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乳头瘤病毒、原癌、抑癌基因在宫颈癌发生中相关性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人乳头瘤病毒、原癌、抑癌基因在宫颈癌发生中相关性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赵富玺[1]1994年在《人乳头瘤病毒、原癌、抑癌基因在宫颈癌发生中相关性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文中认为宫颈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关于宫颈癌的病因学研究,多数学者把重点放在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es,HPVs)的致癌性,特别是着重于从分子水平研究其致癌机理。...
  • 环孢菌素A逆转多药耐药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环孢菌素A逆转多药耐药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赵春亭[1]1994年在《环孢菌素A逆转多药耐药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药耐药(multidrugresistanceMDR)是白血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产生机制及逆转的研究已成为目前国内外白血病化疗研究的热点。MDR基因(mdr1)过度表达,致一分子量为170KD的跨膜糖蛋白...
  • EB病毒致瘤机理与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EB病毒致瘤机理与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

    刘振声[1]1995年在《EB病毒致瘤机理与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EBV是一种肿瘤病毒。已经明确,EBV与Burkitt's淋巴瘤(BL)和未分化鼻咽癌(UNPC)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近年来的研究报道,在其他肿瘤中包括何杰金氏病,各种T—细胞淋巴瘤,以及唾液腺癌,胸腺癌,肺癌等也检测...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b型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b型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

    肖志坚[1]1995年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b型分子生物学特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2b是我所在50年代根据形态学和临床特点提出的一个AML特殊亚型。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AML—M2b患者常有t(8;21)(q22;q22)易位.近几年来相继在21q22、8q22断裂区克隆...
  • ODC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人肺鳞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

    ODC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人肺鳞癌细胞恶性表型的逆转

    关钧,范慕贞[1]1997年在《ODC反义RNA对人肺鳞癌细胞c-myc及c-Ha-ras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鸟氨酸脱羧酶(ODC)反义RNA逆转人肺鳞癌细胞LTEP78(L78)恶性表型的分子机理。方法:核酸杂交,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等。结果:在ODC反义基因稳定整合、ODC反义RNA...
  • 肿瘤抑制基因与胃癌发生及转移的关系

    肿瘤抑制基因与胃癌发生及转移的关系

    刘宝瑞[1]1995年在《肿瘤抑制基因与胃癌发生及转移的关系》文中提出(一)肿瘤是基因异常引起的疾病。正常细胞向肿瘤细胞的演变是以癌基因激活和肿瘤抑制基因失活为主的多基因异常累加的结果。不同部位的肿瘤,基因异常的变化规律有相似之处,但差异很大。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约有18万人死于...
  •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癌变早期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变化的研究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癌变早期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变化的研究

    吕永杰[1]1995年在《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癌变早期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肺癌是人类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逐年上升趋势,深入研究肺癌发生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机理,为肺癌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从根本上控制肺癌的发生和发展。NSCLC主要由支气管上皮细胞恶...
  • 电化学对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作用机理的研究

    电化学对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作用机理的研究

    刘德若[1]1995年在《电化学对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作用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解决晚期不适合手术的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人的进食梗阻问题,本文从实际需要角度出发,对电化学(ElectrochemicalTherapy,ECT)治疗食管癌的疗效与机理从基础到临床进行了研究。一、ECT对食管癌作...
  • 人脑及脑肿瘤~1H磁共振波谱研究

    人脑及脑肿瘤~1H磁共振波谱研究

    方虹[1]1995年在《人脑及脑肿瘤~1H磁共振波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近15年里,磁共振技术的临床应用迅猛发展,已成为影像学(特别是神经放射学)重要的检查方法。磁共振成像(MRI)可用以人体解剖结构的观察。磁共振技术的另一个分支——磁共振波谱(MRS)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损伤性检测人体生理和生化代谢的...
  • 自由基与自由基清除剂相互作用及对肿瘤细胞周期癌基因及其表达的调控

    自由基与自由基清除剂相互作用及对肿瘤细胞周期癌基因及其表达的调控

    海春旭[1]1995年在《自由基与自由基清除剂相互作用及对肿瘤细胞周期癌基因及其表达的调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肿瘤与自由基生物学的关系又重新受到重视,寻找高效复合自由基清除剂(或称抗氧化剂)又成为许多实验室的重点研究课题。本课题组早在1990年曾提出“抗氧化剂复合链”的假说,即在生物体内,...
  • 肿瘤抑制基因p53及其拮抗基因mdm2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肿瘤抑制基因p53及其拮抗基因mdm2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

