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微转移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微转移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陆云飞,陈波,曾健,陈俊强,廖清华[1]2006年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切除、微转移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切除方法及检测淋巴结微转移的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48例乳腺癌病人,采用专利蓝和锝99标记的大分子右旋糖苷(99mTc-DX)为示踪剂行前哨淋巴结显像,术...
  • 胃肠道间质瘤原癌基因C-kit突变的恶性转化作用研究

    胃肠道间质瘤原癌基因C-kit突变的恶性转化作用研究

    蒋婷[1]2017年在《食道粘膜下病变的超声内镜诊疗价值和组织病理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食道粘膜下病变(SubmucosalLesions,SMLs)的超声内镜(EndoscopicUltrasonography,EUS)诊疗价值和组织病理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1.1至2016.12...
  • 1、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远端肠壁及系膜癌组织浸润的研究 2、Sle~x、E-cadherin、α-catenin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远端肠壁及系膜癌组织浸润的研究 2、Sle~x、E-cadherin、α-catenin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赵文军[1]2003年在《1、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远端肠壁及系膜癌组织浸润的研究2、Sle~x、E-cadherin、α-catenin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研究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远端肠壁及远端系膜癌组织浸润规律,为直肠癌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2001年1...
  • 兔移植性VX2肝肿瘤局部消融治疗的实验研究

    兔移植性VX2肝肿瘤局部消融治疗的实验研究

    欧阳祖彬[1]2003年在《兔移植性VX2肝肿瘤局部消融治疗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初步评价经皮穿刺硫酸注射疗法(Percutaneoussulfuricacidinjectiontherapy,PSI)治疗肝肿瘤的可行性和对兔移植性VX2肝肿瘤的疗效;观察术后血清生化、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改变,为...
  • 应用两步氯化钙转化法高效制备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及其应用

    应用两步氯化钙转化法高效制备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及其应用

    郑权[1]2003年在《应用两步氯化钙转化法高效制备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大肠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的主要肿瘤之一。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全身或局部化疗和放疗。但术后肿瘤易复发,尤其是肝脏转移极易发生。据报道,大肠癌肝转移病人经手术治疗后5年生存率不到30%...
  • 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BHL-1的生物活性研究

    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BHL-1的生物活性研究

    赵瑞[1]2003年在《抗人卵巢癌×抗人CD3双特异性单链抗体BHL-1的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指出卵巢癌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位,五年存活率仅在30%,常规治疗方法难以提高其五年存活率。由于深居盆腔,起病隐匿,且易复发,临床发现多属晚期,因此,特异的早期诊断方法和残余病灶的及时清除是改善预...
  • 小鼠IFN-γ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抗肿瘤效应研究

    小鼠IFN-γ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抗肿瘤效应研究

    刘康栋[1]2003年在《小鼠IFN-γ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抗肿瘤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巨噬细胞在机体的抗肿瘤免疫中有重要的作用:①免疫监视功能,能够识别和清除衰老和变异的细胞;②抗原提呈功能,能够将加工过的抗原和MHC-Ⅱ类分子结合,和其它细胞表面信号一起激活辅助性...
  •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小鼠肺癌血管形成的影响

    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小鼠肺癌血管形成的影响

    杨爱军[1]2016年在《NO/cGMP通路在小鼠囊胚孵化中的调控作用》文中指出第一部分:NO浓度对囊胚发育和孵化的影响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NO对囊胚发育和孵化率的影响。方法:(1)将获得的桑葚胚随机分为5组并在各组培养液中添加了不同浓度(0μM、125μM、250μM、500μM、5mM)NOS的...
  • p53和p73蛋白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p53和p73蛋白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蒋亚玲[1]2003年在《p53和p73蛋白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p53基因是一个经典的抑癌基因,而p73基因作为p53基因家族的第一个新成员,与p53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本研究探讨了p73、p53蛋白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二者的相互关系...
  • 经尿道灌注HSV-tk基因治疗大鼠膀胱癌的实验研究

