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性·批判·人文:马克思幸福思想的三重内涵  ——基于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向科学的角度

    理性·批判·人文:马克思幸福思想的三重内涵 ——基于社会主义从空想转向科学的角度

    摘要:从空想社会主义向科学社会主义的转变是马克思幸福思想发展历程的重要一环,这一转变从根本上说是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革命的转向。马克思用“批判”和“继承”的手段改造空想...
  • 立足语文教学,聚焦人文教育

    立足语文教学,聚焦人文教育

    曹阳[1]2004年在《立足语文教学,聚焦人文教育》文中研究说明立足语文教学,聚焦人文教育是每个语文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通过对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现状透视来剖析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欠缺的原因。在透视的基础上,对语文教学开展人文教育进行反思。通过对历史轨迹的追溯以及从哲学、心理学等视角...
  • 法治生态化的历史逻辑

    法治生态化的历史逻辑

    夏美武[1]2014年在《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体系是一个生态学的概念”(阿尔蒙德语)。那么,政治生态能否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原理与学科地位如何?政治生态理论对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具有哪些现实指导意义?如何根据政治生态理论,客观总结分析当代中国政治生态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
  • 儒家人文思想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儒家人文思想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许再银[1]2004年在《儒家人文思想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文中研究表明众所周知,西方哲学长于分析思维,引领了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高度发达的现代科技,“把人类以及人类文化带向一个陌生、冷漠、黑暗、充满危机的世界。”在中国,人文精神危机也成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哲学界颇为引人注...
  • 论高中语文教学的史学意识

    论高中语文教学的史学意识

    姜俊萍[1]2004年在《论高中语文教学的史学意识》文中研究指明自古“文史不分家”,然而在目前语文教学中史学素养不足,历史教学和语文教学被人为地分隔开来。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使丰富而系统的文史知识变得枯燥乏味和支离破碎,导致了基本人文素质失衡;教材的教学内容视野狭隘,且头绪多、密度大,过于学究...
  • 中学语文教学人文化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人文化研究

    程红兵[1]2010年在《课程文化建设及其影响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是基于问题的研究,基于现实问题、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研究。通过实践研究回答实践意义上的学校文化、课程文化是什么,分析现实的困境是什么,原因何在,如何解困,做什么,怎样做,实现对教育实践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探究课程改革与课...
  • 儒家思想与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儒家思想与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王欣[1]2003年在《儒家思想与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儒家思想在思想文化领域统治了中国二千多年。从一定意义上讲,儒学也是一门关于人的学说。无论从传统思想文化角度还是论及儒家思想的内涵本身,探讨儒家思想对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影响都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尝试运用以...
  • 中学数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

    中学数学教育中的人文价值

    徐彬[1]2006年在《人文精神视角下的中学数学教育》文中认为人文教育、教育的人性化、教育的人文意义与价值正在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改革实验的主流。对于人文精神的内涵以及如何在教育中体现人文教育,是当前教学实践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它不仅要在传统的社会科学教学中体现出来,也要在一些自然科学如数学教育...
  • 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起、现状及前景

    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起、现状及前景

    毕日升[1]2003年在《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起、现状及前景》文中提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化研究”成为主导西方学术的社会文化思潮。进入9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文化土壤呼唤本土的“文化研究”。本文即是对中国本土“文化研究”的成因、现状及未来前景的考察。论文除导言外,共分为四部分。导...
  • 人文素质和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的渗透与提高

    人文素质和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的渗透与提高

    卢立丽[1]2003年在《人文素质和中学历史教学中人文素质的渗透与提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中提高人文素质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基础教育的新课题,而且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和内容。人文素质是文化素质的核心,是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标志,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中国社会发展和...
  • 现代科技运动中艺术与设计的对流与整合

    现代科技运动中艺术与设计的对流与整合

    王君[1]2003年在《现代科技运动中艺术与设计的对流与整合》文中认为设计作为艺术之母,艺术之本原,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离,艺术与设计开始各自独立,形成新的层次和结构。在十九世纪的科技运动的工业文明中,根植于前工业时代的旧生活方式瓦解,设计开始转向与科技结合,艺术与设计分道扬镳...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郑艳[1]2002年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文中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一小部分人群中出现了“信仰危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导地位受到了干扰和冲击。据此,本文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考察了当前我国的信仰态势,分析了这种信仰态势的成因及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所面临的主要...
  • 中学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中学生人文精神建构论纲

    中学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中学生人文精神建构论纲

    陈小青[1]2003年在《中学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与中学生人文精神建构论纲》文中指出目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各地的教育者都对中国的语文教育进行了更加全方位的探索,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选取中学语文里中国现代文学部分这一块作为突破口,并试图从“中国现代文学特有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等视角切入,...
  • 论科学精神的缺失与现代教育的反思

    论科学精神的缺失与现代教育的反思

    颜丙峰[1]2002年在《论科学精神的缺失与现代教育的反思》文中指出一论文题目:论科学精神的缺失与现代教育的反思研究生姓名:颜丙峰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毋丹丹[2]2013年在《传统教师德性的现代诠释》文中研究表明对传统教师德性进行现代诠释,需要对传统教师德性进行理论上的探源与分析,以此作为现代诠释...
  • 康德美学思想的人文精神

    康德美学思想的人文精神

    徐俊英[1]2017年在《牟宗叁美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现代新儒学思潮中最具关键性的代表人,牟宗叁以哲学思辨的方式对中西美学进行了积极地思考,其以“道德的形上学”为哲学基础的美学思想不仅对中西美学的交流与会通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对20世纪的中国美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以“道德的形上学...
  • 人本管理:企业精神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人本管理:企业精神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刘欣[1]2002年在《人本管理:企业精神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文中指出企业精神资源是企业中“崭新的”经营资源,它是企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成长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是企业的动力和活力。但我国企业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没有意识到企业精神资源的重要性,更谈不上企业精神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了,造成了国有企业人才的流失...
  • 当代社会发展:人的解放与文化自觉——现代人文精神建构论纲

    当代社会发展:人的解放与文化自觉——现代人文精神建构论纲

    陈军科[1]2001年在《当代社会发展:人的解放与文化自觉》文中认为本论文主要研究当代社会发展人文精神的建构。作者表述了如下的思想和理论逻辑:1、世界范围的精神危机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中人类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它既是以西方发展模式为范型的当代社会发展各种基本矛盾冲突的真实写照,也是人类为谋求新的更高的...
  •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哲学的若干挑战和启迪

    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哲学的若干挑战和启迪

    杨小霞[1]2001年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哲学的若干挑战和启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以来,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后期,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可以为人们的思想行为提供世界...
  • 论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论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

    徐思红[1]2000年在《论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人文关怀》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叙述了国内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过程,并深入分析了人物类电视纪录片从内容到形式的各种特点和内在的文化涵义。通过论述本文旨在促进人物类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并试图从人文关怀的角度为国内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提出见解。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人...
  • 历史主体活动与社会规律的统一论纲

    历史主体活动与社会规律的统一论纲

    孙伟[1]2000年在《历史主体活动与社会规律的统一论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都离不开对历史主体活动与社会规律的关系问题的考察与研究。本文从五个部分对历史主体活动、社会规律及其历史主体活动与社会规律的关系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论述了历史主体活动。明确了我们人类是历...