件进行起诉审查,以确...
  • 论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护

    论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护

    何四海[1]2013年在《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的救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当事人民事诉讼权利救济机制是指构成救济系统的各救济方式,在当事人诉讼权利救济过程中所形成的功能构造、相互关系和运行规律的总和。诉讼权利救济机制包含异议、复议、上诉及申请再审四种救济方式。其中,异议和复议是诉讼权利的独立救济方式,因一...
  • 司法体制改革若干问题探讨

    司法体制改革若干问题探讨

    虞浔[1]2013年在《1997年以来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进程中上海的实践与探索》文中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以改革法院民事审判庭审方式为先导,以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为标志,中国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并延续至今。上海作为海派文化的发源地,自开埠以来就处...
  • 论司法独立与外部监督

    论司法独立与外部监督

    卢中旺[1]2001年在《论司法独立与外部监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司法公正是司法活动所追求的最高价值取向。司法失去了公正,也就失去了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果真如此,法治国的理想只能是空中楼阁了。本文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探讨司法独立与外部监督对于实现司法公正而言,究竟是同等重要,还是有主次之分...
  • 刑事审判中非程序现象探析

    刑事审判中非程序现象探析

    王越剑[1]2001年在《刑事审判中非程序现象探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刑事审判的实践中,审批制、请示制、公检法联合办案等现象司空见惯。这些现象虽然没有直接违背法定程序,但冲击、消解了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剥夺、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作者将这些现象称为刑事审判中的非程序现象。在论文中...
  •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理论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理论及其实现机制研究

    林晓霞[1]2000年在《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理论及其实现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理论及其实现机制研究》一文,从研究程序正义的理论入手,在分析确立程序正义最低限度标准的基础上,探讨程序正义的实现机制。论文共分九章:第一章揭开程序正义的面纱。本章以探讨程序正义观的形成与发展为主线,在考察古...
  • 刑事诉讼现代化法学透视

    刑事诉讼现代化法学透视

    徐赫喃[1]2004年在《刑事诉讼中的国家、社会与个人》文中指出本文从社会法学研究的学术立场出发,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法哲学理论为指导,尝试建立并运用了国家、社会与个人三方关系的刑事诉讼法学分析框架。对刑事诉讼的本质、刑事诉讼中的主要诉讼权力和权利的社会属性和功能以及权利发展空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 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

    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

    牛婧[1]2012年在《从李昌奎案谈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文中提出近几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上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活动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等看法上,由于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及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的...
  • 健全和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

    健全和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

    王玉[1]2017年在《公民有序参与司法审判的理论与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基于保障司法民主和司法公正的需要,现代司法审判制度非常重视当事人和普通公民对诉讼程序的参与性,公众对社会生活的广泛参与被视为现代民主社会的一项制度性优势。究竟是司法职业化还是司法民主化在我国学术界曾经引起过激烈地争论,配合以司法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