    经尿道灌注HSV-tk基因治疗大鼠膀胱癌的实验研究

    叶钢,宋晓峰,张荣贵,刘为池[1]2004年在《经尿道灌注自杀基因治疗大鼠膀胱癌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灌注脂质体和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自杀基因(HSVtk),观察在羟基无环鸟苷(ganciclovir,GCV)作用下大鼠膀胱肿瘤的生长情况。方法:用N-甲基-亚硝基脲(MNU)膀胱灌...
  • 肾细胞癌116例的手术治疗与肿瘤免疫组化测定

    肾细胞癌116例的手术治疗与肿瘤免疫组化测定

    林乐[1]2003年在《肾细胞癌116例的手术治疗与肿瘤免疫组化测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经手术治疗的肾细胞癌116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行肾癌根治术113例,姑息性肾切除1例,保肾手术2例。其中透明细胞癌62例,颗粒细胞癌13例,混合型细...
  • 雌、孕激素受体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和预后的研究

    雌、孕激素受体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和预后的研究

    卢致辉[1]2003年在《雌、孕激素受体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和预后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研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组织是否存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receptorPR)的表达;阐明ER、PR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回顾性地分析雌激素...
  • 原位逆转录PCR技术检测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pGalNAcT2)在肿瘤细胞及肿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原位逆转录PCR技术检测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pGalNAcT2)在肿瘤细胞及肿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

    胡笳[1]2003年在《原位逆转录PCR技术检测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pGalNAcT2)在肿瘤细胞及肿瘤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探索建立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并用于研究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2(ppGalNAcT-2)在肿瘤组织与肿瘤细胞中差异表达研究。...
  • Inv(16)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Inv(16)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李明[1]2003年在《Inv(16)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评价不同FISH技术对inv(16)AML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4种探针(MYH11单色探针、MYH11双色探针、16号染色体长臂涂抹探针和22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和3种FISH技术(单色FISH、双色FISH...
  • 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凌云[1]2003年在《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素(EPO)受体(EPO-R)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上的分布表达及意义,以及重组人EPO(rhEPO)对急性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独特型EPO-R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30例急性白血病(A...
  • 外源野生型P16基因转染对膀胱癌细胞周期影响的初步研究

    外源野生型P16基因转染对膀胱癌细胞周期影响的初步研究

    黎玲[1]2003年在《外源野生型P16基因转染对膀胱癌细胞周期影响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细胞周期调控在正常哺乳动物细胞的生长中具有关键作用。肿瘤细胞最基本的正常生物学行为改变就是对细胞周期的调节失去控制。现在一般认为具有活性的Cdk4-CyclinD1复合物可以帮助细胞通过细胞周期中的限制点R,在越...
  • 湖南汉族人群HLA-DR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的相关性研究

    湖南汉族人群HLA-DR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的相关性研究

    王志鹏,郭实士,余平[1]2005年在《湖南汉族人群HLA-DR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湖南汉族人群HLA-DR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SSO基因分型技术对93例湖南汉族鼻咽癌患者和93例健康对照作HLA-DRB1、-DRB...
  •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与bcl-2、p53基因相关性的研究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与bcl-2、p53基因相关性的研究

    徐纪香[1]2003年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与bcl-2、p53基因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肿瘤的发生通常被认为是由于细胞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扰乱了正常的增殖和分化的调控,导致增殖的过度、分化不足,但是,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肿瘤的发生不仅与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有...
  • 奥曲肽抑制肝癌肿瘤血管生成和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实验研究

    奥曲肽抑制肝癌肿瘤血管生成和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实验研究

    荚卫东[1]2003年在《奥曲肽抑制肝癌肿瘤血管生成和肝癌切除术后复发转移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典型的多血管性肿瘤,肿瘤细胞能够产生多种血管生长因子,诱导肿瘤血管生成,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治疗能够抑制肝癌生长和复发转移。近年来研究发现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在治疗不能切除的肝癌中可以明显的...
  • PCR检测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基因重排在临床中的应用

    PCR检测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基因重排在临床中的应用

    郭宏强[1]2003年在《PCR检测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基因重排在临床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一、背景近年来,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是,对其明确诊断却存在一些困难,同时,患者治疗后对其疗效评价、预后评估、是否需要维持治疗及维持时间多长的判断都存在困难。因此,寻找一个快速、特异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