    晁恒军[1]1995年在《肿瘤抑制基因p53及其拮抗基因mdm2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肿瘤抑制基因p53发生点突变失活、等位基因缺失以及基因重排是人类恶性肿瘤最普遍的分子病理学改变之一,近年来已为学术界所公认。但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却较少见p53基因的改变。癌基因mdm2作为p53基...
  • P53基因与下咽颈段食管癌

    P53基因与下咽颈段食管癌

    刘绍严[1]1995年在《P53基因与下咽颈段食管癌》文中研究说明下咽颈段食管癌虽发病率低,占头颈肿瘤1%左右、占全身恶性肿瘤0.06%,但预后极差。颈淋巴结转移率高,单纯手术或单纯放疗,5年生存不到20%。随着综合治疗的开展,5年生存提高到40%。目前仍缺乏一可靠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指标。P53基...
  • T淋巴细胞识别自体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肿瘤抗原的研究

    T淋巴细胞识别自体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肿瘤抗原的研究

    陈一鸣[1]1996年在《T淋巴细胞识别自体慢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肿瘤抗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复发是白血病化疗或骨髓移植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清除体内残留白血病细胞或体外净化自体骨髓以减少回输瘤细胞是减少复发的重要策略。用白细胞介素-2(IL-2)激活的自体免疫效应细胞(LAK细胞)清除体内残留白血病细胞...
  • 抗人肝癌单链免疫毒素的构建及其导向作用的实验研究

    抗人肝癌单链免疫毒素的构建及其导向作用的实验研究

    胡川闽[1]1996年在《抗人肝癌单链免疫毒素的构建及其导向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围绕新近获得的鼠源性HAb25抗人肝细胞肝癌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及其基因工程改造,开展了二个层次四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同位素和阿霉素标记或结合HAb25单克隆抗体,进行了荷肝癌裸鼠和肝癌患者放射免疫显像,及对肝癌细...
  • 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活性研究

    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活性研究

    叶棋浓,苏国富,徐永强,黄翠芬[1]1994年在《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文中提出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100850叶棋浓,苏国富,徐永强,黄翠芬MCP-1是近几年来发现的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一种新型细胞...
  • 中国癌症患者疼痛与生活质量研究

    中国癌症患者疼痛与生活质量研究

    张俊茹[1]2012年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方法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癌症协会2010报告称癌症已成为全球头号“经济杀手”,同时也很可能在最近几年成为人类最主要的死亡原因。鉴于癌症较难治愈,治疗癌症的主要目的应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非治愈。因此仅用治愈率来评价治疗效果并不全面和准确。癌症患者的生...
  • 鼻咽癌疾病史模型,筛查过程模拟及筛查方案优化研究

    鼻咽癌疾病史模型,筛查过程模拟及筛查方案优化研究

    柳青[1]1996年在《鼻咽癌疾病史模型,筛查过程模拟及筛查方案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在恶性肿瘤中,鼻咽癌以其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地理分布著称。在世界大多数国家鼻咽癌是罕见的恶性肿瘤,年发病率在1/10万以下。除在中亚和北非一些国家较高外,鼻咽癌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省份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这些地区鼻咽...
  • 病毒载体介导的HyTK基因转移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

    病毒载体介导的HyTK基因转移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

    吴小兵[1]1996年在《病毒载体介导的HyTK基因转移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将单纯疱疹病毒的胸苷激酶(Herpessimplexvirusthymidinekinase,HSV-tk)基因导入肿瘤细胞中表达,联合使用药物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可有效地杀伤肿瘤。其主...
  • 人食管癌中缺失基因片段的分离和鉴定

    人食管癌中缺失基因片段的分离和鉴定

    侯萍,王志华,徐昕,王秀琴,王明荣[1]1997年在《人食管癌中缺失基因片段的分离和鉴定》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克隆食管癌缺失的基因。方法采用简化的基因组消减杂交方法,从食管癌细胞系EC8712和EC8733中分离缺失的DNA片段。继用Southernblot和PCR技术检测这些片段在20对食管癌及其癌旁...
  • 急性白血病细胞癌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急性白血病细胞癌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杨臻[1]2016年在《浙贝黄芩汤对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1.观察比较浙贝黄芩汤水提取物、醇提取物、酸水提取物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HL60/ADR细胞增殖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2.探讨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Wipl)在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及单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