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DRG1、nm23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NDRG1、nm23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王震[1]2003年在《NDRG1、nm23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NDRG1、nm23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与大肠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计算机图像分析和原位分子杂交等技术,观察人正常大肠粘膜组织、大肠腺瘤、无淋巴结转移...
  • TGF-β1 C-FOS P27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TGF-β1 C-FOS P27在中耳胆脂瘤上皮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付娜[1]2016年在《长链非编码RNA-ATB在HCV相关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为世界性健康问题,据WHO报道,全球HCV感染流行率约3%(约1.85亿感染者),每年约3.5万例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50万例患者死于HCV相...
  • 化学发光探针在浅表肿瘤诊断以及活性氧检测方面的应用

    化学发光探针在浅表肿瘤诊断以及活性氧检测方面的应用

    郝敏[1]2003年在《化学发光探针在浅表肿瘤诊断以及活性氧检测方面的应用》文中认为在生物组织中不断产生着活性氧自由基,有些活性氧的生成量很微小,不易被探测到;有些生成量较大,可以用某些检测手段进行测量。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机体的衰老都与活性氧的活...
  • FAS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FAS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续慧民,朱蓓,郝斌,曹文东,杨涛[1]2010年在《Fas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Fas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乳腺癌及正常乳腺组织细胞表面Fas抗原的表达、浸润性T淋巴细胞计数、肿瘤细胞及浸润性T淋巴细胞凋亡率、周围组织细...
  • 胃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其受体的研究

    胃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其受体的研究

    郭元彪[1]2003年在《胃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其受体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人胃癌hCG及LH/hCG受体、ER、PR间的相互关系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了解hCG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生长增殖的影响和细胞周期的调控,观察此过程中胃癌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可能依赖的信号通路;探测胃癌...
  • 光动力学治疗脑胶质肿瘤

    光动力学治疗脑胶质肿瘤

    王宇,沈加林,林勇,张慧国,赵子周[1]2014年在《HPPH光动力学治疗大鼠C6脑胶质瘤实验研究的磁共振波谱技术MRS的变化》文中认为目的:是研究不同剂量新型叶绿素光敏剂HPPH光动力学疗法治疗大鼠C6脑胶质细胞移植瘤模型,以磁共振波谱技术(MRS)无创观察不同时间的变化、评价疗效及选择光敏剂HP...
  • 苦豆子生物碱对小鼠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苦豆子生物碱对小鼠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华[1]2003年在《苦豆子生物碱对小鼠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实验目的:探讨苦豆子生物碱(AL)对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方法:AL以3mg/kg、6mg/kg、12mg/kg叁个剂量给小鼠灌胃(ig),每天一次,连续7天,分别以四氯化碳(CCL_4)、D-氨基半乳糖(GaLN)腹腔...
  • 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临床意义

    恶性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临床意义

    王大虎[1]2011年在《端粒酶和PinX1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食管癌(esophagealcarcinoma,EC)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食管癌发病率较高,河北省磁县更是食管癌的高发区,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端粒、端粒酶在肿瘤细胞的...
  • 急性白血病的7号染色体杂合性缺失和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

    急性白血病的7号染色体杂合性缺失和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

    肖农[1]2003年在《急性白血病的7号染色体杂合性缺失和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性白血病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对其诊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等位基因杂合性丢失(LOH)现象在恶性肿瘤中普遍存在。7q的LOH在恶性肿瘤包括血液系统恶...
  • CTLA4-Ig的表达、修饰和肿瘤免疫治疗策略性研究

    CTLA4-Ig的表达、修饰和肿瘤免疫治疗策略性研究

    于继云[1]2002年在《CTLA4-Ig的表达、修饰和肿瘤免疫治疗策略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CTLA4Ig是人CTLA4胞外区与人免疫球蛋白铰链区、CH2、CH3区组成的融合蛋白,可以与B7结合,通过阻断B7与CD28的结合,从而阻断B7介导的T细胞活化必需的共刺激信号,可作为免疫抑制剂用于...
  • 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的临床意义

    e抗原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的临床意义

    王春[1]2006年在《流式细胞术检测乳腺癌DNA含量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乳腺癌的DNA含量与病理组织学和激素受体等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4年10月-2006年1月间收治的65例乳腺癌、15例乳腺良性病变的...
  • TOPOⅠ与TOPOⅡ抑制剂联合应用的研究

    TOPOⅠ与TOPOⅡ抑制剂联合应用的研究

    刘义冰[1]2002年在《TOPOⅠ与TOPOⅡ抑制剂联合应用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TOPO)Ⅰ抑制剂-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tothecin,HCPT)与TOPOⅡ抑制剂-阿霉素(adriamycin,ADM)联合化疗时的不同给药顺序...
  • 胰腺癌321例诊治及生存率分析

    胰腺癌321例诊治及生存率分析

    李启勇[1]2002年在《胰腺癌321例诊治及生存率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胰腺癌诊治情况,探讨胰腺癌的不同治疗方法对其生存率的影响,总结胰腺癌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0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较完整的321例胰腺癌资料,使用Access建立完善的...
  • 原发性胆囊癌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原发性胆囊癌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石景森,孙学军[1]2007年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治的历史、现状及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我国逐年增高。由于原发性胆囊癌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临床发现的胆囊癌多属中晚期,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差。本文就原发性胆囊癌诊治的有关文献,结合本单位50年来945例原发性...
  • 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中p15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中p15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殷宇明,李艳,刘冬梅[1]2003年在《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中p15基因甲基化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p15基因位于染色体9p21,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其编码产物p15蛋白特异地抑制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46(CDK46),使细胞不能通过G1期和S期间的监测点,从而停留在G1期。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高频率...
  • MR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和预后的研究

    MR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和预后的研究

    于文娟[1]2007年在《应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芯片检测P-gp、LRP、MRP和GST-π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P-糖蛋白(P-gp)、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谷胱甘肽转移酶S(GST-π)的表达及新辅助化疗对其表达的影响和临床...
  • p73蛋白及凋亡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

    p73蛋白及凋亡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

    张文刚[1]2002年在《p73蛋白及凋亡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意义》文中研究指明前言膀胱癌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到目前为止,对于导致膀胱癌变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仍然不十分清楚。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致癌作用的发生必须是调控基因突变的积累,包括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或缺失。在众多的候选基因中...
  • p16和cyclinD1在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p16和cyclinD1在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李雪,宋敏,王晖,宋继谒,宋福林[1]2003年在《p16和cyclinD_1在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的表达》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癌变过程中p16和cyclinD1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16、cyclinD1在乳腺各组病变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
  • 围手术期应用槐耳颗粒诱导的食管癌肿瘤细胞凋亡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围手术期应用槐耳颗粒诱导的食管癌肿瘤细胞凋亡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李勇[1]2002年在《围手术期应用槐耳颗粒诱导的食管癌肿瘤细胞凋亡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食管癌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许多抗肿瘤药物均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成了抗肿瘤药物研究的新方向。同时,随着现代肿瘤免疫理论的发展,人们也开始注意到恶性肿瘤...
  • 1.抑癌基因PTEN/MMAC1/TEP1蛋白、整合蛋白α5β1在胃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2.胃癌局部免疫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1.抑癌基因PTEN/MMAC1/TEP1蛋白、整合蛋白α5β1在胃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2.胃癌局部免疫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周业江[1]2002年在《1.抑癌基因PTEN/MMAC_1/TEP_1蛋白、整合蛋白α_5β_1在胃癌的表达及其意义2.胃癌局部免疫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MMAC_1/TEP_1(以下简称PTEN)蛋白和整合蛋白α_5β_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状况及其与生物学行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