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十年代中国文化中的怀旧倾向

    九十年代中国文化中的怀旧倾向

    郝红英[1]2002年在《九十年代中国文化中的怀旧倾向》文中研究说明九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全面进行转型的时期,中国文化在此过程中也同样经历着一种变迁。怀旧成为九十年代文化中的一种倾向,在文化的许多方面表现出来:流行歌曲、散文、小说、绘画、服饰、电影、餐饮、旅游等。本论文意图通过提取以上文化中的怀旧现象,...
  • 当代中国女性写作中的王安忆

    当代中国女性写作中的王安忆

    阮明山(NGUYEN,MINH,SON)[1]2014年在《越南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接受(从2000年至今)》文中指出女性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是越南当代文学的一道风景。越南早于20世纪50年代就将丁玲和冰心等女作家的作品译成越南语,只是当时还没有“女性文学”这一概念。时至2000...
  • 比喻翻译中的形象转换

    比喻翻译中的形象转换

    冯全功[1]2012年在《广义修辞学视域下的《红楼梦》英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学则是对小说本身及其相关话题(如曹学、脂批、版本、探佚、索隐等)的研究。其中,《红楼梦》翻译及对外传播研究也是红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红学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生力量。对《红楼梦...
  • 当代文学中的底层形象研究

    当代文学中的底层形象研究

    刘旭[1]2007年在《当代文学中底层形象研究》文中认为针对当前底层研究过于宏观化和理论化,微观作品分析非常缺乏的状况,本课题拟在现代性批判的基础上对作家作品进行细读分析,从其叙述中发现作家本人的主观意向对底层形象的左右,并综合对作品的文学批评,把文学生产看成作家、评论家及国家意识形态共同运作的生产...
  • 苔丝——男权世界中的女性牺牲者

    苔丝——男权世界中的女性牺牲者

    朱彦[1]2001年在《苔丝——男权世界中的女性牺牲者》文中认为《苔丝》,哈代最为着名的小说之一,描述了一位乡下女孩先后被一个男人诱奸、被另一个男人遗弃的命运。本文试图从现代人的立场,并从女性的角度来剖析这部作品及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揭示出苔丝在男权社会中面临的种种困境,以及作者处于当时社会条件下对女...
  • 女性:弱势的群体——《祝福》、《离婚》和《伤逝》解读

    女性:弱势的群体——《祝福》、《离婚》和《伤逝》解读

    段小莉[1]2002年在《女性:弱势的群体——鲁迅的《祝福》、《离婚》和《伤逝》解读》文中提出通过对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女性形象进行评析,认为:祥林嫂是女性弱势群体中的最弱者,爱姑是女性弱势群体中的抗争者,子君是女性弱势群体中闪光一时的弱者。她们被强大的“杀人团”所包围,同时由于自身的性格特征以及存...
  • 另一种审视——白先勇小说乡愁主题新论

    另一种审视——白先勇小说乡愁主题新论

    蒋业华[1]2001年在《另一种审视》文中研究说明乡愁是白先勇小说集《纽约客》和《台北人》的一个重要主题,对白先勇这一主题的内在意蕴,国内研究者大多认为是表达了一种爱国主义和民族感情,这主要以中山大学王晋民先生的意见最具代表性,他多次在他的评论文章中说到,白先勇小说中的“乡愁”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曲折...
  • 鲁迅与夏目漱石

    鲁迅与夏目漱石

    佚名[1]2017年在《“鲁迅与夏目漱石:跨时空对话”在绍兴文理学院举行》文中提出2017年9月11日,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和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先生诞辰150周年之际,在鲁迅文化基金会的推动下,绍兴文理学院成功举办"鲁迅与夏目漱石:跨时空对话"中日文化交流论坛。论坛由绍兴文...
  • 穿越科学的“魔障”:论中国科幻小说之发展变革

    穿越科学的“魔障”:论中国科幻小说之发展变革

    芮萌[1]2001年在《穿越科学的“魔障”:论中国科幻小说之发展变革》文中研究说明以科学标准要求科幻小说创作,是科幻小说研究中的怪圈。“科学”与“幻想”是界定科幻小说的两个标准。衡量科幻小说的价值,必须撇开“科幻内容是否严格符合科学推理”这一要求,转而以文学的标准评价其价值大小。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
  • 新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关系

    新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关系

    刘国齐[1]2001年在《新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关系》文中研究指明随着21世纪的来临,我们进入了一个新全球化时代,与以往的时代相比,社会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有两点格外引人注目:其一,文化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作为文化问题重要内容的文化关系问题,也随之引起了人们的...
  • “五四”女作家创作综论

