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副词“还”语义网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副词“还”语义网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唐敏[1]2003年在《副词“还”语义网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还”是现代汉语中的高频副词,义项繁多,用法复杂、灵活,为了准确理解和掌握这个副词,有必要理清其义项之间的联系。前人对“还”的研究大多着重于现代汉语平面上的共时用法,本文强调从语言历史的角度,采用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方...
  • 论翻译中意义的流失

    论翻译中意义的流失

    唐灵芝[1]2007年在《论等效翻译中文化信息的流失》文中研究说明自奈达的等效翻译理论提出以来,国内外翻译界对其的评价各异。本文对"等效论"的历史发展进行简单的疏理,从跨文化交际和接受美学的角度探讨了"等效论"在实践操作中的语用可能性,指出等效翻译会导致大量的...
  • 动词的形式特征

    动词的形式特征

    孙思[1]2009年在《现代汉语动趋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首先对近百年来动趋式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深入的述评,这不仅整理了研究硕果,道出了研究中的缺陷,也提出了今后动趋式研究的方向,同时更为本文的研究作了有力的铺垫。后文正是在述评的基础上,分共时和历时两个平面对动趋式进行探究。研究以共时平面为主,历时平面...
  • 从语用学的观点看翻译

    从语用学的观点看翻译

    张瑜[1]2013年在《翻译的修辞学研究》文中提出翻译研究经历了语文学范式、结构主义语言学范式与解构主义多元化范式之后,出现泛文化现象,远离了文本和语言。泛文化潮流为翻译研究开启了广阔的空间,但也让翻译研究淹没于其中。我们认为,因为翻译学与修辞学都是研究言语交际行为的综合性学科,具有许多共性和交叉点...
  • 恭维及其反应:英汉对比研究

    恭维及其反应:英汉对比研究

    张永梅[1]2003年在《恭维及其反应:英汉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在人类的言语交际中,恭维语是一种使用频率较高的言语交际行为。中美两国语言都有丰富的恭维语,他们起着问候、鼓励、致谢、开启话题及缓解矛盾等作用。但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它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这种语言和文化都具有本民族特有的表现模式和内容,...
  • 高中语文文言今译与词义注释刍议

    高中语文文言今译与词义注释刍议

    彭再新[1]2003年在《高中语文文言今译与词义注释刍议》文中研究说明文言文在高中语文篇目中占很大比例,其注释工作非常重要,直接影响高中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从1983年以来,高中语文已有四种版本,其文言文注释大都准确、简明、通俗,而且新版对旧版的修订大都做到了去伪存真、后出转精。但由于多种原...
  • 论翻译的层次

    论翻译的层次

    张瑞娥[1]2012年在《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为研究对象,宏观上着眼于多元、动态和开放的教学主体交往体系的建构,微观上则从具体的参数着手,包括交往主体、交往过程、交往目的、交往中介客体、交往环境和交往模式等。研究始自于对英语专业本科翻...
  • 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形成与调适

    中国非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形成与调适

    张艳红[1]2012年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动态评价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大多以终结性的测试为主导,这种评价方式内容单一,标准机械,过分强调结果,忽略学习过程,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发展。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专门对教学评估内容进行了补充,强调评估的...
  • 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

    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

    苏亚迪[1]2016年在《致使义形谓句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语言研究的逐步深入和自然语言信息处理需求的不断加大,句法一语义接口研究已经成为当今语言学界的热点问题。句子作为日常语言交际的最基本单位,对应了不同类型的句型。以往的句法语义接口研究,往往基于某些典型义场,从句法和语义的对应关系等...
  • 对文训诂之考察

    对文训诂之考察

    李艳[1]2003年在《对文训诂之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从唐代孔颖达明确提出“对文”这一术语并自觉用于训诂实践,迄今已历千余年。在相沿习用中,“对文”这一训诂术语一直存在着内涵与使用上的不规范问题。本文试探析“对文”与其它相关训诂术语如互文、析言、连文等互有纠葛的表现及原因,并拟提出对其加以规范的见解。...
  • 现代汉语补语研究

