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AI1基因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KAI1基因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王劲松[1]2002年在《KAI1基因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KAI1基因在人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转移的关系。方法:我们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检测45例大肠癌组织,4例肝转移灶,10例淋巴结转移灶并同时取距癌边缘10cm以上正常大肠粘膜...
  • 肺癌MRI动态增强模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肺癌MRI动态增强模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邹煜,张敏鸣,王丽君,商德胜,汪启东[1]2003年在《肺癌MRI动态增强模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肺癌MRI动态增强模式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对48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癌于术前行动态增强MR扫描,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并计算动态增强MRI参数,如最大增强线性斜率(ste...
  • P27~(KIP1),P21~(WAF1),Cyclin E,Ki-6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P27~(KIP1),P21~(WAF1),Cyclin E,Ki-6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李珲[1]2002年在《P27~(KIP1),P21~(WAF1),CyclinE,Ki-6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27~(KIPI)、P21~(WAFI)、CyclinE、Ki-67的表达,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分级、分期、生存期与P27~(KIPI)、...
  • bFGF与TGFβ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bFGF与TGFβ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刘海波[1]2002年在《bFGF与TGFβ_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碱性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β1)、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
  • 美蓝在乳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中的应用研究

    美蓝在乳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中的应用研究

    张雅媛,周冬仙,丁雪青[1]2012年在《美蓝在乳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示踪剂美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80例,临床体检腋窝淋巴结(ALN)阴性,采用美蓝作为前哨淋巴结的示踪剂,注射于患者乳晕及其肿瘤周围皮肤,5~15min...
  • 川芎嗪干预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研究

    川芎嗪干预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研究

    赵永辰[1]2002年在《川芎嗪干预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化疗是急性白血病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但在化疗过程中发生的白血病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极大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尽管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的研究已进行了近半个世纪,可到目前为止,实验室内...
  • 胃癌的多基因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胃癌的多基因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卢麒丞[1]2002年在《胃癌的多基因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bcl-2,C-erbB-2,P53,nm-23H_1,MDR-1蛋白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观察38例进展期胃癌组织和19例早期胃癌组织和10例胃癌远切缘组织中bcl-2...
  • 8-溴环腺苷—磷酸和槲皮素诱导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的研究

    8-溴环腺苷—磷酸和槲皮素诱导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凋亡的研究

    安娜·蒂拜朱卡[1]2008年在《卷首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强城市的安全和保障:2007年全球人类住区报告》主要介绍了城市安全和保障的叁大威胁。它们是:城市犯罪与暴力,居住权缺乏保障和强制驱逐,以及自然和人为灾害。它分析了世界各地与这些威胁有关的状况和发展趋势,并特别重视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以...
  • 胃癌患者外周血及淋巴结中CK19的表达

    胃癌患者外周血及淋巴结中CK19的表达

    王贵英[1]2004年在《胃癌微转移检测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居各种恶性肿瘤之首。临床工作中,尽管大多数的胃癌患者手术时能够做到根治性切除,但手术后仍有70~80%的患者于五年之内死亡。其中手术时甚至手术前就已经存在于淋巴结、外周血及骨髓中的潜在的微小...
  • 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抗肿瘤作用研究

    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抗肿瘤作用研究

    席泓[1]2002年在《凋亡肿瘤细胞负载的树突状细胞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抗肿瘤作用研究》文中提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主要为T淋巴细胞所介导,T细胞的致敏、激活、扩增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均有赖于抗原递呈细胞肿瘤递呈相应的抗原肽及相关因子的参与。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在机体免疫...
  • 肿瘤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研究

    肿瘤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研究

    李慧,张澎,任秀宝,刘虹,郝希山[1]2003年在《肿瘤患者外周血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数量与血清VEGF水平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实体瘤患者外周血中的循环血管内皮细胞(circulatingendothelialcells,CECs)及血管内皮前体细胞(circulatingendothelia...
  • 托瑞米芬联合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NSCLC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托瑞米芬联合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NSCLC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张雪艳[1]2002年在《托瑞米芬联合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NSCLC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新一代的雌激素受体竞争性拮抗剂托瑞米芬(Toremifene,TOR)为叁苯乙烯衍生物。有研究发现大剂量TOR可提高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能增加顺铂的抗癌作用。本研究观察TOR对人肺腺癌...
  • 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阿糖胞苷对HL-60细胞的作用研究

    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阿糖胞苷对HL-60细胞的作用研究

    杜冰[1]2002年在《重组人白血病抑制因子、阿糖胞苷对HL-60细胞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白血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血液性疾病,常规放疗、化疗的最大问题是其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亦可杀伤正常组织细胞,尤其是造血组织细胞,而致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抑制,因此诱导分化治疗将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途径。为探索某...
  •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LDH、β2-MG、CD44、Npt水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LDH、β2-MG、CD44、Npt水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谭洁[1]2002年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LDH、β_2-MG、CD_(44)、Npt水平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_2-微球蛋白(β_2-MG)CD_(44)及新喋呤(Np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LDH测定...
  • 鞍区肿瘤与Willis环关系的初步观察

    鞍区肿瘤与Willis环关系的初步观察

    戴学军[1]2002年在《鞍区肿瘤与Willis环关系的初步观察》文中认为目的:研究鞍区常见肿瘤血供的可能来源及正常Willis环穿支动脉在肿瘤存在情况下与肿瘤发生关系的方式,推断后循环穿支血管参与大型鞍区肿瘤供血的可能性,为避免手术操作盲目性、降低手术风险在解剖依据上提供初步参考。方法:对2000...
  • 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建立及MR灌注成像研究

    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建立及MR灌注成像研究

    陈骏[1]2002年在《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建立及MR灌注成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肿瘤的微血管密度与肿瘤的分级和预后相关,肿瘤血管生成状况可作为评价肿瘤治疗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研究肿瘤血管生成是目前肿瘤防治的新领域。如何在活体监测肿瘤血管生成状况(血管生成成像)便成了医学影像学面临的新课题。MR...
  • 肾细胞癌诊断及预后的组织学和血清学研究

    肾细胞癌诊断及预后的组织学和血清学研究

    陈彤[1]2002年在《肾细胞癌诊断及预后的组织学和血清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对肾癌组织DC细胞浸润进行研究,以了解癌组织DC细胞浸润与肾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及癌组织DC细胞浸润与肾细胞癌分级和预后的关系;2.对多项血清肿瘤标志物(TPA、TPS、NSE、CA242)进行检测,以求发现对...
  • 鼻咽癌患者血浆游离EB病毒DNA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鼻咽癌患者血浆游离EB病毒DNA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李冰,司勇锋,覃扬达,张政[1]2017年在《应用FQ-PCR技术测定鼻咽癌患者血浆EB病毒DNA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应用FQ-PCR技术测定鼻咽癌患者血浆中游离EB病毒DNA拷贝,探讨血浆EB病毒DNA定量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32例鼻咽癌患者,取其外周血样本,其中84例治疗...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与恶变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与恶变

    黎庆辉,朱江[1]2014年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与恶变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与恶变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与恶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复发患者既往均有鼻腔鼻窦手术史,其中复发1次者17...
  • Ki67基因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Ki67基因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董欣[1]2017年在《1、鼻咽癌放疗反应相关的医学生物学标志2、OLC1基因在膀胱癌中异常表达及其医学生物学意义》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鼻咽癌放疗反应相关的医学分子生物学标志鼻咽镜下取活检获得组织病理学诊断是鼻咽癌诊断的金标准。放射治疗是目前原发鼻咽癌首选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仍有约四分之一的患者对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