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水彩画在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特征中的取向

    论水彩画在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特征中的取向

    张霞[1]2003年在《论水彩画在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特征中的取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从审美的角度,通过中、西绘画(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比较,归纳出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并归纳出水彩画在中国传统绘画审美特征中的取向。王乔乔[2]2017年在《地域视野下的中国水彩画研究》文中进行了...
  • 论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与创新

    论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与创新

    王君[1]2017年在《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相当的雄厚。所以,无论是从文化上来讲,还是从艺术上来论,中国的传统工笔人物画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进步,这一进步主要是画家对于工笔人物画的传承与创新。进入新时代,新的社会制度与模式下,工笔人物画自然也在发生着变化。...
  • 古代汉族女性服饰研究

    古代汉族女性服饰研究

    罗微[1]2003年在《古代汉族女性服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服饰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基础之一,包括人类从头到脚的一切服装与妆饰。一般来说,服饰具有叁种基本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保护身体;第二个功能就是美化身体;第叁个功能就是社会标识作用。人类穿用服饰受时空变迁、物质基础、思想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蓄于情  游于艺——查士标的游历与画风之嬗变

    蓄于情  游于艺——查士标的游历与画风之嬗变

    郑文宏[1]2003年在《蓄于情游于艺——查士标的游历与画风之嬗变》文中研究表明明清之际,发端于皖南山区的“新安画派”画家,常怀“家国之痛”,留连山川,崇尚倪黄,自辟蹊径,独树一帜。渐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这“新安四家”,人品高洁,各有造诣,堪为“新安画派”代表,其逼人的气势给摹古成风的画坛输送了...
  • 从“中西调和”论到绘画的现代转型——林风眠思想和实践的启示

    从“中西调和”论到绘画的现代转型——林风眠思想和实践的启示

    赵欣歌[1]2003年在《从“中西调和”论到绘画的现代转型》文中指出本文从林风眠(1900—1991)“中西调和”理论的形成、修正和实践出发,紧紧围绕“调和”论来论述林风眠的艰苦探索。考察了林风眠在风云变幻的年代里,怎样坚持自己的信念并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判断,揭示了一个求索者是如何把人格、理论和实践进...
  • 莫兰迪和阿列卡静物画的比较研究

    莫兰迪和阿列卡静物画的比较研究

    李洁[1]2015年在《莫兰迪和阿列卡的静物画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世界艺术长廊来看,莫兰迪和阿列卡都是在静物画上有着卓越成就的艺术家,但两者作品又有着一定的区别。文章主要对莫兰迪和阿列卡的静物画作品的风格以及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希望对理论发展有所裨益。王文辉[2]20...
  • 浅谈绘画色彩在心理层次上的表现力

    浅谈绘画色彩在心理层次上的表现力

    赵岩[1]2003年在《浅谈绘画色彩在心理层次上的表现力》文中提出在绘画艺术领域中,色彩是重要的绘画语言,具有非凡的表现力。对于色彩的表现力,画家不仅应从其视觉层次上进行表现,而且应该在心理和象征意义上去把握和运用。在心理层次上,色彩的表现力主要可分为色彩的象征性、情感性和联觉性。叁者是构成绘画色彩...
  • 产品形态语言——从设计史看形态语言中的心理因素

    产品形态语言——从设计史看形态语言中的心理因素

    蒋侃[1]2003年在《产品形态语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有人类的语言,动物也有动物的语言。我们可以认为产品也有产品的语言。产品的形态就是产品与使用者进行交流的语言。产品形态语言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包含了3个环节:第一个是设计师把他的设计思考反映在产品的形态里,传达产品的个性特征和产品的精神内涵,...
  • 中国古代壁画的“现状模写”对创作的启示

    中国古代壁画的“现状模写”对创作的启示

    史建红[1]2003年在《中国古代壁画的“现状模写”对创作的启示》文中提出近年来,由材料语言研究引发的诸多当代艺术表现上的探索受到美术界的关注。从事这类追求的画家们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展览,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中国画领域中的材料语言研究,尤其引人注目。这是因为,该项目研究不仅可以拓宽中国画的表现领域并增强...
  • 家居陈设研究

    家居陈设研究

    魏德君[1]2003年在《家居陈设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主要是论述家居陈设的传统和当今陈设的发展,以及人与陈设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叙述了中国及欧美各国的传统室内陈设的特点和家居陈设的意义,然后分别从居室陈设、家居织物陈设、艺术品的陈设、日用品的陈设、家居绿化设计几方面分别展开。在居室陈设部分,又分为客厅...
  • 从宋代绘画看比德说