    “五四”女作家创作综论

    卢长春[1]2001年在《“五四”女作家创作综论》文中提出;曲阜师范大学_研究生学位-论文论文硼:“】乙口g刀eq乍家创作颔相全‘”研究生姓名:卢长春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刘晓华[2]2017年在《林海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林海音(1918-2001年),一个集作家、编辑、出版人于一身的文化人,基...
  • 试论女性在媒介中的地位和角色——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入手

    试论女性在媒介中的地位和角色——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入手

    胡琴[1]2001年在《试论女性在媒介中的地位和角色》文中指出媒介与性别的研究,属于传播学、社会学和女性主义的交叉研究领域,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也是一块边缘性区域。国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始于1995年世妇会之后,较之国外同类研究晚了近20年时间。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入手,分别分析作为主体的女性和作为...
  • 老舍的取舍——论老舍的文化选择和审美选择

    老舍的取舍——论老舍的文化选择和审美选择

    张曼[1]2012年在《文化主体意识与文学关系个性化特征》文中研究表明平民作家老舍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叁大高峰。他积40年心血营造的独特的文学世界,为中国新文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老舍研究在中国和美国分别经历了近85年和6...
  • 话语变异与文学翻译

    话语变异与文学翻译

    王冬梅[1]2006年在《文学性与文学翻译》文中指出文学理论与文学翻译同是关注文学作品的意义,两者紧密关联,文学理论可以给译者提供审视文学作品的视角。讨论文学性的话语变异理论,作为一种较为完善的文学理论,可以使文学翻译者认识到文学语言变异与文本互文性,及其潜在的实现文学功能的特质,并致力于理解、阐释...
  • 关注生存:鲁迅小说的缘起与指归

    关注生存:鲁迅小说的缘起与指归

    李舟[1]2001年在《关注生存:鲁迅小说的缘起与指归》文中提出在鲁迅研究领域内,对鲁迅小说所包含的生存意蕴的探讨,是一个有待开拓的选题。从关注生存这一角度研究鲁迅的小说,有助于揭示鲁迅小说内容及思想的丰富性,能发现以往从反封建、启蒙及改造国民性角度研究鲁迅小说所观察不到的某些意义。本论文从叁部分进...
  • 论“五四”以来农村题材小说中觉醒的女性形象

    论“五四”以来农村题材小说中觉醒的女性形象

    李琨[1]2001年在《论“五四”以来农村题材小说中觉醒的女性形象》文中研究表明妇女问题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对待女性的态度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中国人口中的多数是农村妇女,她们受封建思想意识毒害最深,因此,她们的生活状态最易暴露社会的本质矛盾,最能引起人们的关切和同情。所以,任...
  • 从“三言”“两拍”看明代商业及其道德

    从“三言”“两拍”看明代商业及其道德

    黄琛[1]2001年在《从“叁言”“两拍”看明代商业及其道德》文中提出本文试图通过“叁言”“两拍”中明代商业及其道德的描述,商人地位的变化,探讨商业道德的继承和拓新。第一部分为引论,简略介绍“叁言”“两拍”的研究现状,表明对明代商业及其道德进行研究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从“叁言”“两拍”中明代商人展...
  • 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国立八高校教师索薪运动

    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国立八高校教师索薪运动

    向仁富[1]2001年在《北洋政府时期北京国立八高校教师索薪运动》文中指出本文旨在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京国立八高校教师索薪运动进行述评,全文共分叁部分,正文前后有引言和后记。第一部分“北京国立八高校教师索薪运动的背景”首先分析了八高校教师的收入情况,通过比较,指出八高校教师整体待遇偏低;其次分析了造...
  • 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安全与国内民主

    冷战时期美国的国家安全与国内民主

    张建[1]2017年在《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思想家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的战略思想家群体是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因素。本论文以冷战时期的两组战略思想家,即20世纪40-50年代的乔治·凯南和保罗·尼采、6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与冷战时期美国...
  • 情绪的体操——论新月派小说的诗化倾向

    情绪的体操——论新月派小说的诗化倾向

    徐海英[1]2001年在《情绪的体操——论新月派小说的诗化倾向》文中认为新月派的小说呈现出明显的诗化倾向。本文拟从意境与诗化、纪律与诗化、虚化与诗化叁对范畴入手,探讨新月派诗化小说得以形成的内在文化动力、文体特征及其审美意义。本文认为,新月派小说的诗化首先表现为散文化,淡化故事情节,并且成功地借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