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杨维桢的乐府诗

    论杨维桢的乐府诗

    冯瑞珍[1]2004年在《论杨维桢的乐府诗》文中研究说明杨维桢是元末文坛大家,在经学、史学、音乐等方面造诣颇深,尤其在诗、赋、散曲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巨大影响。他现存诗近千首,其中绝大多数是乐府诗,就诗歌数量、质量和地位而言,可谓当时诗坛之翘楚。乐府诗的创作源远流长,历代几乎均有诗作。历经了唐诗、宋词...
  • 3-氨基-1H-1,2,4-叁唑的合成与生产

    3-氨基-1H-1,2,4-叁唑的合成与生产

    张远晴,刘映雪[1]2003年在《踵武前贤继往开来——访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副院长郑晓华》文中研究指明郑晓华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入选学者,全国青联委员,曾任中国首届“兰亭奖·教育奖”评委、北京市教委高校招生委员会艺术考试评...
  • 论李白“尚奇”倾向的美学渊源及成因

    论李白“尚奇”倾向的美学渊源及成因

    范国岱[1]2003年在《论李白“尚奇”倾向的美学渊源及成因》文中研究说明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的艺术风格是异常丰富多彩的,而“尚奇”倾向则是他主导风格中十分鲜明的特色,这一特色是他的作品具有“无比神奇的艺术魅力”(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原因之一。李白“尚奇”倾向并不是凭空...
  • 谈绘画的势与质

    谈绘画的势与质

    张世博[1]2012年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势与质》文中研究说明“远取其势,近取其质”是中国古画论中对山水画创作的美学要求之一,本课题将古画论中“势”与“质”的观点放在当下的历史情境与文化背景下展开讨论与研究,从中国传统的文化当中来发掘“势”与“质”的深刻内涵。“势”是从整体造型和气韵着眼的审美要求,在...
  • 米芾艺术论

    米芾艺术论

    张卿[1]2003年在《米芾艺术论》文中认为做为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的米芾,集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于一身,恃才傲物、言行狂放,终生痴迷于书画。诗文书画以不蹈前人为标榜,崇尚魏晋风度、推崇“二王”书法、追求“率意为之”的表现性手法,开创一代书风——“米体”。米芾在书法创作和理论上都有很高建树。在绘...
  • 从《颜氏家训》看六朝书法

    从《颜氏家训》看六朝书法

    邹方程[1]2003年在《从《颜氏家训》看六朝书法》文中提出六朝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辉煌的篇章,是中国书法艺术与文化的历史高峰。颜之推是六朝书法与文化的历史见证人之一,其所着《颜氏家训》多角度、多层次、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个时期的书法与文化,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体全面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使我们能深入、系...
  • 近二十年来八大山人书法研究述评

    近二十年来八大山人书法研究述评

    彭帆江[1]2003年在《近二十年来八大山人书法研究述评》文中认为本文以近二十年来的八大山人书法研究论文为思考对象,分别从研究中提出的问题、主要的观点,使用的方法和研究者的学术背景等若干方面对它们进行分析和评价;判断研究中的得失,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考察影响研究成果的诸因素。鲁明军[2]2007年在...
  • 《庄子·齐物论》研究

    《庄子·齐物论》研究

    丛滋杭[1]2012年在《也从古诗翻译的格物、感物和体物谈起》文中指出一些学者试图从中国诗学的角度寻求中国古诗的英译之道,但却忽视了古诗之难。优秀的中国古诗,除了讲究平仄、严于用韵、严格格律之外,语言精练、意蕴含蓄、意境深远、魅力无限也是其特征。笔者结合古诗文本,深入分析译者在翻译中应考虑到的四层面...
  • 安祥禅的伦理意蕴

    安祥禅的伦理意蕴

    梁堂华[1]2003年在《安祥禅的伦理意蕴》文中认为安祥禅由台湾当代佛学家耕云先生(李挽)创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海峡两岸的信众中传播,并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安祥禅作为一种新兴的居士禅,是如来禅、祖师禅在现时代的一种阐释,注重入世、适时、契机,基本上代表了佛教生活化、大众化的趋势。安祥禅具有...
  • 蓄于情  游于艺——查士标的游历与画风之嬗变