    从宋代绘画看比德说

    张琳[1]2003年在《从宋代绘画看比德说》文中提出比德说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即以自然物性比人之道德风范。先秦儒家有“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说,先秦道家主张“上善若水”、“上德若谷”,这两者的终极目的一个是要实现圣人之德,另一个是要实现至人之德。比德说进入绘画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当时的...
  • 现代工业设计市场性向度研究

    现代工业设计市场性向度研究

    李翔[1]2003年在《现代工业设计市场性向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工业设计作为一门边缘科学,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它可以将图面上的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使人与产品、与环境很好的结合起来。中国的工业设计研究与应用起步虽然较晚,但经过几代设计人的努力,业已取得了相当的进步。国内工业设计的教育大多以...
  • 艺术设计符号学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研究

    艺术设计符号学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研究

    马博,朱函兵[1]2015年在《艺术设计符号学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简单介绍了艺术设计符号学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研究的意义,针对艺术设计符号学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研究的成果,以及艺术设计符号学在环境艺术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焦鹏[2]2018年在《艺术设计符号学在环境艺术...
  • 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再认识

    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再认识

    涂紫嫣[1]2018年在《罗杰·弗莱现代艺术批评理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杰·弗莱(RogerFry)是英国最杰出的现代艺术批评和形式主义美学代表人物之一,他向传统的学院派发起挑战,突破文艺复兴时期照相式的“再现”观念,将现代艺术批评带向“形式主义”的道路,呼吁回到艺术作品...
  • 从眼中山水到胸中山水——我的学习体会

    从眼中山水到胸中山水——我的学习体会

    贺子平[1]2002年在《从眼中山水到胸中山水》文中研究指明从眼中山水到胸中山水-我的学习体会史宏云[2]2011年在《古代花鸟画题画诗的意象研究》文中提出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叁大画科之一,历经了唐之前画花画鸟阶段到唐五代的形成期,两宋的繁荣期,元代的变格期以及明清的纵深发展阶段。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
  • 基于设计知识和用户知识的人性化的ICAID系统

    基于设计知识和用户知识的人性化的ICAID系统

    欧阳波[1]2002年在《基于设计知识和用户知识的人性化的ICAID系统》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作为“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基于设计知识与用户知识的网络化数控机床造型设计与人性化界面技术及应用研究”的前期研究,主要讨论基于网络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系统(ICAID)的人性化设计技术。试图从人性化的角度来...
  • 试论中国设计观念在近、现代的转型

    试论中国设计观念在近、现代的转型

    薛娟[1]2002年在《试论中国设计观念在近、现代的转型》文中提出中国的传统设计观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大举入侵而产生了“千古未有之奇变”。面对西方的“船坚炮利”,近代学者务实地提出“师夷长技”、革命者前赴后继地追求民主、杰出的知识分子竭力地引进西方设计教育理论……这一切都为中国近代设计的转型做出...
  • 现代主义绘画自律性发展及其实践

    现代主义绘画自律性发展及其实践

    董可木[1]2002年在《现代主义绘画自律性发展及其实践》文中提出艺术创作由他律转向自律、平面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抽象是其所需要采取的必然形式。文章通过对现代主义绘画自律性发展过程及其对在传统艺术中作为消极因素的艺术媒介的具体实践的分析,说明现代主义绘画对其自身领域探索,论证绘画的独立存在以及所提出...
  • 民族文化精神的重构——论中国油画及其去向

    民族文化精神的重构——论中国油画及其去向

    常磊[1]2002年在《民族文化精神的重构》文中认为在中国油画发展以及本土化的过程中,中国的艺术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与困惑。随着中国社会迈进现代并与世界接轨,中国油画也日趋成熟并产生了过去从未有过的迷茫与不知未来去向的徘徊。现代社会强烈地冲击并影响着中国油画的发展。由于颓废粗浅的大众文化的介入,中...
  • 明末人物画四家变异画风说

    明末人物画四家变异画风说

    张燕飞[1]2002年在《明末人物画四家变异画风说》文中指出本文选择丁云鹏、吴彬、崔子忠、陈洪绶四位明末人物画家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他们的变异画风。首先认定他们的变异画风主要是由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和社会心理特质所决定;然后,从他们的线描特质、线条组合、人物造型。构图章法四个方面入手,着重分析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