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提取论文

  • 新型免疫佐剂细菌核酸动物免疫增强试验

    新型免疫佐剂细菌核酸动物免疫增强试验

    任庆亚[1]2014年在《鸡CpG核酸免疫活性分子的筛选及其对ALV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文中研究指明CpG寡聚核苷酸(CpGoligodexynucleotides,CpGODN)是一类以非甲基化的CpG为核心的DNA序列,能够激活哺乳动物Toll样受体9(Toll-likereceptor,...
  • 四川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及质粒DNA分析

    四川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及质粒DNA分析

    张莉平[1]2006年在《鸡源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和质粒DNA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鸡大肠杆菌病是鸡最常见和对养鸡业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可引起胚胎死亡、脐炎、败血症、输卵管炎和滑膜炎、肉芽肿、卵黄性腹膜炎和眼炎等一系列病症。随着我国养禽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鸡大肠杆菌病的流行势头也愈加猛烈,常常继发...
  • 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电泳分析

    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电泳分析

    范国强,曾辉,翟晓巧[1]2008年在《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及质谱鉴定》文中研究说明借助胶体金免疫电镜和质谱分析技术,利用制备的专化性抗体,进行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m24ku,pI6.8)叶片和茎尖的亚细胞定位和质谱鉴定研究。结果显示: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
  • 人IL-2基因的克隆及哺乳动物细胞转染的研究

    人IL-2基因的克隆及哺乳动物细胞转染的研究

    郭小参[1]2008年在《淮南猪IL-2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和昆虫细胞中的表达》文中提出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主要是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类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最重要的功能是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从G0期到S期)和分化,并且具有刺激T辅助细胞和自...
  • 致病酵母核型的脉冲电泳分析及在分类鉴定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致病酵母核型的脉冲电泳分析及在分类鉴定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刘维达[1]1993年在《致病酵母核型的脉冲电泳分析及在分类鉴定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念珠菌属和新型隐球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真菌,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免疫低下患者不断增多,致病酵母引起的感染也随之迅速增加。以往对病原真菌的种间鉴别和种内分型主要建立在无性阶段表型特征基础上,难以达到分类...
  • 逆转录病毒的逆转录过程

    逆转录病毒的逆转录过程

    李晓军[1]2016年在《逆转录酶的功能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该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同所有逆转录病毒一样含有两条基本相同的正链RNA作为基因组。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的复制,是在逆转录酶(RT)的作用下,以病毒RNA基因组为模...
  • 硫霉素环化酶基因克隆的研究

    硫霉素环化酶基因克隆的研究

    李戎锋[1]1994年在《硫霉素环化酶基因克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硫霉素是一种具有碳青霉烯结构的超广谱新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临床上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限制硫霉素投入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是硫霉素分子中游离氨基所造成的氨解作用使自身失去活性。本文通过与阻断变株互补的基因克隆手段,首次从硫霉素产生菌...
  • 人肺癌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改变的研究

    人肺癌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改变的研究

    刘勇[1]2002年在《肺癌染色体和DNA甲基化异常改变及其诊断价值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肺癌是人类高发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在我国的肿瘤性疾病中为第二位;在城市其死亡率为第一位;而且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一直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降低肺癌死亡率的策略无非在于三个方面:预防、早期诊断和完善治疗...
  • 沙眼衣原体重组口服活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沙眼衣原体重组口服活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白光春[1]1999年在《沙眼衣原体重组口服活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学特性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沙眼衣原体(Ct)既是感染致盲的主要病原体,又是性传播疾病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目前仍无有效疫苗。Ct疫苗研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及合成肽疫苗不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粘膜免疫;②疫苗诱发...
  • 乙脑病毒全长cDNA的扩增、克隆及体外转录制备感染性转录体的研究

    乙脑病毒全长cDNA的扩增、克隆及体外转录制备感染性转录体的研究

    黄庆生,马文煜,姜绍谆,樊英茹,张富泉[1]2000年在《乙脑病毒全长cDNA的扩增克隆及体外转录制备感染性RNA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根据已知的乙脑病毒(JEV)SA14株基因序列设计一套引物,利用长模板RTPCR技术,一次扩增出了JEV的全长cDNA,并采用大片段克隆技术将其克隆于载...
  • 丙型肝炎病毒NS3区基因变异和T细胞免疫的研究

    丙型肝炎病毒NS3区基因变异和T细胞免疫的研究

    彭佳蓓[1]2008年在《香菇多糖联合丙肝核酸疫苗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3(NS3)DNA疫苗的制备与鉴定目的:大量制备丙型肝炎病毒非结构蛋白3(NS3)DNA疫苗,并进行定量及定性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免疫活性奠定基础。方法:将pcDNA3.1-HC...
  • 两种DNA探针杂交在检测结核杆菌中的应用研究