    蓄于情  游于艺——查士标的游历与画风之嬗变

    郑文宏[1]2003年在《蓄于情游于艺——查士标的游历与画风之嬗变》文中研究表明明清之际,发端于皖南山区的“新安画派”画家,常怀“家国之痛”,留连山川,崇尚倪黄,自辟蹊径,独树一帜。渐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这“新安四家”,人品高洁,各有造诣,堪为“新安画派”代表,其逼人的气势给摹古成风的画坛输送了...
  • 苏轼尺牍研究

    苏轼尺牍研究

    王桂林[1]2007年在《苏轼尺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900多年来,苏轼作为士大夫的典范和读书人的楷模受到了上自皇帝下到平民的广泛膜拜。究其原因,检视苏轼的尺牍不难发现,作为士大夫,他将儒家的致君尧舜,道家的顺其自然和佛家的慈悲平等观念融为一体,形成了他超然洞达的生命情怀,这种生命情怀具体表现为他那幽...
  • 3-取代苯基-5-取代恶唑烷酮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菌活性

    3-取代苯基-5-取代恶唑烷酮化合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菌活性

    张远晴,刘映雪[1]2003年在《踵武前贤继往开来——访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副院长郑晓华》文中研究说明郑晓华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北京市新世纪百人工程”入选学者,全国青联委员,曾任中国首届“兰亭奖·教育奖”评委、北京市教委高校招生委员会艺术考试评...
  • 4M12活塞式氧压机变工况运行的热力复算方法及试验研究

    4M12活塞式氧压机变工况运行的热力复算方法及试验研究

    刘建平[1]2002年在《4M12活塞式氧压机变工况运行的热力复算方法及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多级活塞式压缩机基本热力过程分析入手,得出了多级活塞式压缩机变工况运行的热力复算新方法。该方法不仅全面考虑了活塞式压缩机工作过程中各因素的影响,而且运用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Newton—Raphson法对原...
  • 书法学习:超越功利的行为

    书法学习:超越功利的行为

    林红[1]2002年在《书法学习:超越功利的行为》文中认为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为了让这门艺术源远流长,开展好书法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师范学校承担着培养师者的重任,培养出具有较高书法素养的师范毕业生,对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对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的普及和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新时期师范书法教育...
  • 论中国多媒体艺术光盘的艺术特性

    论中国多媒体艺术光盘的艺术特性

    陈昕[1]2001年在《论中国多媒体艺术光盘的艺术特性》文中研究表明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体的变革,媒体所承载的艺术因此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挑战。作为电脑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由电脑所引出的承载艺术的多媒体光盘、传播艺术的国际互联网络和独树一帜的电脑艺术创作等等已经...
  • 刘熙载书法理论研究

    刘熙载书法理论研究

    李玉姣[1]2014年在《刘熙载书法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清学者刘熙载勤奋好学,通读古文经典,在文化充斥、时局动荡的晚清实为难能可贵,可谓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终结者。刘熙载的文艺美学思想一直备受学界关注,而对其书法美学思想的研究,目前尚未完备深入,故本篇论文就当前的研究现状,对刘熙载书法美学思想进...
  • 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哲学思想研究

    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哲学思想研究

    庞天佑[1]2000年在《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哲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篇由十四章组成:1、总论;2、先秦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与西汉前期的进一步发展;3、西汉中期至东汉前期天人合一思想的演变;4、秦汉时期的历史循环思想;5、秦汉时期正统思想的形成及其对政治与史学的影响;6、汉初思想家的历史反思;7、董...
  • 浅论新时期文化心态小说

    浅论新时期文化心态小说

    肖宗泉[1]2000年在《浅论新时期文化心态小说》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80年代中期文化心态小说的分析,从当代人文化心理素质和思想品格的展现作为切入点,论证了文化心态小说是改革开放走向深化的必然产物。从大量列举的小说评析中,可以清晰地读出这一时期的小说具有人与文化关系为主、偏重文化主题、认知理性的表现,...
  • 4—亚氨基—(口恶)唑烷--2—酮类农药的合成研究

    4—亚氨基—(口恶)唑烷--2—酮类农药的合成研究

    曹煜东[1]2000年在《4—亚氨基—(口恶)唑烷--2—酮类农药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参考日本专利产品KPP—314及美国专利的基础上,同时结合目前已有的生产工艺及可能的原料,本论文主要着力于开发研究新型的原卟啉原氧化酶类除草剂。此类除草剂具有高效、广谱的除草特性。因此,设计提出了新型结构的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