    现代汉语补语研究

    杨春雍[1]2005年在《越南学生汉语补语习得偏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对越汉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越南学生在补语学习上存在很多偏误。有的有规律,有的没有规律,因而引发了研究的兴趣。经过文献检索,发现对汉语学习偏误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欧美学生,亚洲也主要集中在日、韩等国学生,而对于越南学生汉语学习...
  • 官话方言中的人称代词研究

    官话方言中的人称代词研究

    贾英敏[1]2003年在《官话方言中的人称代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称代词虽然是词汇中的小类,数量有限,但却十分常用,又是口语常用词,方言特色十分鲜明,而且人称代词属于稳固的基本词汇,容易保留前代语言的旧有读音;而官话方言是汉语方言中最大的一支,通行区域也最广,因此在官话区域内研究人称代词,比...
  • 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句法语义接口研究

    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句法语义接口研究

    王葆华[1]2003年在《动词的语义及论元配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运用词汇语义学理论对汉语部分动词的语义和论元配置变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试图揭示出汉语部分动词在论元配置变化中表现出的语义因素。本文认为,动词句法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论元配置变化与动词意义的变化密切相关。一个动词的某一语义因素不会在...
  • 非言语行为的跨文化分析

    非言语行为的跨文化分析

    师云芳[1]2014年在《非言语交际在泰国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全球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融合,中外交流的渠道变得更加丰富,中国的改革开放程度也越来越深,经济发展飞速,中国综合国力和地位也得到不断提升,对世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这一切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对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
  • 现代汉语因果句群研究

    现代汉语因果句群研究

    曾常年[1]2003年在《现代汉语因果句群研究》文中指出因果关系,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类现象,也是一对基本的哲学范畴。所以,因果类句群在句群的结构关系类型中的地位相当特殊,作用尤为重要。因果句群又是因果类句群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句群。因此,本文专题分析现代汉语的因果句群。本文研究的“因果句群”是狭义的...
  • 论语言交际与语用推理

    论语言交际与语用推理

    任俊英[1]2003年在《论语言交际与语用推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力图综合后期维特根斯坦提倡的使用论,奥斯汀、塞尔等人发展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格莱斯所创立的会话含义说等成果,透过自然语言的指谓性和交际性去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自然语言具有表达和交际两种职能,其中交际职能是自然语言最重要的职能,是它的生...
  • 中古入声字在南充方言中的读音研究

    中古入声字在南充方言中的读音研究

    金小梅[1]2003年在《中古入声字在南充方言中的读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代汉语发展为现代汉语,官话区入声的消失是其声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入声在官话区的消失和演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官话区入声消失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其发展演变中的不平衡性甚为明显,然而迄今少有人对此进行专门的研究。所以,对特定地...
  • 程度副词“更”句法灵活性之考察

    程度副词“更”句法灵活性之考察

    朱德琳[1]2003年在《程度副词“更”句法灵活性之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人们对一部分副词具有位置灵活的印象,但是,对副词的句法位置在什么情况下具有灵活性,灵活到什么程度,受到那些因素的制约,还没有人进行过深入的研究。鉴于以往研究的不足,本文以程度副词“更”为例,考察“更”在带“得”的动补结构、“使”字...
  • 语境语法教学

    语境语法教学

    滕梓宇[1]2017年在《基于语境理论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语法教学在我国中学英语教育的发展史上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以我国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评价依据,不少高中的英语语法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教师依旧使用脱离语境的传统语法教学方法授课,忽视语境对语法的限制和解释功...
  • 《说文解字》省形字研究

    《说文解字》省形字研究

    刘晓敏[1]2016年在《《说文解字》省形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省形”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中建立的说解文字的一种体例,是专门用来分析汉字结构的术语。省形是指汉字中表意部件的形体简省,其在《说文》中的具体表述为“从某,从某省”或“从某省,某声”。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其结构形体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