    两种DNA探针杂交在检测结核杆菌中的应用研究

    杨华卫[1]1999年在《两种DNA探针杂交在检测结核杆菌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建立一种敏感、特异、快速诊断结核病的方法,本研究以PCR联用探针方法作为对照,对两种类型,两利酶标的DNA探针直接杂交检测结核杆菌的方法与条件及其临床应用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制备、标记两种对结核分枝杆菌复合体特异的D...
  • 人基因组中DNA调节片段的快速富集与筛选

    人基因组中DNA调节片段的快速富集与筛选

    徐海明[1]2000年在《人基因组中DNA调节片段的快速富集与筛选》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顺利进行,基因组功能的研究已显得越来越紧迫。基因组的功能主要包括基因转录产物的功能、基因表达调节的功能以及基因组自身组织和进化的功能。其中基因实现有序、协调表达以及基因组形成高级结构是通过DNA与...
  • 线粒体在衰老及有氧运动延缓衰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线粒体在衰老及有氧运动延缓衰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时庆德[1]2000年在《线粒体在衰老及有氧运动延缓衰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观察了大鼠(年轻组:2月龄,n=8;老年组:22月龄,n=8)衰老过程中肝脏、心肌和骨骼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线粒体功能及遗传物质的变化,对线粒体在衰老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同时以游泳训练为...
  • 新城疫病毒F基因与鸡IL-2重组DNA疫苗的研究

    新城疫病毒F基因与鸡IL-2重组DNA疫苗的研究

    姜永厚[1]2000年在《新城疫病毒F基因与鸡IL-2重组DNA疫苗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成功构建鸡新城疫F基因疫苗,并观察了免疫SPF雏鸡后诱导的免疫应答及免疫保护作用基础上,首次系统研究了鸡IL-2在鸡新城疫F基因疫苗免疫中的作用,证实了国内首次克隆成功的鸡IL-2基因的免疫增强作用...
  • 乙型肝炎病毒HBsAg DNA疫苗的实验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HBsAg DNA疫苗的实验研究

    汪洋[1]2016年在《防龋DNA疫苗pVAX1-SG在小鼠体内分布和表达规律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口服型防龋DNA疫苗pVAX1-SG经灌胃途径免疫BALB/c小鼠后目的基因在各组织器官的分布和表达,为评价防龋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6只BALB/c小鼠,6-8周龄健康雌性,体重18-2...
  • 变铅青链霉菌DNA异常修饰系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变铅青链霉菌DNA异常修饰系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李爱英[1]2000年在《变铅青链霉菌DNA异常修饰系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变铅青链霉菌的DNA异常修饰系统是一种不同于甲基化修饰的新型修饰系统,它可使变铅青链霉菌DNA在电泳时易遭到氧化双链切割(Dnd表型,DNAdegradation)(Zhouetal.,1988)。现已初步揭示这是...
  • 腐生与共生食用菌菌丝体分离、培养及其DNA鉴定研究

    腐生与共生食用菌菌丝体分离、培养及其DNA鉴定研究

    曾东方[1]2000年在《腐生与共生食用菌菌丝体分离、培养及其DNA鉴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论是食用菌的人工栽培,还是珍贵野生蘑菇的驯化研究,都需要制备菌种并对菌种的真伪进行鉴定,其中最可靠的鉴定方法是诱导纯培养菌种产生赖以识别的子实体。常见食用菌如香菇、平菇的菌种,均可用出菇试验鉴定真伪,但费工费...
  • TaqMan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结核分支杆菌DNA及其临床应用

    TaqMan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结核分支杆菌DNA及其临床应用

    陈效友[1]2000年在《TaqMan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结核分支杆菌DNA及其临床应用》文中认为为探讨TaqMan聚合酶链反应(TaqMan-PCR)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本文对168例活动性肺结核、57例肺癌患者的痰和外周血及34例健康对照外周血,同时应用TaqMan-PCR、PCR检测,并...
  • 新型肽核酸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

    新型肽核酸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

    白金泉[1]2000年在《新型肽核酸的设计合成及性质研究》文中指出药物—受体相互作用的实质是分子识别,药物研究中的分子识别是药物分子对生物大分子靶的选择性作用。寡核苷酸通过Watson-Crick碱基配对与含互补序列的单链DNA或mRNA结合形成双螺旋结构,或以Hoogsteen氢键结合到具有特定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